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才3歲就過目不忘、彈莫札特名曲的那些神童,長大後去哪了?

【影片】才3歲就過目不忘、彈莫札特名曲的那些神童,長大後去哪了?
Photo Credit : DNews 影片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有人在小小3歲就能彈奏出長篇樂譜,或是展現超群數學能力?家中有個「神童」,讓父母驕傲又羨煞他人。但是這些神童們長大後去哪了呢?怎麼似乎銷聲匿跡了?

編按:

俗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仔細想想,許多小時候被稱為神童的小孩,長大之後好像真的銷聲匿跡了?為什麼呢?跟著VoiceTube一起了解「神童現象」有什麼可能的科學解釋。

有些人從小就在特定領域有絕佳表現,像是音樂、藝術、數學等等,而且多半都展現驚人的記憶力。部分心理學家的「神童」定義是:低於10歲,並在特定領域有傑出才能的人。其中有部分更被認為是「天才」。

圖片 192

以IQ智商(IQ)做為標準,天才是140以上。通常「數學神童」的平均智商在134到147之間,而「音樂神童」則落在108到142。至於一般人,平均是100,超過110就是非常聰明了。

圖片 194

為什麼神童這麼厲害?有研究認為他們的大腦運作異於常人。人類大腦有兩個儲存記憶的地方:海馬迴前額葉皮質。海馬迴儲存長期記憶,像是事實、日期、名字等,而前額葉皮質則儲存像是騎腳踏車、綁鞋帶等等這種「肌肉記憶」。但許多神童,卻會用前額葉皮質來記長期記憶。換句話說,記憶日期、樂譜,就跟騎腳踏車、綁鞋帶一樣,一旦記住就不太會忘。

圖片 196

既然腦袋這麼強,為什麼神童長大後卻反而失去光芒?心理學家Ellen Winner指出,大部分的神童長大後,其實在專業領域中仍然表現出色,像是成了科學家、醫生,但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出「改變世界的創舉」,因此相比之下,就不會再像小時候那般讓人驚艷了。

圖片 198

問題也許出在「家庭教育」。根據《創造性行為期刊》(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的研究,越有創意的孩子,父母往往設下越少規則限制,讓他有越多空間自由發揮。因此,若是神童的父母過度管教,反而扼殺了他們的創意與熱情,無法做出驚人之舉。

圖片 195

絕頂聰明又守規矩,絕對不是壞事,但想達到同儕難以企及的高度,還是需要熱情、追逐熱情的自由空間,以及不間斷的刻苦練習。

實習編輯:蕭永群
核稿編輯:李漢威

別忘了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唷!
關鍵評論影音粉絲團開團囉!更多優質影音好內容,趕快按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