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冷知識】夢工廠出售,史瑞克與熊貓阿波的復仇重擔落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二十年來第一次,凱森柏格不再是夢工廠動畫故事中的主角,再也不用馴龍、再也不用救世、再也不用照料費歐納公主的安危。
復仇故事的前半部 ►【電影冷知識】《征服情海》以及一封震撼好萊塢的信
結束了!結束了!
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已確定被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的母公司康卡斯特(Comcast)收購。收購後,夢工廠動畫將由環球影業的動畫部門照明娛樂(Illumination Studios)接手營運。
動畫巨人凱森柏格(Jeffrey Katzenberg)個人對迪士尼(Disney)長達二十多年的復仇行動劇,隨著他賣掉公司和離職,終於在悲喜交加的氣氛中正式告一段落。
凱森柏格曾用《美國鼠譚》(An American Tail)和《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重建迪士尼的動畫王朝,也從試金石影業(Touchstone Pictures)的成人喜劇實驗開始將迪士尼的版圖延伸到真人演出電影。他是近代迪士尼王國的最重要奠基者,但1994年他卻被迪士尼掃地出門。
被形同家人的夥伴背叛,凱森柏格在盛怒之中開始策劃成立新的製片廠,並立誓要用這家新的製片廠摧毀他一手拉拔大的迪士尼。
但向來替別人打工的凱森柏格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幹這票大的。他找上了兩個叱吒娛樂圈、荷包滿滿的夥伴——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以及唱片製作人大衛葛芬(David Geffen),加上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的資金,成立了這家名為夢工廠(DreamWorks SKG)的新公司。
SKG正是史匹柏、凱森柏格和葛芬的姓氏縮寫。據說他們三人結盟的合作條件是:每年不能拍攝超過九部電影,三人各自保留跟其他製片廠合作的彈性,以及每天必須可以回家吃晚餐。
而剛剛被收購的夢工廠動畫,則是2004年再從集團之中獨立出來股票上市的動畫部門。
夢工廠的存在來自於這些產業菁英在過去的工作環境中無法實現的理想性。比如他們對質、量的堅持,也比如他們對工作環境的堅持。他們甚至在洛杉磯郊區購地打造一個托斯卡尼風格的園區,還有噴泉、造景、按摩和免費午餐等等員工福利。
夢工廠的造夢之路雖不算平順,也漸上軌道。但時間沒有站在他們這邊,整個電影產業在過去二十年發生了許多劇烈的變化,還未成年的夢工廠得跟那些體質強健的老製片廠一樣承擔這些風強雨驟的時勢。
其中最致命的便是DVD市場的突然瓦解。
整個九O年代電影產業的蓬勃完全仰賴DVD大爆炸,電影的消費者過去從來沒有像買唱片這樣瘋狂追求永久持有一部電影的拷貝。最盛時期,一部電影的DVD等周邊收入甚至超過戲院票房收入本身。然後進入21世紀的某一天,突然消費者擺放DVD的櫃子滿了(還有他們手上的iPhone裝得下128GB的電影了),DVD市場瞬間崩潰。
對規模及業種範圍都很大的超級片廠,如迪士尼或環球來說,他們掌握了跨媒介的行銷資源以及分散風險的異業經營(電視、主題樂園、唱片、玩具……)。這些就是他們在產業劇變當中撐過來的方法。
但對夢工廠這樣的獨立片廠來說,根本無法承擔這樣暴起暴落的投資風險。
2005年凱森柏格犯了一個要命的錯誤,甚至拖累夢工廠財務,差點面臨破產的危機。他過分樂觀高估《史瑞克2》(Shrek 2)的DVD需求,造成夢工廠動畫股票暴跌,甚至遭到美國證交會的調查。
SKG三巨頭也沒能一起撐到最後,來自唱片業的大衛葛芬很快就被電影業的大起大落嚇到,不久就淡出經營。史蒂芬史匹柏主導的真人演出電影部門夢工廠影業早於2005年就賣給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剩下凱森柏格一人獨撐夢工廠動畫的經營。
夢工廠動畫二十年來出了許多佳作,但票房上、口碑上以及得獎的運氣上,始終被皮克斯(Pixar)踩在腳下,成為永遠的第二名。這些年來,還有像環球的照明娛樂這樣的後起之秀,能以更低的成本(大量外包)、更有效率地賺進驚人票房(《神偷奶爸》(Despicable Me)!)。
夢工廠動畫開始成為難以擺脫的負擔,已經六十幾歲的凱森柏格必須不斷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技術、新的媒介和新的內容來讓公司在走鋼索的競賽中維持不墜。夢工廠動畫和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一樣,絕少為了降低成本外包工作。但面對成本居高不下凱森柏格最終還是得狠下心來做出他最不想做的決定,去年初才剛剛關掉夢工廠最早的動畫技術團隊PDI,並裁掉了五百多人。昂貴的托斯卡尼風園區也早就脫手出售。
令業界跌破眼鏡的是,這次康卡斯特近四十億美元的出價高得驚人,不僅遠超過夢工廠動畫公司市值,也大幅超過兩年前夢工廠動畫求售時玩具大廠孩之寶(Hasbro)和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的二十億出價。
業界歸功於凱森柏格近年的轉型大為成功,透過收購舊的動畫著作權(如《鬼馬小精靈》(Casper))、電視製作以及其他創新技術服務公司,開始提供大量自製節目給網飛(Netflix),將夢工廠動畫打包成為更誘人的待售產品組合。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