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婚姻不能只想急著從未婚變成已婚,那是相當恐怖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婚姻不能只想急就章地從未婚變成已婚而已。
(相關評論:看了傳說中林依晨的劇本,我了解了什麼是努力超過100分)
ELLE:是從英國回來之後,才有的念頭嗎?
林依晨:不是。是最近剛好看了一些表演的書,覺得可以實驗看看。但在英國讀書時,讓我對觀察這件事有比較多的體悟。那時候我和同學會去咖啡館坐一個下午,觀察每個路過的人,穿著的不同、年紀的不同、老少人種的不同、甚至走路方式的不同。透過觀察、記憶,讓腦海裡的資料庫不斷擴充擴充,這樣子當妳在表演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檔案跑出來,這部分對我的影響還蠻大的。
ELLE:聽起來英國那段時間非常好玩。
林依晨:對啊。那時候我們還會全班去國家肖像藝廊,扮成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20幾個同學用很誇張的造型與狀態在裡面跟彼此互動,感受周圍旁人對妳的眼光。當時,我設定自己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癌症女孩。不過後來覺得有點可惜,應該要更強烈誇張一點才對,比如我一直很想全身打洞,再弄一些Tatoo貼紙,把自己弄得很龐克的樣子出門。
ELLE:很難想像妳變成這樣的人。
林依晨:所以在我的碩士畢業製作裡頭,我把自己裝扮成一個保護過氣土耳其女星的保鑣,造型是穿著短皮靴、鉚釘背心,臉上畫著那種很髒、隨意的煙燻妝。個性非常強悍中性,而且還會講一堆髒話,很粗魯地咬一口三明治又吐掉,也算有圓了一半的夢,還蠻過癮的。
ELLE:現在演戲,會想嘗試那些角色?
林依晨:當然是跟自己反差愈大的愈好啊!我希望盡量不要做重複的東西。
ELLE:演過這麼多角色,有沒有哪個角色跟真實的自己比較貼近?
林依晨:還好,都只有一部分而已。因為老實說,我覺得自己很怪咖。倒不是會有特別怪異的行徑,而是想法上,有很多矛盾。
ELLE:你平常是想很多的人嗎?
林依晨:從來沒停過,默默地每天就像三篇長篇小說那樣長的沒有停過。有時候連作夢都很執著,夢見某一件事做很久就是想要把它做好,然後就這樣過了好幾個小時。
不滑手機的時候,就讀書吧!
ELLE:有些人會趁出國時,做一些自己不會做的事,妳會嗎?
林依晨:我只要去國外,都在做我平常在國內不會做的事。比如跟陌生人殺價,因為我在台灣根本不敢。但那只是一種樂趣,並不是真的要殺多少。還有游泳,在台灣比較不會在公眾場合游,但在國外就無所謂,環肥燕瘦都不管就直接下去吧。
ELLE:妳覺得自己是個傳統老派的人嗎?
林依晨:不算是。因為我也是個低頭族,經常看臉書網路一兩個小時跑不掉。但我很堅持要看紙本的書,我也喜歡寫東西,重要的事情我還是會寫在筆記本上,或是寫信、寫明信片、寫卡片給親朋好友,這些都是目前還蠻常做的事。
ELLE:今天拍攝空檔,就看到妳拿著一本介紹楊德昌的電影書。
林依晨:那是我去配音時,跟杜篤之老師借的。當時我一看到,就想要把它讀完。有時候看書是緣分,很多人推薦的書,妳不見得可以看得下去,可是在某個時間又會突然覺得好著迷,就看完了。
ELLE:能否推薦一本最近讀了很有感覺的書?
林依晨:我一直都對有故事性的小說,比較有興趣。前陣子我跟老公分隔兩地,我們的共同話題就是一起讀了這本書,書名叫做《到此為止吧!風太郎》。作者是萬城目學,一個日本奇幻小說作家。內容是關於江戶時期,一群忍者的故事,非常好看。我們會一起討論書裡頭的情節,不管是好笑的、悲傷的、還是奇怪的部分,也算是為彼此製造話題。

本文由ELLE Taiwan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更多流行時尚資訊,盡在《ELLE》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