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東芝、三菱醜聞到夏普易主,日本百年品牌百日崩壞

從東芝、三菱醜聞到夏普易主,日本百年品牌百日崩壞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造假弊案、日圓升值和九州地震,日本企業今年天災人禍不斷,加上急升的匯率和大跌的日股,安倍晉三該如何突圍脫困?

文:陳敏靜|財訊雙週刊 第502期

東芝爆發會計弊案、高田(Takata)安全氣囊召修、三菱汽車油耗造假、夏普經營權易主⋯⋯,家喻戶曉的日本企業一家又一家出事,百年打造出來的品牌,不用百日就被毀掉。

最近的三菱汽車醜聞,公司承認25年前,即開始捏造油耗數據,自1991年起,他們即採用違反日本政府規定的方法進行油耗測試。三菱操縱輪胎阻力和空氣阻力的數值,刻意提高燃油效益,實際燃效可能比申報數值高出5至10%。以三菱汽車的主力車款eK Wagon為例,市面上公開的汽車燃效為每升汽油30.4公里,實際上起碼有一成約3公里是浮報的。

這起事件爆發,是因為與三菱合作小型車的日產,在調查相關車型的油耗後,發現數值有誤。日產於是要求三菱汽車加以確認,三菱進行內部調查,才揭發違規情事。此次涉案的是「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供給日產的「DAYZ」和「DAYZ ROOX」四個車型, 共計62.5萬輛車。

三菱、東芝弊案 牽連廣大

三菱汽車辯稱,作弊是為了獲得最高等級的國家環保車減稅優惠。據三菱汽車估算,eK Wagon如果未獲免稅認定,而僅享受比免稅低一級的減稅的話,車主必須多繳大約5700日圓稅金。目前,該款輕型車在三菱汽車約10萬輛的日本國內銷量占了六成左右,正因為如此,此次虛報燃油效益的問題才更顯得嚴重。

去年爆發的東芝作帳弊案,同樣也是歷時多年,輕易地取代2011年底由高層主導的奧林巴斯(Olympus)長期財報舞弊案,成為日本史上最大會計醜聞。

調查報告指出,「包括高層在內,東芝整個組織參與其中」。東芝前後三任社長向屬下施壓,在會計帳冊動手腳。自2008年至2014年的6個年度,虛報利潤達到1562億日圓。涉案的3名社長及8名董事,在去年7月同一天辭職,如今面臨投資人與公司的連串官司。

東芝具有140年歷史,一直有很強的創新能力,是世界上最早開發筆記型電腦和NAND記憶卡,不斷挑戰新技術。《日經新聞》一篇產業分析便酸了該公司,說東芝這起最嚴重的品牌形象受損事件,「只能說是東芝誤解了挑戰的真正含義」。

還有,1933年創立的高田公司,是全球第二大安全氣囊公司,2013年爆發致命瑕疵至今,案件仍如雪球般愈滾愈大。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最快將在5月決定擴大召修規模,召回的汽車數量預計將從目前大約6000萬輛增至1億多輛。預計總費用將超過1兆日圓,高田的經營狀況不可避免將進一步惡化。

改造或易主 才能脫胎換骨

再大的醜聞,在新聞熱度消失後,會逐漸被人淡忘,但是問題不會就此消失,這些公司將承受多年衝擊,唯有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能生存下去。

索尼就是破落戶歷經十餘載,重振家道的例子。該公司目前公布上個會計年度(至今年3月底止)終於轉虧為盈,創造近1500億日圓淨利,扭轉前年度淨損約1200億日圓。索尼近年連續出脫手機和個人電腦等賠錢事業,此後將倚賴三隻金雞母:PS遊戲機、生產iPhone零件──影像感測器的特殊裝置部門,及音樂和電影事業。社長平井一夫表示,重整工作接近完成階段,上年度財報代表索尼邁向新的開始。

除了處分不賺錢的事業,另一種激進重整模式就是經營易主,像是夏普賣給鴻海,這是日本電機大廠首度完全被併入外資旗下,以現今嚴峻的經營環境來看,難保不會出現第二例。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過去3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總是拿企業獲利強勁成長,作為安倍經濟學奏效的證明,今年就很難了。大和證券估計,日本大型公司稅前利潤在今年第二季將衰退10%,成為安倍2012年底就職以來最差的季度。

最大原因是今年以來日圓對美元強勁升值11.4%,嚴重衝擊日企獲利。反觀前3年,日圓對美元貶值合計近40%,出口商得到莫大助益。受到企業獲利萎縮拖累,日經指數今年以來(至四月底)累計大跌12.4%,是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最糟的。

日本企業龍頭豐田汽車以本年度(截至明年3月底)1美元平均兌120日圓估算,日圓匯率每變動1日圓,即對該公司年度營運利潤造成400億日圓的影響。

在弊案、日圓之外,日本企業又受到熊本地震的撼動。《日經新聞》在4月底進行調查指出,在熊本縣設有生產基地的製造業已有八成重啟生產,但尚未完全恢復。

豐田此次從海外採購短缺的零部件,將受影響的汽車生產控制在8萬輛。但這種數量已足以影響該公司今年能否維持全球汽車龍頭的地位。

2015年度豐田集團全球銷售為連續第3年突破千萬輛大關,達1009.4萬輛,超越德國福斯的995.1萬輛,成為全球第一。豐田曾因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和泰國洪水而出現全球銷量下滑,但影響僅局限於該年度。

另一方面,索尼供數位相機使用的圖像感測器熊本廠,仍未恢復生產,主要客戶尼康(Nikon)表示,其生產與銷售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索尼仍在評估地震影響,故延後發布本年度財測。

東芝與三菱汽車的造假弊案,反映出根深柢固的企業治理問題。財經雜誌《巴倫周刊亞洲》版總編輯皮塞克(William Pesek),即撰文強烈指責安倍缺乏改革魄力。安倍的第三支箭訴求結構改革,也呼籲企業配合。可是,日本企業高層大多當成馬耳東風,皮塞克認為,日本政府應該立法強制執行改革,安倍應該點名敷衍了事的企業。

企業治理 須立法強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