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別相信任何「英雄」!用八句話看太陽花學運

別相信任何「英雄」!用八句話看太陽花學運
Photo Credit: HSiN1122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HSiN1122  CC BY 2.0

Photo Credit: HSiN1122 CC BY 2.0

是的,太陽花學運開始,有許多優秀的人們,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許多的想法。抱著想要把事情看清楚一點的動機,萊恩慢慢地去了解許多的想法。現在,我也到了不吐不快的時間。 我的想法,一句話就可以講完,那就是「抗爭只是火頭,現在,開始去創造我們的未來吧」。 這句話,又可以分成八句話來解釋:

  1. 執政者局限在自己的固執當中,無視危機與民意。
  2. 抗爭者因體制失靈與社會不公,被逼上街頭,卻對未來沒有完整清楚的規畫。
  3. 英雄的未來,只有腐化與墮落。
  4. 純粹抗爭對抗的盡頭,只有毀滅,沒有未來。
  5. 創造吧!那是人類的最大的價值所在。
  6. 責任,在所有人身上,尤其是年輕人。
  7. 天賦,熱情,態度,機會,未來只能是自己創造的。
  8. 引領文明的先驅,由善意出發的資本主義,那就是社會企業。

本篇文章會很長,引用了非常多各方的想法,大家有興趣,請閱讀完整的引用文章內容(docx檔)。 以下就讓我來細細的詮釋這八句話的內容。

一、執政者局限在自己的固執當中,無視危機與民意

無可否認的是,台灣目前的執政者,已經深深困在自己的執念當中,無法去體會,許多人的心聲。 這個執念是對兩岸關係,對於經濟發展的想法,馬政府覺得與中國快速整合,是台灣可以求取經濟發展的好方式,但卻忽視了許多的顧慮。

其一,是選擇性忽視了中國對台灣的政治統一意圖。前國策顧問郝明義

「…提醒您對如何招引中國大陸企業來台投資的事,應該設定「藍線」和「紅線」兩種不同的項目。藍線項目,是指我們明顯落後於他們的,需要他們技術和人才的,這應該積極創造有利的招商引資辦法;紅線項目,是指事涉我們國家安全或利益的,無論如何都要守住,不要讓對方進來。」

「兩岸政策,是生死大事。不能為了拼經濟或創造政績,而罔顧國家安全。」

「身為中華民國總統,不應該忘記這個「兩岸」的對方,並不是一般WTO 的簽約國,而是一個有上千顆飛彈還瞄準台灣的對方。」

「光以黑箱作業就執意簽署一個影響兩千三百萬人身家性命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它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不過0.025%到0.034%,只能讓人聯想到兩個可能:不是獨裁,就是愚不可及。」 

其二,是忽視了經濟發展的代價,中研院的劉紹華

「中國現在的確很有錢,但你們(中國人)付出了多少生活的代價?」

「生活的代價,從來就不只是經濟問題而已。中國便是全球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中國的經濟發展率高達7%以上,世界各國稱羨,但當地人付出的生活的代價是甚麼?而又是什麼道理讓整體社會持續支付這個代價?」

「甚麼樣的價值主導了中國的日常生活。那種價值包含了持續揭櫫的黨國霸權主義、龐大的資本壟斷、對公民精神的壓制、對人的基本尊嚴與福祉的漠視。」

「一個社會之中,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競爭,無法在龐大的經濟收入中分得一杯羹,而只有少數的人有幸往上爬,這樣的發展方向是我們要的嗎?」

當政府一昧的求經濟發展,政策嚴重偏傾富人方,財團方,當然,就會造成越來越大的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人民當然會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而事實上這也的確是政策所造成的後果。

我們身處的世界,因為全球政府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已經變成了不可避免的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處理不好的政府,往往面臨的是激烈的抗爭,甚至是國家動亂。不信嗎?去看看北非的利比亞,敘利亞,埃及的狀況吧。好一點的沒有動亂但是多數人民生活極為困苦的,像是印度,菲律賓等,也有很大的不安。 台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我們下一代的生活,也確實的越來愈陷入很大的困境。

舉例來說,一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要是沒有父母的支持,乖乖去當上班族,那麼,這一輩子,也不可能在台北市買一個不錯的房屋。這樣的趨勢,絕對是危機,政府,也絕對有責任。 當政府明顯失職,讓社會的不公,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人民們,怎麼辦呢?

二、抗爭者因體制失靈與社會不公,被逼上街頭,卻也對未來沒有清楚規畫

因為這些執政者固執,台灣的人民,終究走到忍無可忍的地步,由學生們點起火頭,3/30,超過40萬人,都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不滿。 專業人士有估計過,3/30走上街頭者,人數應該超過40萬

黑潮到底多少人?專業網友算給你看。網友weijidai在PTT上說「利用台北市GIS地形圖的官方資料跟Goole Earth Autocad來計算,發現中山南路為40米左右,以公尺為單位全部範圍扣掉台大醫院面積約為14萬7千多平方公尺,以每平方公尺3人計算,應該是44萬1千多人」,他又說「這還不算外溢的部份,就算打8折也超過35萬」

這股不滿,由許多原因造成,也是世界局勢的一部份。我們面臨的,不只是一個服貿,或是黑箱決策,而是世界性的大挑戰。一個分析師閱讀時間部落格Sean Huang說

「近幾年來世界性的貧富差距擴大,助長了各國左派勢力崛起──太陽花學運當然也是這波浪潮下的產物。台灣對中國或者對其他國家開放,其實都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這幾乎是無庸置疑。台灣有沒有辦法選擇不加入?以台灣的市場規模以及經濟模式而言,鎖國是種最快的自爆方式。以目前台灣平均賦稅只有12%、國民兩黨又都是右派政黨而言,不管未來跟多少國家簽定FTA,幾乎已經確定不可能透過政府執行效果顯著的重新分配。」

但是抗爭,遊行,是一種群眾情緒的釋放。發起抗爭的人們,卻也無法對未來提出清楚的規畫。抗爭是指出問題所在,但只見樹不見林。

好友謝宇程

「我支持學運喚起社會關心議題,支持民眾參與國家的命運。但是,關心和參與,不該停留在「我們一起恨某人」的層次,不該認為某人下台、訴求被接受,民眾就「成功了」。沒有,我們的路還很遠,如果我們不一起走後面那一段路,我們永遠在泥沼之中。」

如果由學運領袖們來擔任國家領導人,他們對於一個國家的治理,有規畫嗎?他們擁有真正長遠的願景嗎?政治是社會的一部份,民主是政治的一部份,但其他部份呢?經濟政策?社會安全政策?外交政策?軍事政策?內政問題?教育政策?他們的功課做足了嗎?擁有嘗試的生命經驗了嗎?當然,不可能。他們都是經驗未足的年輕世代,擁有的是熱情與理想,不是經驗與智慧。 導演魏德聖

「當我知道學生踹開立法院大門的時候,我真的很佩服他們,並且也才開始警覺到這件事情。無論是「服貿」的問題,還是「黑箱」的問題… 可是,這群學生卻不是真正可以解決事情的人… 真正有權可以解決問題的人卻只是坐在旁邊看著這群學生。」

但是不滿的人們總是急於想要找到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英雄,我們也通常會找到。像是現在,很快地,學運的領袖們就被推上了檯面,我們確實找到英雄了,但是找到了之後,會發生甚麼事情呢?

三、英雄的未來,只有腐化與墮落

我們總期望著有偉人們,可以犧牲奉獻,為人民鞠躬盡瘁,讓國家變得更好。當找到自己相信的這些偉人後,我們也很快地把權力放到這些人手中,相信他會善用這力量,去為大家改善世界。但事實是,這個想法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原因是,沒有一個人,應該把自己應做的事情,委託由其他人來進行。

電影黑暗騎士 黎明昇起 這句台詞很傳神: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要不就像英雄般的死去,要不就活著看著自己變成一個罪犯」

好友謝宇程,進一步詮釋了那句話:

「我們造了神,才發現他們只是神棍。」

「我們倒帶一下時空。陳水扁、馬英九、江宜樺,都曾是台灣政治人物中的一時之選,台灣人的眼睛沒有瞎。陳水扁是一流立委,績優市長;馬英九清廉自持,溫和節制;江宜樺聰明過人,富理想性。他們不僅公眾形象如此,他們身邊的人,在他們掌權前,對他們的評價都非常高。」

「我們不斷選舉、不斷言論、不斷罵政府,政府被我們罵好了嗎,政治人物被我們愈選愈好了嗎?我們造了神,很快卻又發現只是神棍,下一個神,又能救贖我們嗎?」(相關文章:我們造了神,才發現他們只是神棍:台灣政治崩壞的5大病灶

從古至今,成千上萬的政治人物,都在要求人民把權力給他們,美其名叫做為民喉舌,講難聽就是政客,這個難題,自古就難解。但萊恩想說,這是有解的,請容我在第七,第八點中解釋。

這裡,我還是先回到主題,若是社會不公,每個人當然會想要表達自己的不滿。終究,人民會走上街頭抗爭。這些抗爭創造了許多的領袖。這些領袖,許多也為了其相信的原因,持續的跟不同的體制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