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加工肉品和紅肉是致癌物?經濟學人:其實我們無須恐慌

加工肉品和紅肉是致癌物?經濟學人:其實我們無須恐慌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不用恐慌。培根、牛肉會導致癌症的擔憂,並不是新鮮事。

這幾天有一個大新聞,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火腿跟熱狗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牛、豬、馬、羊)則被列為次一級的「可能」致癌物。這份由22名學者提出的報告引發軒然大波,但人們真的需要為這件事恐慌嗎?來看看《經濟學人》怎麼說。

發表在《經濟學人》網路版「經濟學人大解惑(The Economist explains)」單元(筆者很推薦這個單元,篇幅不長,針對一些現象的說明深入淺出,是想入門某些議題的好管道)的這篇短文〈Don’t panic about red meat or bacon〉表示,其實我們不用那麼害怕。

文章首先提到,80年代時,飽和脂肪首次被列在美國飲食指南的警告中,紅肉也包含在內;2000年時的美國人,比1971年的美國人消費了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約25%),肥胖率也猛增,因為他們吃了更多的義大利麵、麵包、低脂、含糖零食。但最近一些研究發現,飽和脂肪也許沒那麼糟。而紅肉的風險跟動脈硬化(或加重這個情形)連結在一起,由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報告看來,漢堡似乎比我們想得更危險。

但其實不用恐慌。培根、牛肉會導致癌症的擔憂,並不是新鮮事。早在2007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就建議每星期不要攝取超過300克的紅肉,避免吃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品。而這次的22位專家並沒有提出新的數據,僅是回顧現有研究。

這份報告中,最突出的貢獻是「有足夠證據顯示,吃加工肉品會導致大腸癌」。但不是說培根跟香菸是一樣的東西;加工肉品一年導致3萬4000名的癌症死亡病例,而約有100萬名的癌症死亡者,是源於吸菸,空氣汙染導致的癌症死亡病例,也有約20萬人。

《經濟學人》說,世衛並沒有提出飲食建議,但這份(沒有特別新穎意見的)報告的影響也顯而易見。不要吃太多紅肉,但偶爾吃一次牛排完全沒問題。牛肉中也有很多好東西,比如說鐵、維生素B12、鋅和蛋白質。

火腿香腸培根應該少吃,但對多數人來說,知道加工肉品可能有害,不是個太大的衝擊,畢竟本來就不會把這些加工肉品當成健康食品來吃的。對培根(香菸、酒精、糖果也一樣)的消費者來說,問題在於樂趣是否大於風險。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