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奶茶的「文化正當性」:如果對方想趕你走,你就喝杯奶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曾經聽過一個台商說:「10點要上班,他們10點半才到;11點就要喝奶茶,喝完又吃午餐,吃完又要再喝奶茶,一天到底工作幾小時啊?」
08:00 早上起床:一杯奶茶
11:00 上班累了:一杯奶茶
15:00 午後休息:一杯奶茶
19:00 傍晚回家:一杯奶茶
21:30 看電視劇:一杯奶茶
不要懷疑,這就是印度人的奶茶時間表!奶茶就是印度人的生活必需品,無論在家、在街頭或是在辦公室裡,隨時都要來杯奶茶舒壓提神醒醒腦。

照片提供:蔡馥如
我記得第一次在印度喝到奶茶,是在我實習的旅行社上班的第一天,才10點半,小廚房裡就傳出陣陣奶香誘人犯罪, 我興奮不已地跟同事說「這麼好,居然有奶茶可以喝耶!」他們卻一臉「這很奇怪嗎?」的表情。在印度待了這些年,我才理解到,在印度的辦公室裡如果不上奶茶,可能會鬧職場革命的!
11點整,辦公室小弟準時端出奶茶一一分配,滿心期待的我卻在拿到奶茶的那一剎那傻眼,心想:這老闆也太小氣了吧!居然這麼小杯,根本就是台灣賣場裡的試喝杯,有必要這麼摳門嗎?心有不甘的我,咕嚕咕嚕地把熱騰騰的奶茶喝完,又拿著空杯跑去廚房跟小弟再要一杯,這才發現我是公司裡唯一一個這樣「貪杯」的人。
在台灣喝慣了手搖飲料店700毫升起跳的飲料,又習慣了便利商店裡不斷加大加量的飲料包裝,印度一杯大約30毫升的奶茶,甜膩膩、熱騰騰又帶著香濃奶味的奶茶,讓人怎麼捨得就喝這麼一點?「為什麼這麼小杯呢?」這個問題不斷環繞在我的腦中,慢慢地才發現,或許前面我所列出的「奶茶時間表」正是原因之一。
印度人每天要喝這麼多次奶茶,每一次如果都和我們一樣喝巨無霸杯,可能真的會喝到吐,是一種少量多餐的概念;二來則是,奶茶比較像是在正餐之外補充熱量與糖分的小點心,有時候還會再配上印度的三角形馬鈴薯餅Samosa,是吃「好玩」而不是吃「粗飽」的!
另外則是印度奶茶傳統上都是要加香料的,豆蔻、碎薑、肉桂、丁香等等都是常見的「奶茶好朋友」。這些香料有著類似中藥材的養生食療功能,因此如果來到印度人家作客,奶茶沒有在熱騰騰的時候喝完,就很容易直接被收走,因為冷掉的奶茶不只會失去療效,還可能會對身體不好;而這某種程度也會顯得主人招待不周,所以這種小杯裝的奶茶才最適合,可以適量地多喝幾次,又能輕鬆喝完熱騰騰的奶茶。
說起印度人愛喝茶,來到這裡的外國廠商可能會有說不完的抱怨。我就曾經聽過一個台商說:「10點要上班,他們10點半才到;11點就要喝奶茶,喝完又吃午餐,吃完又要再喝奶茶,一天到底工作幾小時啊?」這確實是讓外來人很難適應的職場文化衝突,硬生生地就偷走了應該能夠創造產值的數十分鐘,當然也讓老闆非常頭痛。
我更曾在政府機關等得不耐煩,直接到用食指敲敲桌子說:「可以快點把文件給我嗎?」結果桌後的公務員只要我繼續等,接著拿起一杯奶茶,把身體後仰靠在椅子上,輕啜一口奶茶,就像在渡假一般,彷彿喝奶茶休息成了一種具有「文化正當性」的合理偷懶,誰都不可以打擾,誰都不能夠阻止。
然而,印度人的奶茶時光可不純然是偷懶,這可能是他們最佳的社交時間。我在印度的製作人Sapna就把印度的喝奶茶文化形容為「公共事務(Communal Affair)」,人們分享奶茶,也分享資訊。
在孟買甚至有個獨特的「分割奶茶(Cutting Chai)」的文化。孟買的藍領階級買奶茶的時候,會把奶茶一分為二地與其他人分享,一杯不到10盧比的印度奶茶,分一半給別人可就交了一個朋友!無論是街頭、社區或是公司,有很大部份的人際互動、關係建立和互通有無,可能全在這一小杯奶茶上。

照片提供:印度尤
「你在跟印度官員或受訪者溝通的時候,通常不會拒絕茶吧?因為那一杯茶可以讓你聊更多!」一次到娶了台灣太太的印度人N家吃飯時,N依循所有印度人接待客人之道,問我們要不要來杯奶茶。一見我不假思索地應聲,N便好奇問我在採訪時,是否已經入境隨俗那套奶茶文化。
「我從來不對奶茶說不!你說得沒錯,很多時候喝了奶茶就有更多話題,對方也願意說得更多!」N甚至透露他在商場多年的秘訣,「如果對方想趕你走,你就喝杯奶茶,沒有人會在客人還在喝奶茶的時候把對方趕走!你就有更多時間了!」我和N舉起奶茶杯相視而笑。
讀到這,你應該很好奇,印度隨時都在喝奶茶,到底什麼時候不喝呢?答案是飯前、飯中和飯後。依照印度的阿育吠陀(Ayurveda)古老醫學知識,相信宇宙萬物是由火(Tejas)、水(Apa)、地(Prithvi)、空(Akash)、風(Vayu)所形成的,而胃酸則是屬於火。如果在吃飯時,或是飯前、飯後30分鐘喝含有水的任何飲料──這也包括了奶茶──就會稀釋或澆熄胃酸這股「火」,將會影響消化還有身體健康。
因此在傳統的印度料理中,飲料或奶茶其實並不包含在餐點之中。當然,隨著其他文化傳入,持續信奉這種傳統飲食方式的人也逐漸沒有這麼嚴謹,但記得別在正在用正餐時,請印度人給你上杯奶茶,這可能會有點「奇怪」。
來到印度,可千萬別錯過這個看似簡單,其實背後有各種眉角的奶茶文化!學會如何喝奶茶,或許會讓你在印度的生活如魚得水!
啊!現在幾點了?是否又該來一杯奶茶呢?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闕士淵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