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肉品和紅肉是致癌物?經濟學人:其實我們無須恐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不用恐慌。培根、牛肉會導致癌症的擔憂,並不是新鮮事。
這幾天有一個大新聞,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火腿跟熱狗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牛、豬、馬、羊)則被列為次一級的「可能」致癌物。這份由22名學者提出的報告引發軒然大波,但人們真的需要為這件事恐慌嗎?來看看《經濟學人》怎麼說。
發表在《經濟學人》網路版「經濟學人大解惑(The Economist explains)」單元(筆者很推薦這個單元,篇幅不長,針對一些現象的說明深入淺出,是想入門某些議題的好管道)的這篇短文〈Don’t panic about red meat or bacon〉表示,其實我們不用那麼害怕。
文章首先提到,80年代時,飽和脂肪首次被列在美國飲食指南的警告中,紅肉也包含在內;2000年時的美國人,比1971年的美國人消費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約25%),肥胖率也猛增,因為他們吃了更多的義大利麵、麵包、低脂、含糖零食。但最近一些研究發現,飽和脂肪也許沒那麼糟。而紅肉的風險跟動脈硬化(或加重這個情形)連結在一起,由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報告看來,漢堡似乎比我們想得更危險。
但其實不用恐慌。培根、牛肉會導致癌症的擔憂,並不是新鮮事。早在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就建議每星期不要攝取超過300克的紅肉,避免吃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而這次的22位專家並沒有提出新的數據,僅是回顧現有研究。
這份報告中,最突出的貢獻是「有足夠證據顯示,吃加工肉品會導致大腸癌」。但不是說培根跟香菸是一樣的東西;加工肉品一年導致3萬4000名的癌症死亡病例,而約有100萬名的癌症死亡者,是源於吸菸,空氣汙染導致的癌症死亡病例,也有約20萬人。
《經濟學人》說,世衛並沒有提出飲食建議,但這份(沒有特別新穎意見的)報告的影響也顯而易見。不要吃太多紅肉,但偶爾吃一次牛排完全沒問題。牛肉中也有很多好東西,比如說鐵、維生素B12、鋅和蛋白質。
火腿香腸培根應該少吃,但對多數人來說,知道加工肉品可能有害,不是個太大的衝擊,畢竟本來就不會把這些加工肉品當成健康食品來吃的。對培根(香菸、酒精、糖果也一樣)的消費者來說,問題在於樂趣是否大於風險。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