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30歲以下女性八成未婚 沒對象、沒錢、工作壓力為三大主因

30歲以下女性八成未婚 沒對象、沒錢、工作壓力為三大主因
Photo Credit: Sean McGrath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Sean McGrath CC BY 2.0

Photo Credit: Sean McGrath CC BY 2.0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31日公佈去年針對15歲以上女性進行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調查指出台灣女性晚婚趨勢越趨明顯,各年齡層未婚女性比率全數增加。15歲以上女性總體未婚率達到32.55%,25到29歲女性近八成未婚,是這20年來上升幅度最明顯的族群。

女性未婚率創新高

主計處每3年進行一次「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去年女性未婚率創歷年來新高,又以25至34歲適婚年齡者女性未婚比率增加的最多。主計處官員表示,1993年未婚率為28.52%,2003年提升到29.71%,2013年比起2003年則提升2.84個百分點。顯示出未婚率不但逐年上升,且近10年的未婚比例還有加快的趨勢。(如圖表)

教育普及、就業率提高 延後女性結婚年齡

以年齡層來看,24歲以下女性因為社會結構改變,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因此未婚率高達九成七以上。主計處官員表示,台灣受教環境改變是女性未婚比例攀升的一大原因。大學教育普及之下,女性受教年限普遍延長,導致投入職場時間較晚,也自然延後結婚年齡。

此外,產業結構改變,服務業比例增加,擴大女性在勞動市場的參與。女性勞動參與率在去年已提升到50.46%,就業率和自主能力提高,也延後女性走入家庭的年齡。

Photo Credit: US Department of Labor CC BY 2.0

Photo Credit: US Department of Labor CC BY 2.0

經濟和工作壓力成為女性未婚原因之一

調查中也提供10個未婚原因讓25到49歲的受訪女性選擇,結果顯示,女性未婚的3大主因是「尚未遇到適婚對象」、「經濟因素」和「工作因素」。除了「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其他兩個原因都和社會經濟現實有關。

主計處官員表示,所謂的「經濟因素」是指現代女性面對經濟負擔的壓力,有些女性因為需要承擔家庭生計,或是認為當下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撐共組家庭,因此選擇繼續單身。加上近年來所得停滯和房價升高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成為女性未婚的原因。

至於「工作因素」,部分女性因為工作繁忙,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而無暇考慮結婚。

然而根據調查結果,「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和「配偶是否願意分擔家務和對生育計劃的共識」是提升女性結婚意願的主要因素。婚後若是可以繼續工作,也會是增加女性結婚意願的一大誘因。

日本男女「終生未婚率」也創歷史新高

去年日媒報導,根據日本交通部的調查,近40年內日本男女未婚比例持續上升,且男女性的終生未婚率(指在50歲以前尚未結婚)創下歷史最高記錄。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山田昌弘指出,和1980年相比,日本男性「終生未婚率」增加超過8倍,而女性增加超過2倍。原因來自於就業困難導致男性收入不穩定、無法養家等現實因素,而且女性的人生除了結婚之外,還有事業等其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