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柬埔寨大象猝死事件不是個案:談泰國、緬甸、寮國大象生存之困境

柬埔寨大象猝死事件不是個案:談泰國、緬甸、寮國大象生存之困境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柬埔寨發生大象過勞而死的事件後,各界開始把目光轉移到大象身上,尤其是大象在東南亞的生活狀態,包括泰國、緬甸以及寮國。

新聞整理:周慧儀

東南亞熱門觀光活動——騎象普遍受到遊客的喜愛。對於許多到訪東南亞的遊客來說,和大象接觸更成了旅遊必完成清單,包括和象寶寶玩耍、騎象穿越森林及觀賞大象表演。

然而,很多遊客忽略的是所有觀光活動背後的真相:在他們眼前的大象,是一頭透過殘忍方式被迫馴化的大象。

近幾年來,頻頻發生大象攻擊人類事件,包括2014年6月,泰國一名象夫遭大象從背上甩下死亡,同年11月,象夫在導覽途中遭大象踩死,2015年8月又再度發生大象攻擊象夫一事;今年2月,英國觀光客與女兒則遭發瘋大象重摔落地。

對此,外界關注的,都是遊客騎象時的安全問題,直到近日柬埔寨發生大象過勞而死事件後,各界才把目光轉移到大象身上,開始關注大象在東南亞的生活狀態,尤其在泰國、緬甸及寮國。

相關新聞:柬埔寨一頭大象40度高溫載遊客病發死亡

泰國

在泰國,大象是皇室的象徵,但其待遇卻是被俘虜的命運。根據The Telegraph報導,泰國有一半以上的大象被俘虜。小象出生後都面臨被俘虜或是野生捕捉的威脅,而馴養它們的殘忍過程被稱為伐枷(phajaan,英譯crushing),意為「壓碎」、「征服」。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小象們被迫和母親分開且被強行關入籠子遭受飢餓、鞭打等,從而壓制牠們的天性以成為被馴化的對象,這對擁有高度情感連結的大象來說是極為痛苦的。而選擇性忽略大象與生俱來的天性和感受,並強迫牠們重複週復始的展開訓練,精神上的煎熬以及折磨大大縮短其生命週期。

圖片來源:The Dodo

金三角亞洲大象保護基金(Golden Triangle Asian Elephant Foundation)總監 John Edward Roberts指出,他希望所有的大象最終可回歸野外,然而目前仍有3千至4千頭被俘虜的大象必須工作以換取食物,況且附近也無足夠的生態環境讓大象回歸,因此經營旅遊業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緬甸

有別於泰國,緬甸的大象面臨的卻是「失業」問題。據紐約時報,在過去,大象的工作是在森林幫忙搬運柚木和硬木,然而當森林退化、緬甸政府頒布禁止原木出口法令後,伐木業的衰退等導致多數象夫和大象都「失業」了。當地象夫指出,重達1萬鎊的大象原可透過搬運木頭而維持適當體重,「失業」後卻導致牠們出現癡肥症狀,雄性大象只欲交配,更因此變得容易躁動,易怒。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緬甸大象專家吳瑪(Daw Khyne U Mar)估計,目前一共有2500頭大象「失業」,而大多都聚集在緬甸東部的森林。這數字也意味著大象的失業率高達40%,緬甸人的失業率則大約4%。此外,一天必須消耗400磅食物的大象,對象夫來說也是沈重負擔。雖然象夫有時會將大象帶到森林裡覓食,但也因大象毀壞莊稼而必須付出賠償,而森林裡也已無多餘空間讓大象生活。

寮國

「力量」、「智慧」及「精神」,這是古時代的寮國賦予大象的象徵,可如今寮國卻面臨大象只剩下少於900頭,且可能會滅絕的窘境裡。如果情況維持下去,那麼在未來幾十年內大象將會在寮國完全滅絕。

2015年10月27日至12月9日,由象夫及20頭大象組成,為期45天的大象遊行隊在寮國的巴萊(Pak Lay)遊行至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這次的遊行是為了慶祝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20週年紀念,但更大的目的是為了喚醒當地人民對於大象生存困境的意識。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The Guardian報導,這次的大象遊行隊也是為了鼓勵人民以旅遊業取代伐木業。大片森林被破壞不僅毀了大象的生存環境,伐木業目前的瓶頸也導致象夫面臨失業及貧窮問題。Elephant Asia的創辦人 Sebastien Duffillot 表示,象夫正向他們求助,「這些象夫希望大象可以停止在危險的伐木環境裡工作,轉而向性質較溫和的旅遊業工作。」

相關報導:

長期以來,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orld Animal Protection)都在譴責東南亞對待大象的殘忍行為,包括虐待、非法象牙走私等,許多東南亞的動物保護組織也為此努力,然而,各國大象面臨的生存挑戰各有不同。

對此,法國亞洲象組織的創立者吉爾斯·毛瑞爾(Julien Marchais)表示,「對於像泰國、緬甸及寮國等國的政府應該採取措施保護大象賴以生存的森林,並且強力打擊非法走私、捕殺行為。至於馴化大象,各國政府必須著重於提高生殖力,這才是最有效防止滅絕的措施。」

「大象永遠不會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這句話源自於希臘俗諺:「永不忘記傷害的駱駝(The Camel never forgets an injury)」,因為大象的記憶力遠比駱駝驚人。

「永遠不會忘記」或許言過其實,但絕佳的記憶力讓大象可以記得受過的傷害和恩惠。也因此,科學界普遍認為此特徵——長久記憶力有助於解釋近年來大象傷害象夫、遊客之事,因為對事物和感覺印象持續多年從而導致它們爆發長期以來累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