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皇家球場是多功能球場全盛時期中,罕見的棒球專用球場,當年被喻為MLB最美的球場。1993年季中,改以球團老闆Ewing Kauffman(尤恩考夫曼)為名,稱為考夫曼球場(Kauffman Stadium)。一個月後Ewing Kauffman便與世長辭。
文:李承曄
編按:王建民今年有如不死鳥一樣重返大聯盟,開季入選進堪薩斯皇家隊的25人名單,也讓許多球迷對於皇家隊更為感興趣。棒球作家李承曄最近推出了兩本詳細介紹30個大聯盟棒球場的書,本篇就是其中東部篇介紹堪薩斯皇家隊的內容。讓今年開始想要重新關注王建民的球迷,可以對這個近年開始重新進入強隊之林,並於去年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的球隊有更進一步瞭解。
球隊簡史
堪薩斯皇家隊是在1967年運動家隊(現奧克蘭運動家)搬離堪薩斯後,MLB隨即於1969年擴編時成立的新球團。球隊名稱來自當地歷史悠久的畜牧業展示會American Royal(美國皇家)。
不同於許多誕生後便戰績低迷的新球隊,皇家隊成立之初便有好表現。1976年到1978年贏得分區冠軍三連霸,可惜都未能登上聯盟冠軍。1980年再次獲得分區冠軍,同時也贏得隊史首座聯盟冠軍。
1984年和1985年分區冠軍二連霸。其中1985年獲得聯盟冠軍,並在世界大賽和同州的聖路易紅雀隊展開「I-70公路大戰」。最終奪得隊史第一座世界大賽獎盃。然而之後戰績逐漸下滑,幾乎都是敗場數多於勝場數,排名落到後段。1994年重新分區時列入中區,仍無好轉跡象。
直到2014年,在新生代的成長下,總算以外卡資格重返季後賽,並獲得聯盟冠軍。2015年更上層樓,以分區冠軍身份登上聯盟冠軍,並且獲得睽違30年的世界大賽優勝。
球場故事

Photo Credit:李承曄
皇家隊誕生時的主場,是市區東方的市立球場(Municipal Stadium)。先前運動家隊也是使用此球場。1973年,位於東邊市郊的皇家球場(Royal Stadium)完工,球隊於是遷入新家。
皇家球場是多功能球場全盛時期中,罕見的棒球專用球場,當年被喻為MLB最美的球場。1993年季中,改以球團老闆Ewing Kauffman(尤恩考夫曼)為名,稱為考夫曼球場(Kauffman Stadium)。一個月後Ewing Kauffman便與世長辭。
随著使用年數增加,球場也自2007年底開始進行大改裝,於2010年完工。外觀變得有現代風格,場內的視覺美感絲毫未減。
交通方式
考夫曼球場距離堪薩斯市中心大約5英哩(9公里),交通相當不便。過去曾有接駁車,但數年前取消。目前只剩下公車,發車間距為半小時到一小時。而且由於公車會繞路,從市中心大約一小時才會到達球場。
因此,前往球場最好的方法,反而是搭計程車。由市中心行駛高速公路,15分鐘內就能抵達。比賽結束時會有許多計程車在球場外排班,相當方便。有些市中心的飯店也會為顧客提供接駁車服務。
場外特色
經過近代的大改裝,從側面看考夫曼球場,感覺像是在舊衣上披新衣。圓弧形的內野看台和外部迴旋坡道,仍保留原本結構及色調。銀色系的外牆與正面本壘側的玻璃帷幕突出部,則為舊建築增添新風貌。官方商店就位於球場正面。由於外野沒有高層看台遮蔽,改良後的計分板也相當明顯。
球場對面的箭頭球場(Arrowhead Stadium),是NFL堪薩斯酋長隊(Kansas City Chiefs)的主場。箭頭球場同樣在2007年至2010年間改裝,兩座球場的外觀風格非常相似。兩者所在地稱為杜魯門運動複合區(Truman Sports Complex),命名是來自密蘇里州出身的前美國總統杜魯門。
場內特色
考夫曼球場內最大的特徵,便是中外野的直立式計分板,也是MLB唯一縱向的計分板。雖然從原本的單色螢幕到現在進化為全彩螢幕,上方的皇冠改裝得更閃亮,但是整體的造型並未改變。而且由於方向和一般計分版不同,呈現的電腦動畫效果,也和其他球場略有差異。
外野看台上的瀑布和噴水池,則是球場的另一個特色。從中右外野開始,延伸到計分板左方。堪薩斯是以噴水池眾多聞名的城市,球場自然也會強調這項城市特色。在比賽前後和球員擊出全壘打時,會有花式噴水加上燈光效果。雖然部分MLB球場也有設置噴水池,但仍然以考夫曼球場最為壯觀又有美感。

Photo Credit:李承曄
外野通道上有數座銅像。右外野的三位從靠近全壘打標竿起,分別是1973年到1993年在籍的強打者George Brett(喬治布列特)、1985年奪冠時的總教練DickHowser(迪克豪瑟)、1973年到1990年在籍的球星Frank White Jr.(小法蘭克懷特)。
左外野的銅像則是Ewing Kauffman夫婦。左外野通道靠球場側,有Royals Hall of Fame(皇家隊名人堂)。進門的大廳在固定時段會有穿著舊式棒球裝的導覽人員,像是說書表演般介紹球隊和城市的棒球史。展示空間位於下層,內容包括球隊歷史、歷代球星、主場演進等。並且有George Brett的專區。從球場內看博物館,可發現招牌上有個星星。當球隊勝利後,先前的導覽人員會在星星上貼W字,類似芝加哥小熊隊升起勝利旗幟。
外野通道後方的大型空間,是兒童遊樂區和飲食座位區。廣達整個左半邊的兒童遊樂區裏,有兒童棒球場、投球練習、打擊練習、旋轉木馬等設施。還有小朋友專用的官方商店。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