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婚姻不能只想急著從未婚變成已婚,那是相當恐怖的

林依晨:婚姻不能只想急著從未婚變成已婚,那是相當恐怖的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婚姻不能只想急就章地從未婚變成已婚而已。

Text:《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Photo:江民仕

如果生命是一張畫布,作為演員面對鏡頭的時候,林依晨就像個野獸派畫家,投注全力為每個角色塗抹上最濃烈奔放的顏色,讓觀眾入戲地以為她就是袁湘琴、是程又青、是楊雪舞。做回自己的時候,她又像個印象派畫家,以簡單詩意的粉色筆觸,和諧地與鎂光燈影共處,溫柔低調不張揚,近距離觀看,卻是愈看愈有味道。

「Excusez-moi madame, no photo please!」夾雜著憋腳的法文和英文,我輕聲地向躲在攝影師後頭,對正拿著手機準備偷拍林依晨的法國中年貴婦阻止說道。她一襲淺色洋裝微鬈中長髮,指頭上的寶石戒指在陽光下閃耀著,禮貌地聳肩示意抱歉:「Sorry, I couldn’t help it. She is so beautiful.」

05

對林依晨來說。自從去年底結婚之後,升格為人妻的她,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婚生活,倒是馬不停蹄地完成了兩部電影作品,分別與韓國導演朴裕煥合作拍攝新片《神秘家族》,以及與陳柏霖三度續緣在《杜拉拉2之杜拉拉追婚記》大談感情戲。

累就累吧,人生就這麼短

妳覺得,婚姻對女人的改變是不是真的很大啊?她點點頭,「一定有很大的改變啊!因為妳必須去照顧更多人、對更多的人負責,回的家也不一樣了。而且,需要把另一個家庭的父母視為自己的父母,生活習慣也會有所改變。」個性上,自己調整最多的部份是什麼?「我自己的話,因為要照顧的人變多了,所以我其實是變本加厲地希望讓每個人都開心,那種求好心切的感覺就會延伸到更多人身上。」

這樣會不會很累,工作家庭兩頭跑?

「不會啊,因為兩個都很喜歡,就會兩邊都想做,一點都不會覺得痛苦。這有點類似我以前一邊工作一邊唸書時的狀態,當妳在一邊忙到很累的時候,就會想要逃往另外一邊。可是那個逃,並不是逃避,而是在另外一邊獲得足夠的能量之後,反而會想要再回去另外一邊,是互相補足能量的狀態。況且挑喜歡的東西做,累就累吧,人生就這麼短。」她理智地經營著生命裡的不同角色,卻又不失感性地努力為幸福著色。

09

婚姻不能只想急就章地從未婚變成已婚而已

「一個人其實也可以過得很好,不一定要投入婚姻。可是一旦妳決定要投入,就不能隨便找個人嫁了算。因為當妳決定嫁給一個人,就是認同他的人生觀,跟他在一起會讓妳成長會讓妳快樂。這關乎著妳下半輩子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選擇怎樣的人生態度,對我來說這太重要了。所以婚姻不能只想急就章地從未婚變成已婚而已,那是相當恐怖的。」

又青姊以過來人的經驗,給全天下所有嚮往結婚女性的忠告。「不過先決條件是,要能遇見一個可以給妳感性衝動(結婚)的人。」

04

再度挑戰演技 超齡演出高中生

ELLE:《神秘家族》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林依晨:算是一部韓國主導的電影,從導演、燈光、動畫、美術到後期特效,全部都是韓國工作人員。不過因為我們在台東拍攝,所以還是有台灣工作人員參與。但每個導演的style本來就不一樣,跟國籍沒關係,這部戲是比較驚悚懸疑的感覺,色調對比非常強烈,節奏也算快。

ELLE:跟以往的拍攝經驗有何不同?

林依晨:最明顯的就是便當的不一樣,每天都有泡菜(笑)。還有很不同的是,韓國團隊很重視學長學弟輩分制,所以如果學長說甚麼,學弟不管有沒有疑惑,都還是要照他們的話去做。

ELLE:首次跟韓國導演合作,感覺如何?

林依晨:因為要用到很多韓文字,所以大學時期的回憶(她主修韓文系),都會一直回來。沒想到自己還記得很多關鍵單字、形容詞、名詞啊什麼的。不過導演的中文日文都蠻好的,所以我們其實是用各種語言在交談溝通。有時候中文無法表達的意境,用韓文反而能抓到那個感覺。總之,語言非常多元化。

ELLE:妳在片中飾演甚麼角色?

林依晨:一個17、18歲左右的高中生,因為一件突如其來發生的事,影響了她整個家庭和未來的人生。整部戲的主要演員,其實只有五個人而已,包括飾演我爸的姜武、我媽的惠英紅、我弟弟陳曉,以及一個不能說的神祕人物。因為有很多重大事情都發生在雨夜,所以拍夜戲的時候,心情都特別沉重。

ELLE:妳演高中生耶,不過反正大家也看不出來妳的真實年紀。

林依晨:(笑)而且是一個熱愛馬拉松跑步的高中生,再加上故事情節的需要,她在電影裡其實不停地在跑,也可以說她是在逃離,有一種蘿拉快跑的感覺。不過表演時比較痛苦的地方,是遭受心靈上的痛苦,身體跑步的痛苦反而是其次。

ELLE:聽起來是一個很折磨人的角色。

林依晨:比較黑暗,是我以前從未嘗試過的角色。

06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很怪咖

ELLE: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每次投入一部新戲,妳的劇本總是密密麻麻寫滿各種筆記,只為了更深入了解主角的心境……

林依晨:前幾年確實是這樣,會很在乎劇本裡的每個詞彙。但現在,我想要把它拿掉,開始嘗試不同的準備方式,不要再糾結於劇本裡的台詞註記,而是單純回歸到我對這個角色的看法。

比如一個事件,有時候劇本上會直接寫出形容詞和動詞,可能是編劇她覺得演員應該怎樣去呈現這個角色。但其實每個人對這些詞句的感覺,會因為詮釋方式而有所不同。所以我希望不要被字句侷限住,而是單純讓這件事在心中發酵。因為一個演員心中所產生的情緒,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