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就從這開始!卡布奇諾、拿鐵、瑪奇朵與摩卡的簡單區分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超完整的咖啡辨認教學,讓你面對琳琅滿目的咖啡,不會再手足無措。
當你站在義式咖啡廳的櫃台前,看著琳琅滿目的咖啡口味,像是常見的拿鐵、卡布奇諾或是瑪奇朵等等,是否會覺得有些混亂呢?這次山羊咖啡的特別整理,除了讓你能認清各種咖啡口味的區別之外,也會詳細說明調製的比例。
我們所說的Espresso,就是利用義式咖啡機所製作出來的義式濃縮咖啡。由於Espresso的風味濃烈、味覺強勁,讓很多人喝不慣,因此以著Espresso為基底,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的咖啡種類。 (註:下文所指的熱牛奶,是指經過奶泡機加熱,卻尚未成為奶泡的熱牛奶)
拿鐵(Caffe Latte):咖啡、拿鐵雙主角
Caffe Latte是義大利文,指咖啡拿鐵,Latte則是義大利文牛奶的意思。如果你去義大利的咖啡酒吧,對咖啡師說你要一杯"Latte",那咖啡師可能會一臉疑惑的看著你,然後給你一杯牛奶。在義大利要喝到咖啡拿鐵,你必須說"Caffe Latte"才能拿到一杯正宗的義式咖啡拿鐵。不過你在義大利點的拿鐵很可能是沒有奶泡的,因為奶泡機發明較晚,最早在1950~60年代的美國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義大利的拿鐵都只有加牛奶。
當然,在歐洲之外的地區,包括美國、台灣,都簡稱咖啡拿鐵為「拿鐵(Latte)」 。

拿鐵
而在成分方面,拿鐵是五分之一的濃縮咖啡、五分之二的熱牛奶與五分之二的奶泡。拿鐵的風味,是以濃縮咖啡與牛奶為雙主角,細細品嘗兩者交融的綜合與平衡,是拿鐵最獨特的風味。

卡布奇諾(Cappuccino):咖啡為主角,牛奶為配角
當我們調整咖啡在拿鐵中的比例,讓咖啡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多時,杯中的顏色,會轉變為以深褐色為主,再搭配一絲絲白色的牛奶,就像義大利聖方濟會的修士,在深褐色的外衣上,覆上一條潔白頭巾。而義大利文中Cappuccino指的就是聖方濟會的修士,這也讓Cappuccino因此得名。

卡布奇諾
Cappuccino與Latte的差別在於,內涵的濃縮咖啡較多,有三分之一的濃縮咖啡、三分之一的熱牛奶與三分之一的奶泡。Cappuccino也可以灑上可可粉、肉桂粉提味。而在口感方面,是以咖啡的風味為主,牛奶為搭配。

咖啡歐蕾(Caf’e au lait):牛奶為主角
Caf’e au lait是法文,"au" 是介詞,如英文中的 “in" ,意指「放入、在⋯⋯裡面」,而"lait"則是法語裡的「牛奶」,所以Caf’e au lait意指在咖啡中混入大量的牛奶,音譯為咖啡歐蕾。法國人喜歡用碗盛裝,當成早餐,配著法國麵包食用。

咖啡歐蕾
歐蕾並沒有公認的比例,加入大量牛奶是多大量也不確定,而就風味而言,是以牛奶為主角,奶香幾乎完全蓋過咖啡的味道。
摩卡(Mocha):巧克力為主角

摩卡
Mocha是一個位於中東葉門的小鎮,當地所生產的咖啡豆有著巧克力的風味,後來也被泛指為擁有巧克力香氣的特殊咖啡豆品種,被稱為「摩卡豆」。不過最後,Mocha轉變為一種飲品的名稱。

摩卡的比例為五分之二的濃縮咖啡、五分之二的熱巧克力與五分之一的熱牛奶。是既喜歡巧克力,又熱愛咖啡的饕客,最適合的咖啡口味,而其中少量的熱牛奶,會帶來更為滑順的口感。

瑪奇朵(Macchiato)
Macchiato是在義式濃縮咖啡中加入微量的奶泡,可能只有數毫升,用Espresso杯就可以盛裝。外觀看起來就像在Espresso上點上白色的一點。而"Macchiato"在義大利文中就是"斑點"的意思,這讓瑪奇朵因而得名。

瑪奇朵

瑪奇朵
若是用雙倍濃縮咖啡(Double Espresso)製作瑪奇朵,就稱為大瑪奇朵(Long Macchiato),而只使用一份濃縮咖啡(Single Espresso)製作瑪奇朵,就稱為小瑪奇朵(Short Macchiato)。
Macchiato的風味十分濃厚,幾乎沒有太多的稀釋,牛奶在其中只是味覺的輔助,要仔細品嘗才能嘗到一絲奶香味。不過這也正是Macchiato吸引人的地方,一點點的牛奶、一絲絲的奶香,讓人回味再三。
焦糖瑪奇朵(Caramel Macchiato)
焦糖瑪奇朵是瑪奇朵的變種,也就是在瑪奇朵中,加入香草後,再淋上一層厚厚的焦糖,接著在完全不攪拌的情況之下,一口喝掉。在這小小的一口之中,你能品嘗到咖啡的苦澀、香草的香氣與焦糖的重甜,多層次的味覺體驗,是焦糖瑪奇朵最吸引人的地方。

焦糖瑪奇朵
美式咖啡(Americano)
當在二戰時期,美國大兵來到了義大利,他們喝不慣義式咖啡機所製作出來的Espresso,因此就在Espresso中加入大量熱水,來沖淡味道。
這奇葩的舉動讓義大利佬嘖嘖稱奇,因此就稱這種美式的喝法為"Americano",也就是義大利語中的"美國人"。美國人聽到這種略帶嘲諷的稱呼,不僅不以為杵,反而覺得沾沾自喜,於是Americano的名稱就被流傳開來,專指Espresso加入熱水沖淡的飲用方式。

接下來再幫各位讀者做一個總整理:


事實上,以上這些製作比例都只是參考。以拿鐵與卡布奇諾來說,區隔並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兩者純屬調製比例上的變動而已,目前有一些美國的星巴克,已停賣了卡布奇諾,因為與拿鐵實在太過相似。筆者以為,並不需要過於計較這些調製比例,這些比例都只是參考而不是絕對。真正重要的是,根據這些參考標準,調製出自己最喜歡的咖啡飲品。
本文獲山羊咖啡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