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對於520之後的兩岸關係,還是有一些擔心

馬總統:對於520之後的兩岸關係,還是有一些擔心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總統說,他沒有要去框限誰,當中華民國總統總不會說受到憲法的框限吧。

為紀念辜汪會談23周年,立碑、立碑、又立碑,馬英九總統上午在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公園為「台海和平,繁榮永續」的兩岸和平紀念碑揭碑,繼太平島、彭佳嶼,這已是馬英九卸任前立下的第三碑。談到新政府交接後的兩岸關係,馬英九說,對於未來,他和大多數人都很關心,也「還是有一些憂心」。

ETtoday報導,馬英九今天赴金門和平紀念園區揭開「和平台海繁榮永續」紀念碑,彰顯8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意涵。

除了副總統吳敦義、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金門縣長陳福海等、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前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陳長文等人都出席揭碑儀式外,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也受邀到現場。

辜嚴倬雲認為,馬政府的8年對兩岸和平與發展盡了很大力量,也獲得很好的成果,經過23年的風雨和波折,現在和平發展局勢得來不易,大家一定要格外珍惜。不過,這場儀式僅有我方人員出席,陸方雖然有受邀,但並無人前來。

中央社報導,紀念碑寫道,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國軍擊敗來犯共軍,確立海峽兩岸隔海分治67年歷史的格局。76年,故總統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兩岸開始解凍;81年,雙方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

82年,辜汪會談在新加坡簽署4項協議,開啟兩岸制度化協商新局。其後15年,兩岸關係起伏震盪,大陸軍演頻頻。

民國97年5月以來,政府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雙方主管兩岸事務首長至今7度會晤,並互稱官銜。

紀念碑指出,8年來,雙方已簽訂23項協議,每週航班增為890班。來台陸客及陸生分別成長13倍及50倍。兩岸和解,全球肯定,也有利改善台灣對美日等國關係及參與國際組織,形成良性循環。

中時報導,馬總統致詞時提及當年「九二共識」的起草過程。他強調,九二共識當時是由我方提出,當時陸方表示尊重,如果這不是共識,什麼才是共識。

馬總統說,過去8年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維持不可動搖的台海現狀,也缺一不可。

馬總統表示,2008年就任總統時,時任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小布希總統熱線,據轉述,胡錦濤表示願與台灣在「九二共識」的基礎與台灣進行交流,也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各自表述其意涵。

聯合報導,對於新政府未來如何處理兩岸關係,馬總統表示,他跟大多數人一樣都很關心,希望過去八年論述能夠維持,總統就職宣誓第一句話就是「余必遵守憲法」,九二共識是從憲法衍生過來的,如果認同憲法,要認同九二共識不會很困難。

他指出,這八年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台海現狀,以及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共同促成了兩岸關係的理論論述,建立了不可動搖的台海現狀。這些關鍵重點正是台海現狀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馬總統說,未來的總統如能認同這個政治基礎,可以共同使用這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要維持現狀,一定要把因素保留下來,維持現狀不是空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能視為理所當然,若沒有付出應有的努力,不可能維持現狀。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