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試圖改變叫不動的員工了,你應該花時間維持「積極者」的工作衝勁

別再試圖改變叫不動的員工了,你應該花時間維持「積極者」的工作衝勁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試圖讓一個乘客起來走路,並不會改變公車行進的速度,最終只是浪費時間。但「跑者」總是有許多新的想法,每花10分鐘在他們身上,回報的努力卻貢獻出等比級數的成長。

文:隆・克拉克(Ron Clark) / 本文摘自《如何移動你的公車?》,三采文化出版

剛開始教書的時候,我注意到某些老師一整天都坐在他們的辦公桌前教學。我也看到許多動也不動、缺乏活力與熱忱的老師,以及學生的回應,是如何讓教室內的生命力盡失。這些老師就像自己是一團固定在辦公桌前的黏土,不得離開也不能亂動一樣,可能下午三點半就走了,最好早點下班。

而且我漸漸發現,那些表現優異的學生之所以成功,跟那些與他們長時間共處的老師的特質息息相關,有活力的老師能激發出有動力的學生。所以在我心中,事情變成好像我在跟誰比賽一樣。我做每件事,都希望表現得與眾不同、不平凡。我不斷督促自己做到最好。我深深相信,把越多活力帶進課堂,學生會越有成就。

生活、家庭、公司就像一輛載滿人的公車,這兩公車沒有汽油,也沒有電力,必須靠人提供動力。而車上有五種人:充滿工作熱情的跑者、穩靠但不多要求自己的慢跑者、阻礙成功又拖垮對的乘客、缺乏動力凡事慢慢來的散步者,以及掌握方向的重要駕駛。

這輛公車代表你的組織目標與成就,包含任何型態的組織,有可能是你的事業、家庭,乃至於由你所主導的社區委員會。也別忘了這輛車沒有油箱,也不會自動上路,你得運用人力讓它前進。

在「隆‧克拉克學院」Ron Clark Academy(簡稱RCA)(註),我是這輛公車的駕駛。我已經發展出一套掌握組織方向的哲學,大底來說像這樣:我的首要工作是支持跑者,然後當跑者已經上路後,我把注意力放在慢跑者、散步者和乘客身上,協助或改善他們,不然就把他們踢下公車。

早期在教育工作經驗讓我走出這樣的哲學,讓我用一個小故事分享給妳。

身為主事者,注意力究竟要放在誰身上?

職涯的初期,我在一個混雜著跑者、慢跑者、散步者與乘客的學校工作。有個「乘客」真是糟透了!她每天發下練習卷給學生,然後自己坐在位子上看雜誌。學生如果發出聲音,她還會吼他們:「安靜!」

在她的教室中間有張凳子,一天內有一兩次,她會把自己拖到那裡一屁股坐上去,就像一個沙袋噗地擱在圓錐物上,而學生也只是死氣沉沉地看著她。我稱之為「流口水的凳子」(stool of drool),因為學生確實會因而趴在桌上開始流口水。

我著實會夜不成眠,因為我知道她會澆熄他們的學習熱忱。為何她不願盡全力,為她學生的人生發揮影響力?在那些失眠的夜晚,實際上我是在對自己發誓,我要把乘客改造成散步者。

teacher

Photo Credit:PhotoAtelier@Flickr CC BY SA 2.0

但即便我非常努力去做,這個經驗卻告訴我,把力氣花在改造乘客有多麼不值得。事情是這樣的:

我在週一早上蹦進乘客的教室,盡我所能展現最大熱情,問她想不想跟我併班合教一堂課?她翻著白眼嘲諷我:「實在沒必要這麼大費周章。」我向她保證,課程進行起來會很輕鬆。她說:「不了,我有自己的一套,而且我這套很行得通。」

我的希望破滅了,我發自內心地,誠摯地直視她的眼睛說:「我需要妳,妳是這麼棒的數學老師,我想要改進自己,我有很多要向妳學的。」她眉開眼笑,就像天堂的門敞開,然後她洋洋得意地自誇說:「是啊!我數學確實很強,我想應該可以幫上你的忙。」

接下來幾天,我設法要她幫我,不過她實在很難叫得動,以至於98%的課程都是我自己搞定的。我們合教她的班級時,我發現她其實非常聰穎,或許是全校最聰明的老師。不過最有才能的工作者,經常也是最難與人相處,他們可能知道該怎麼做,卻不知該如何把知識轉達給別人。

我看著她試圖向學生解釋某個數學概念,明明學生摸不著頭緒也跟不上,她卻沒有遲疑停頓,自顧自的一路講下去。

我搞懂一件事:不管你有多聰明,如果不夠敬業,就拖慢了公車

她所講的超出學生程度時,學生只是一味瞪著她,而她卻一點都沒察覺他們有困惑。每當我打斷她,進一步說明她所傳達的要點時,大家就會「Oh~~」一聲,顯示他們搞懂了。她似乎對此很驚訝然後又快速補充說:「沒錯,我剛剛就是這樣說的,我的意思就是那樣。」

我們合教我的班級時,她也會以我在她班級所用的方式,來幫我解釋數學技巧。嗯,有進步,我這樣想。

持續好幾個星期,我跟那位女士一起工作,直到一個月後,我退到一旁,我發現她開始起步走了。現在她雖然不在慢跑,當然一定不是快跑,不過她現在開始散步了。我為這點進展感到無比驕傲,不過我後退一步,看著整個學校,我發現什麼也沒改變。看起來一切如舊。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讓一個乘客起來走路,但是這種型態的改變,卻沒有改變公車行進的速度。而我所有的力氣、失眠的夜晚,以及不辭辛勞把力氣傾注在改造乘客上,最終是浪費了我的時間。

我才不要把人生花費在讓乘客起來走路!那不是我的人生目標,我也不覺得那是你的使命。我們都是想要公車起飛的啊,不是嗎?

我們想要激勵人心並達成偉大的目標,想要參與創造與眾不同的成就!現在想像公車裡有一群摩登原始人,讓乘客站起身提起勁來走路,真的會讓公車移動嗎?不會。讓一群跑者鼓起熱忱與力氣,長久、賣力地奔跑,才會讓公車奔馳。付出努力卻對組織徒勞無功的教訓,我決定在RCA做法要不同。

我決定把注意力放在跑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