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手的女性往往是被輕視的弱者? 從漫畫《航海王》中看女性形象

作為對手的女性往往是被輕視的弱者? 從漫畫《航海王》中看女性形象
Photo Credit: Stéfan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航海王》中出現的女性被拯救者,除了羅賓及娜美外,細數故事中出現的各個大的章節段落,還有魚人島公主白星、阿拉巴斯坦公主薇薇、多雷斯羅薩王國公主雷貝卡。這些在少年漫畫中少有的女性角色,其出場的方式與故事,往往都是被拯救的形象。

而具備強大能力的女性角色,又具有姣好外貌應該就是「七武海」蛇姬,但其實力在漫畫中並無具體的戰鬥呈現,只知道她擁有「霸王色」[29]的霸氣,且還有強悍的惡魔果實的能力,配上她具備的美貌與姣好身材,能將對之傾心的人事物石化。仰仗的自身的美貌與能力,而有著異常驕縱的個性。

如此看來,其具備的能力不在於武力或技術,而是外在條件及果實能力。另外一個,則是龐克哈薩特篇出現的「雪女」莫內,是劇情中已出現的11名自然系果實能力者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擁有「雪雪果實」的能力。在漫畫的設定中,自然系果實具有十分強悍的能力,一般的攻擊都無法傷害到自然系果實的能力者,唯有使用「武裝色」[30]的霸氣才能攻擊到,可見這個角色應具備強大的能力。

然而莫內在與索隆的對戰中,因為其女性的身分,索隆完全不把她放在眼裡認真對戰,只想要牽制住莫內的行動。而在海軍達斯琪介入戰鬥時便說:「你把女人當作「弱者」看待…戰鬥時手下留情!」[31]。

Photo Credit: Nina@ Flickr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Nina@ Flickr CC BY ND 2.0

當達斯琪與莫內的對戰處於劣勢的時候,索隆便直接介入將莫內切成兩半,也沒有使用武裝色的霸氣,僅透過氣勢便讓莫內因為恐懼難以恢復原型。更呼應了達斯琪說的話。如此的設定,主要是在凸顯索隆的強大,然而對照下來則是女性角色的弱小,不管是擁有自然系果實能力的莫內,還是同為劍士卻被他拯救的達斯琪。

因此,可以發現女性角色基本上都被視為弱者看待。即便是女性主角,也少有直接以男性角色為對手戰鬥到最後的情況。例如娜美單獨戰鬥的對手幾乎都是女性。而羅賓對戰的對手,根據劇情的鋪陳,則是通常認為較弱的男性反派,目前已知就章節來說,能力最強的對手應是空島篇的神兵長:大山。[32]可見女性角色本身也不被期待是作為戰鬥的角色,戰鬥的次數與畫面遠低於男性角色。

在既有男女性別外:靠近女性的男性

《航海王》中,有別於其他少年漫畫,往往會出現性別中性難以區分的角色。例如《幽遊白書》中的藏馬、《獵人》中的庫拉皮卡、《火影忍者》中的白,然而在《航海王》中大膽的出現在既有男女性別模糊之外,十分明確的角色,也就是劇中不避諱使用的詞「人妖」,不是中性的,而是明確可以辨認的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第三性。

最早在劇中出現的第三性角色為巴洛克華克集團的Mr.2馮克雷,其特徵在身穿芭蕾舞服,並畫著濃妝,還有腳上沒有刮乾淨的腿毛。雖然最初作為反派登場,但在監獄推進城篇,協助魯夫突破層層難關,要救出被困在底層的哥哥艾斯。

也是在監獄推進城篇中,出現了新的第三性角色, 「人妖王」伊娃克夫,同樣頂著濃妝,穿著高衩泳裝混合網襪的性感裝扮,但不具備劇情中女性角色的身體形象,是賀爾蒙果實能力者,透過對自己注射荷爾蒙,可以改變外貌成為如女性一般的身體,自稱為新人類。

在故事中,這些第三性、人妖、新人類的角色,與過往漫畫中呈現的中性角色的差異,在於不再透過漫畫方式去模糊男性角色的形象,使之接近女性,而是改採取例如化妝或服裝的妝扮,配合原有的男性性徵,例如腿毛,來呈現既有性別概念在漫畫中的衝突。

有趣的是,雖然Mr.2馮克雷是作為反派出場,但其身分揭露前曾誤上了草帽海賊團的船,並與他們有過愉快的互動,可以反映出該角色的個性,乃是爽朗、熱情、重義氣。首先在阿拉巴斯坦篇的結尾,他為了讓草帽海賊團能夠順利與薇薇道別,而透過他特有的模仿果實能力偽裝成魯夫,最終遭到海軍逮捕;[33]在監獄推進城篇的結尾,他同樣也是隻身一人留下來,為了透過模仿果實的能力,偽裝成監獄長打開正義之門。[34]

而在監獄推進城篇,更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第三性角色的期待,將他們(她們)呈現為熱情、享受生活、奔放,且具有美好特質的一群人。可能是從日本綜藝節目常出現的男大姊吸收而來,並放入漫畫故事中,在行為舉止都有誇張化的特性,僅僅一個眨眼就可以將砲彈反彈。但就其出場方式及服裝造型,在舞台上唱跳的形象,可能更接近洛基恐怖秀中Dr. Frank-N-Furter。

在故事中她說到:「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人妖!想變成什麼就變成吧!性別這種界限!我…不!我們!早就已經超越啦!這就是全新的人類!「新人類」!」 [35]由此可見《航海王》,在性別的想像上並非封閉,但或許限於作為少年漫畫,因為就日本的漫畫連載,非常重視讀者的反饋,因此每一話的都會得到讀者的反應,那麼少年漫畫在很大程度上,或許也反應日本的讀者對於漫畫中,性別既有的認知框架,也還有他們的期待。

然而這裡仍有一個問題在於,這些超越性別的角色,仍是以男性為基礎作出的變形,對於視覺的接收,讀者的理解,或許更接近「男性」而非「女性」的角色形象。

Photo Credit: ONE PIECE

Photo Credit: ONE PIECE

對女性角色可能的共鳴與期待

雖然上述的分析指出《航海王》漫畫中女性角色呈現的模式,大多都帶有批評的用意。但是作為一個男性愛好者,在觀看的經驗中,我最喜歡的往往不是魯夫、索隆、香吉士,這類具備強大的戰鬥能力,總是能夠破壞四周的建築物,而無須到處逃竄的角色。我最喜歡的反而是像騙人布、娜美、羅賓這類主角,在既有的體能或能力的限制下,運用已知的條件、思考該如何面對強大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