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網路自由度報告:中國首度超越伊朗,排名墊底

2015全球網路自由度報告:中國首度超越伊朗,排名墊底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有61%的人口居住在批評政府、軍方或執政家族的言論必須受審查的國家,58%人口活在網路上發表對政治、社會、宗教等議題會被監禁的國家。

自由報導,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8日發布「2015年度全球網路自由度報告」(Freedom on the Net 2015)指出,自2014年6月以來,評估的65個國家中有32國網路自由下降,因為越來越多政府加強電子監控並壓制異議人士,中東下降的情況特別明顯。全球網路自由度連續第5年下降,網路言論自由狀況堪憂。

風傳媒報導,「自由之家」從2011年開始評比全球網路自由程度,前4次倒數第一的都是位處中東的伊朗,但在2015年的報告中,中國首次超越伊朗,成為「全球網路最不自由」國家。根據統計,全球網路人口有34.3%是在「不自由」國家、31%在「完全自由」國家,網路人口前三名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和印度,而網路自由程度與國家GDP的影響十分顯著。

中時報導,該報告以上網障礙(Obstacles to access)、內容限制(Limit on content)及侵犯用戶權利(Violations of user right)做為三大指標,對65個國家(未包括台灣)進行評分,0分為最佳,100分最差。結果中國分數高達88分,成為全球網路自由度最差的國家,其中侵犯用戶權利方面更得到該項的滿分40分,上網障礙方面獲得18分(最差25分),而內容限制方面也獲得30分(最差35分)。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 全球網路自由度最差的7個國家,依序是中國(88分)、伊朗(87分)、敘利亞(87分)、衣索比亞(82分)、古巴(82分)、烏茲別克(78分)和越南(76分)。
  • 全球網路自由度最高的6個國家,依序是冰島(6分)、愛沙尼亞(7)、加拿大(16分)、德國(18分)、澳大利亞(19分)和美國(19分)。

新唐人報導,該報告在提到過去一年有關中國網路自由的重大事件時,特別指出:2015年1月,中共當局加強對提供代理伺服器服務公司的堵截;中共互聯網信息中心向一些網站發出虛假的網路安全證書,使一些用戶容易受到網路攻擊;中國政府加強用戶實名制;以及2014年11月中共政府推出反恐法草案,允許政府可以進入電信公司及網路運營商的後台系統。

希望之聲報導,中共規定,對瀏覽量超過5000次或被超過500個網路使用者分享的內容,官方有權以「誹謗資訊」為由定罪。2014年4月,公盟創始人之一許志永,被以「擾亂秩序和互聯網上的公共空間」為由判刑4年。9月23日,創辦「維吾爾線上」的伊力哈木.土赫提,被判無期徒刑。

調查指出,全球有61%的人口居住在批評政府、軍方或執政家族的言論必須受審查的國家,58%人口活在網路上發表對政治、社會、宗教等議題會被監禁的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網絡監視,刪除或封鎖令當局不滿的內容。此外,許多政府現在透過施壓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與推特(Twitter)等網路平台來移除反對派的內容。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中央社報導,自由之家該項目調查負責人凱利(Sanja Kelly)說:「與其依賴封阻和過濾,多個政府升高對各人和民間部門施壓來拿下或刪除冒犯性內容。」「因為這些政府知道,一般使用者技術手法越來越精進,有辦法歸避政府封鎖。」

自由報導,調查發現,大多數遭到封阻的內容多與批評當權者及揭露貪污弊案有關。網路自由度下降的情況在中東及北非地區最嚴重,讓藉由網路發動民主運動的「阿拉伯之春」成果倒退。報告舉例,摩洛哥一名17歲的饒舌歌手因在網路上散布批評當局的影片而遭到拘捕。

受調查的65個國家中,有42國政府施壓民間部門及個人,要求刪除網路上關於政治、宗教、社會議題的內容。40國政府將散布資訊的人民拘捕入獄,14國政府通過新法律加強電子監控。只有18國享有網路自由,28國是部分自由,19國為不自由;其中32國的網路自由度出現倒退,最顯著的國家是利比亞、法國和烏克蘭。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Photo Credit: Freedom House

烏克蘭與俄羅斯分別因為烏東戰爭以及兼併克里米亞,而加強了對網路監控;法國近年因受到多起恐怖攻擊,由議會通過法律加強網路檢查並制裁煽動恐怖與宗教仇恨,因此被批評網路自由倒退。不過,法國仍然排名第18位在網路自由國家的行列中。此外,各國政府也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污名化網路加密技術,許多國家更打算立法禁止保護網路隱私的軟體,影響最大的是人權運動者及記者。

自由之家呼籲,各界應關注相關的立法及政策內容。像是法國政府要求網路公司交出「元資料(metadata)」,其中包括網路使用者在線上通訊的時間、來源及傳送對象。這些要求侵犯了網路使用者的隱私權,也超過了國家打擊恐怖主義的比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