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貴的野蠻人變成博學多聞的通才:聖母峰的雪巴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生活為雪巴人帶來新時代的挑戰,而當今雪巴人的許多疾患病痛,都與社經條件的變遷有關。
文:布洛頓‧柯本
1984年秋天,我在平坦廣闊的雪原中向北跋涉。雪原的最高點是一根粗大的木樁,高高隆起,標示出尼泊爾和西藏的邊界。這裡是著名的朗喀巴山口(Nangpa La),海拔高度5800公尺;籠罩著山口的影子,是聳立在聖母峰西邊的卓奧友峰(Cho Oyu)。
我在纏滿哈達(kata,祈福巾)的樁子上,綁上自己的哈達,並誦念了一些佛教真言。這些真言是青藏高原的西藏居民,以及南邊的尼泊爾雪巴人耳熟能詳的。原途返回時,我聞到一股清香,從南方輕輕吹來;那是松木林和柏樹林在暖陽照射下散發出來的味道,混合著土壤、線香,還有來自尼泊爾低地和印度恆河平原的柴煙氣味。
我從邊界往尼泊爾側下山;冰川夾帶的花岡岩碎石堆積在冰面上,我就在這迷宮似的碎石陣中前進。犛牛可以循其他商隊留下的氣味前行,但形單影隻的旅人,就必須在單色調的礫石堆中,自行尋找方向。地上看不到犛牛糞便,所有排泄物都已經被收集起來,由犛牛商隊馱運,作為烹飪的燃料。本該標示路線的石堆,正如西藏商人所描述:根本是幻想的產物;石堆的位置經常改變,還會像鬼魅一樣消失於無形。
越過朗喀巴山口的路線,長久以來都是歷史、貿易和文化的命脈,連繫西藏人和「聖母峰人」(藏人的雪巴親族)。我正要進入坤布,這個區域是雪巴人的家鄉,四周環繞的谷地都是水源地,從朗喀巴山口和聖母峰南側流出。坤布的水流最後匯入都得科西河,流向印度。有位僧侶曾描述坤布的輪廓和水系:「形狀像是即將綻放的花苞。」
雪巴民間流傳一個故事,將近500年前,有位名叫奇拉貢布多杰(Kira Gombu Dorje)的獵人,有一天他的獵犬追著一頭野生綿羊,穿過了朗喀巴山口,他一路跟著狗兒,最後來到坤布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的谷地,成為最早在此定居的西藏人。
聖母峰南面的翠綠牧草,很快就吸引更多藏人前來,於是這裡出現了第一個社群:雪巴(shar-pa),意思是「東方的人」,後來成了尼泊爾公民。冬季期間,西藏的農牧活動多處於休息狀態,此時依然有聖母峰北側的人攀越朗喀巴山口而來。他們有的是佛教朝聖者,有的是中國難民,希望在印度或西方尋求更好的發展。他們攀登喜馬拉雅山的主幹,企圖接觸外面的世界,展現出西藏人難以抑制的渴望,想體驗南方雪巴人的自由。

坤布。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坤布精神
坤布地區的雪巴人口略多於3500人,往南約三天步行距離的索盧(Solu)地區還有1萬7000名雪巴人。這兩個區域的族群在方言和衣著上稍有不同,至少一個世紀以來,透過通婚維持著緊密的關係。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獨裁的尼泊爾拉納皇室訂定了奇怪的法律,規定只有住在邊境區域的男人才可以與西藏人通商。因此,坤布男性特別受到索盧女性的歡迎;透過婚姻,女方家族能夠取得可貴的貿易管道。
但雪巴與西藏的關係不僅在於貿易,宗教因素也十分重要。從1900年代早期開始,坤布的許多雪巴人家,會把男孩送往北方,穿過朗喀巴山口前往絨布地區(位在西藏聖母峰基地營附近),到絨布寺修行。雪巴人的許多傳統宗教儀式都是源自絨布寺。
1953年和希拉瑞(Edmund Percival Hillary)一起攀登聖母峰的雪巴人丹增諾蓋(Tenzing Norgay,他和希拉瑞是聖母峰的最早的兩名登頂者),就是在聖母峰正東北方的西藏村子卡爾塔(Kharta)長大的。他在絨布求學一小段時間後,於1920年代穿過朗喀巴山口,與父母一起定居坤布的塔美村(Thame)。18歲時,他離開坤布到大吉嶺找工作;外國的聖母峰遠征隊,常在大吉嶺整備及聘僱人手。

丹增諾蓋(左)和希拉瑞。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丹增諾蓋的姪子納旺貢布(1963年和惠特克一起攀登聖母峰),也在坤布讀了兩年書,後來他再也受不了寺院嚴格的戒律,某天晚上就把衣物包成一包,偷偷從公廁的一個洞逃了出來,越過朗喀巴山口到了坤布。
1966年,拉薩起義反抗中國統治後七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在這段混亂時期,絨布寺遭到摧毀。所幸,絨布博大精深的佛教傳統大多已經重新萌芽,融合了獨特的地方特色,在索盧和坤布的雪巴寺院中蓬勃發展。

絨布寺。Photo Credit: Antoine Taveneaux CC BY-SA 3.0
聖地
朗喀巴山口下方的山谷是不同凡響的地方。我往下走進一處「別隅」(beyul),這是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指定用來避難的「隱谷」之一。蓮花生大士是9世紀的印度聖人,雪巴人尊為「古魯仁波切」(Guru Rinpoche)。他收伏了山裡易怒的地方神祇,使他們成為佛教的守護者。據說,為了在動亂的年代維護佛教信仰和教義,蓮花生大士的女弟子把珍貴的經書寶典,藏在各個別隅的樹林裡和山坡上。這些神聖的典籍有如時空膠囊,未來公諸於世之後,虔誠的佛教徒就能重拾信仰,重新學習古人的智慧。
這些別隅受過靈能的加持;雪巴人認為走過這些神聖之地時,一定要保持虔敬的態度。在這裡,所有行為的「業」都會被加重計算,連不潔的想法都該避免。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