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就是公海,無關挑釁」美籲各國合法逛南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堅定重申美方立場,公海就是公海,美國海軍在南海航行,是根據國際法捍衛公海航行自由,說什麼都不該被視為挑釁行為。
中央社報導,美軍驅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27日在南沙區域航行約2小時,行經115公里,進入中國人造島渚碧礁和美濟礁12海里範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當天召見美駐華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強烈抗議,更威脅升高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緊張局勢。美方希望各國同樣執行航海自由政策,船艦都能在南海出入。
自由報導,日本、澳洲及菲律賓都對美國巡航之舉表示支持,日首相安倍晉三說,這是美國遵循國際法的行動;澳洲國防部長佩恩(Marise Payne)也表示支持,但不參與;菲律賓總統艾奎諾(Benigno Aquino III)對於美艦巡航南海則說,「我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中央社報導,各界關切美方下一步行動,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與多位官員已表明不但將有第2次巡航,甚至會是例行性任務。美國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海軍上將(Admiral John Richardson)及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29日將舉行一個小時的視訊會議,討論近來的美國海軍南海活動以及兩國海軍的關係。這將是中美海軍領導人第3次視訊通話。先前兩次通話分別於今年4月和8月進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上月結束的歐習會中指出,中美兩國同意繼續就南海問題保持建設性溝通,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則稱美會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航行、飛行及作業。這是否是美中將坐下來商討雙方行為底線?
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28日連續第3天在國務院每日新聞簡報會上堅定重申美方立場,公海就是公海,美國海軍在南海航行,是根據國際法捍衛公海航行自由,說什麼都不該被視為挑釁行為,「這無可爭議,也沒什麼衝突須要化解。」所有國家的船隻都有在公海自由航行的權利。
對於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指責美國派軍艦航行南海才是軍事化的舉動,柯比表達絕不同意的立場。從安全觀點來說,美國捍衛在亞太區域的利益及盟國夥伴安全,不針對任何一個國家;美國對區域國家有承諾,而這些國家表態支持美國做法並非針對中國,而是希望減少緊張局勢,維護區域穩定。
聯合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8日例行記者會上再度表示,美國軍艦擅自進入有關島礁附近海域,是對中國嚴重的政治挑釁。中方一直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之間的分歧,這需要美方相向而行。他同時強調,美方的行為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和中國相關的國內法。
明報報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表示,美國採取軍事行動,樹立了一個很危險的先例,「『拉森號』繞這麼大個圈到南海,既不關航行自由,又不是『無害通過』,就是在挑釁」。這種所謂「常態化巡邏」勢必加劇南海軍事化,可能會刺激中國組建「南海巡航混編艦隊」,也對南海常態巡邏。至於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B. Harris Jr.)和太平洋艦隊司令史威孚特(Scott Swift)11月2日訪華行程,楊希雨說很難預測,「主要看美國」,對抗就沒贏家。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學者葛林(Michael Green),葛來儀(Bonnie Glaser)與波林(Greg Poling)指出,美艦下一步可能在不同的人造島,或是其它主權宣示國的島嶼附近行動,傳達航海自由是正常,並非挑釁的訊息,美國的政策不是針對中國。
學者們認為,美國不會尋求區域國家聯合行動,但呼籲盟邦各自執行航行南海的權利。國際法規定,民間與軍用船艦只要不從事軍演和情蒐等非運輸性活動,和平駛經他國領海是合法權益,中國船艦9月初也經過美國領海,他們當然也可以通過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在南沙佔領島礁附近海域。
聯合報導,有人認為美中已在南海問題上翻臉,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 II)並不認同此說。他說,美國非常清醒意識到中國的鄰國-同時也是美國的友國,對中國一系列造島行動的焦慮。因此他認為美方的行動是「穩定局面的重要方式,希望能奏效」。
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副院長包道格(Douglas H. Paal)亦指出,美派軍艦駛入中國的南海人工島礁12浬,與炫耀武力無關,而是關乎長期困擾美國的疑問-中國在南海的申訴,以及自由航行到底意味什麼。美國的作法可能讓中方認為是對中國崛起的挑戰,又或是在制約中國,但這些理解都不準確,他希望中國國內輿情能控制情緒化,以更冷靜和理性的角度看待美方行為。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央社報導,路透社揭露匿名美國防官員表示,五角大廈和美國軍方早在5月中旬即準備好執行巡邏任務,軍機軍艦前往中國南沙群島人工島礁附近,但白宮和國務院「一再拖延」,顯示這並非只是單純的例行性航行自由任務。「顧慮在於,如果美方看起來像在回應中國某些行為,就會讓美方在這項任務僅與國際法和航行權有關的主張打了折扣。」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