屍體像千層麵一樣層層疊起,佛羅倫斯60%人口死亡:十四世紀的黑死病有多慘烈?

屍體像千層麵一樣層層疊起,佛羅倫斯60%人口死亡:十四世紀的黑死病有多慘烈?
死亡之舞或骷髏之舞,受到黑死病的啟發,普遍出現在中世紀晚期的繪畫主題|Photo Credit: Michael Wolgemut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三四七年的飢荒已經潑了樂觀的十三世紀一桶冷水,但比起飢荒,瘟疫卻是動搖人們活在世上的根本位置。

然而,對一些倖存的人來說,黑死病開啟了新的契機。如同之前提到的,受益者包括發現出賣自己的勞力,比為領主工作的酬勞更豐厚的農夫。雖然英格蘭和法國都通過立法,防止自由市場控制薪資,但這些措施效果不大。農夫發現他們的勞力對雇主來說是有價值的,便能要求受到更有尊嚴的對待。如果沒有,他們便會反抗。

農夫階級從前並沒有反抗的興致,但隨著瘟疫的影響,他們意識到自我價值,導致諸多起義行動,例如巴黎的札克雷暴動(Jacquerie,一三五八年)、佛羅倫斯的梳毛工起義(Ciompi,一三七八年)、英格蘭的農民暴動(一三八一年)。確實,從整個歷史來看,大量的人口死亡總會彰顯勞動男女的重要性,不論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或從管理者的角度。

一些我們不可能與瘟疫聯想在一起的社會層面也受到影響。婚姻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三三二年,一位住在達坎的女保證員,名為小山上的阿格妮絲,她與摩爾登的自由人──剪羊毛的羅傑,兩人想要結婚。這項請求送到坎特伯里的修道院(院長是達坎莊園的領主),卻被拒絕了。因為阿格妮絲如果結婚,她在莊園的職務就會隨之免除。一三三二年的時候,農奴制度依然主宰著人民的生活與幸福,但到了一四○○年,這個系統在整個西歐幾乎已經瓦解。

一三七四到七五年第四次流行病後,農夫付給領主的租金大幅減少,因為租戶越來越少,而土地還是很多。很多此刻負債累累,必須依賴借貸的領主,被迫出租或出售整個莊園給鎮上的企業家。像小山上的阿格妮絲這樣的女人,現在只要付給領主一筆錢或罰金,就可以自由地結婚。從前將工人約束在土地上的封建義務,現在已經被金錢關係取代。財帛取代忠誠,資本主義逐漸取代封建主義,並在鄉村很多的城鎮大獲全勝。

在此,我們只能淺談幾項因黑死病導致的重大改變。儘管如此,以本書的目的評估這個階段,一三四七到五二年,也許就是形塑我們歷史的時期。能和這段時期相比的可能是兩次世界大戰,因為兩次大戰帶來重大的社會變遷與科技發展。但如果我們想像中世紀那段期間,每一秒鐘就有一個人痛苦地死去,而且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相較之下,就連兩次大戰都黯淡無光了。

書籍介紹

漫遊歐洲一千年:從11世紀到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10個人與50件大事》,時報出版

作者:伊恩‧莫蒂默(Ian Mortimer)

史上最強的導遊要出團了!暢銷書《漫遊中古英格蘭》作者伊恩‧莫蒂默教授,這次要帶領讀者穿越時空一千年!在旅途中,你會見到信仰虔誠的科學家、精明的農夫、冷血的商人,和意志堅強的女人。

這是一趟關於探險、發明、革命與劇變的旅程,莫蒂默教授娓娓道來,哪十個人、五十件大事,改變人類的生活。電腦的出現比全民教育更重要嗎?廢除奴隸制比發明電腦更重要嗎?還是發現美洲大陸最重要?是行動電話、冷凍食品、避孕方法,還是時鐘、槍支、印刷書籍的出現,改變人類的生活呢?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林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