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冷知識】《侏羅紀公園》造成另一場悲壯的滅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史匹柏甚至因此修改本來規模比較小的結局,讓電腦動畫的暴龍(T-Rex)史詩般輝煌地宣布舊時代的結束,以及剝削大量勞工的CGI苦力時代登場。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拍《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的原意是要集結頂尖特效大師呈現前所未有的工藝水準,最後卻意外促成了這門手工藝的滅絕。
1986年環球影城的新遊樂設施「King Kong Encounter」中巨大的金剛機械動力模型讓史匹柏留下深刻印象,之後他就一直有拍攝巨型機械動力模型的怪物電影念頭。1990年當他發現《急診室的春天》(ER)的製作人兼小說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正在寫一本以恐龍和主題樂園為主角的科技驚悚小說,他立刻催促環球買下版權。
接著,史匹柏一口氣徵召了業界最頂尖的特效工藝大師,加入這個規模前所未有的特效電影。
他們分別是曾經製作過《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中動力機械模型的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Stan Winston),曾經製作過《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Star Wars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中怪物停格動畫模型的特效大師菲爾蒂皮特(Phil Tippett),以及負責《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中特效協調的特效總監麥可蘭特瑞(Michael Lantieri)。
此外,蒂皮特所屬的光影魔幻工業(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ILM)也有一個當時規模還不大的實驗性部門參與。這個部門就是後來賣給了賈伯斯,如今成為迪士尼大股東(因為迪士尼用換股方式併購)的傳奇性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
「侏羅紀公園」原來會是一次盛大的傳統特效工藝呈現,從來沒有打算大量使用當時還不算成熟的電腦動畫技術。幾乎每一隻恐龍都已經發包給了溫斯頓和蒂皮特去製作實體模型。
但ILM的動畫主管丹尼斯穆倫(Dennis Muren)還是帶著曾經製作過《無底洞》(The Abyss)的電腦動畫技術人員,做了一些他們也還沒有自信能不能做得到的實驗。他們畫了一隻恐龍的骨架走路的動畫給史匹柏看。史匹柏覺得很新奇,但還不敢因此就推翻正滿頭大汗努力製作模型的溫斯頓和蒂皮特,於是他告訴ILM說等你們做出整隻恐龍再說。
幾週後,ILM/皮克斯的動畫團隊拼了老命製作出了那段改寫電影史的整隻恐龍Demo片段。
(改變歷史的一刻)
在這歷史性的一刻,在史匹柏的製作公司Amblin Entertainment試片室裡,所有人的反應都無比經典:
ILM的老闆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據說在試片室燈亮的時候淚流滿面。「就像燈泡的發明或是人類史上第一通電話一樣,那是歷史性的一刻啊!我們終於跨越那道鴻溝,從此以後一切都再也不一樣了!」他事後回顧說。
導演史匹柏說:「我們在那個螢幕上見證了新時代的揭幕,它的真實度讓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他現場的第一反應是立刻轉頭去看已經費盡心力製作了大量恐龍模型的菲爾蒂皮特。
特效大師菲爾蒂皮特的反應是:「天!我想我要滅絕了!」(事實上,史匹柏後來索性把這句話放進了電影中兩個科學家的對話)
得意的丹尼斯穆倫還注意到了另外一個人在現場的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他人間蒸發了整整三十分鐘才又出現。這三十分鐘如果不是去關在廁所裡感嘆自己快失業了,大概就是打電話回公司交代大家準備開始搞動畫了。
這天之後,《侏羅紀公園》有大量的特效片段被棄置,改用電腦動畫重新製作。127分鐘的電影中,恐龍出場14分鐘,其中有6分鐘的恐龍是用電腦動畫繪製。
史匹柏甚至因此修改本來規模比較小的結局,讓電腦動畫的暴龍(T-Rex)史詩般輝煌地宣布舊時代的結束,以及剝削大量勞工的CGI苦力時代登場。
不過斯坦溫斯頓和菲爾蒂皮特兩位特效大師也沒有真的滅絕了,他們仍然持續在好萊塢製作那些越來越罕見的手工藝特效。蒂皮特製作的大部分停格動畫恐龍雖然被棄置,但卻成為電腦動畫人員的素材,他因此改掛名為恐龍顧問。
斯坦溫斯頓於2008年因為多發性骨髓瘤病逝。
延伸閱讀
- 特效手工藝的傳奇菲爾蒂皮特 (好帥!):Master of Creatures
- 滅絕的停格動畫恐龍Demo: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曾傑
Tags: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