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央廣播電台(央廣)在10月間舉辦了「外籍人士歌喉戰」歌唱比賽,邀請來自在台灣的外國人參加。我們很幸運地訪問到其中兩位來自馬來西亞及越南的參賽者。他們將在此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台灣生活點滴。
採訪:吳象元、闕士淵
中央廣播電台(央廣)在10月間舉辦了「外籍人士歌喉戰」歌唱比賽,邀請人在台灣的外國人參加,並從指定的台灣經典民歌中選擇曲目,競賽決勝。我們訪問到其中兩位參賽者,一位是在台灣唸大學的馬來西亞女生陳祥虹,另一位則是長居台灣八年、目前在台工作的越南人阮皇林。他們將在此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台灣生活點滴。
阮皇林(來自越南)
皇林選的歌是侯德健作詞、李建復唱紅的「龍的傳人」。問起他選這首歌的理由,也許是受漢文化的長久影響,他說:「因為越南人也自認為是『龍的傳人』。」
關於歌曲的事,我們並沒有聊太多。我反倒驚訝於他近無越南口音的台灣腔普通話。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在台灣已經待了八年。2007年,他取得台灣政府的獎學金,一路唸到研究所,畢業後也就待了下來。目前主要協助人力仲介公司處理越南移工的法務問題。
不能免俗地,我問起他在台灣生活這麼多年下來,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或想法。他說,比起越南,台灣工業化較早,人比較文明,教育程度也普遍高。另外他也對台灣的多黨政治感到好奇,「在越南畢竟是共產黨一黨執政,很難想像這樣的運作方式」他說。而且台灣人自己也常常為政治惡鬥所困,爭吵攻訐未曾停息。他有些困惑,不知道這樣究竟對未來是好是壞。
「那有沒有什麼負面的、讓你感覺很差的事情?」我問他。他緩緩地說,其實他剛來台灣時感到非常無助,也不太能夠適應。他發覺周遭的一些台灣人比較排外,心態上頗為封閉,也很愛在一些小事情上比較高低。那段日子過得辛苦,他只能把傷心化作動力,專注於課業上。當然,出社會之後,也許是因為接觸的人多了,相對已較能適應台灣的生活。
我們接著聊到越南人社群與台灣本地人的互動關係。他的觀察是,台灣人普遍對東南亞仍相當陌生,世界觀很侷限。「我想請問大家,為何每次講到東南亞人,都會被當成『外勞』,而來自歐美的人卻是地位不同的『老外』?」他激動地說著。由於皇林在工作上會接觸大量越籍移工,再加上自己在台灣長年生活的經驗,我認為他的質疑是有根據,且也相當有力的。
「我希望大家可以尊重東南亞人,而我也將努力幫助台灣人和越南同胞認識彼此。」他說。
陳祥虹(來自馬來西亞)
除了來自越南的皇林外,我們也訪問到另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參賽者祥虹。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只剩一張破碎的臉,難以開口道再見,就讓一切走遠。」
來自馬來西亞蘇美蘭州的陳祥虹,在舞台上選擇這首梁弘志的「恰似你的溫柔 」,參加央廣的外籍人士歌唱大賽。在電話裡,我問道:「為什麼選恰似你的溫柔?」
「只會唱這首,媽媽都會唱這首,對蔡琴比較熟。」
「你知道這首歌的作詞作曲人到過馬來西亞?」
來唸書前,她對台灣的印象是有很多歌手、藝人,來台兩年,念的是餐飲管理,會講福州話、中文、馬來文、英文、廣東話,她表示,家裡從小到大都講福州話,中文是小學才學,廣東話則是看電視劇學的,而如果老師是馬來人就會用馬來文溝通。
「在台灣,其實不會想特別做馬來西亞料理,對咖啡比較有興趣,但過節在台馬來西亞會特別舉辦活動,聚在一起也會做咖喱、肉骨茶。」
來台灣後,許多同學都會邀請她到家裡玩,同學還計劃明年過年到馬來西亞,家中大姐也來台灣找她玩。

陳祥虹和台灣的朋友們
對於現在許多人往東南亞發展,「如果要去馬來西亞工作,英文、馬來文一定要練好,中文都是和自己的家人才用得上。」
這次,平日較害羞的她決定參加歌唱比賽,她說道:「來台灣才有勇氣參加,因為把錄音寄去就好。」而面對這次參賽者來自亞洲、美洲、歐洲、澳洲,她表示「非常投緣,難得大家都來自不同國家,卻因為喜歡唱歌而聚在一起。」
在言談中,她表示未來想留在台灣發展:「爸媽會捨不得,但因為要讀書,也沒有辦法,但我每年都會回去兩次,想家的時候就會用微信和他們聯絡,如果家人有叫我,會再回去,因為爺爺年紀比較大了。」

陳祥虹和馬來西亞的家人們
與他們聊完後,不禁思索起皇林說過的話。長久以來,無論是主流或非主流媒體,總是會有些披露雇主不公正對待移工、台人對不同國籍人士大小眼的消息,與勞動權益有關的抗爭場合也總能見到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等團體出來發聲。但當一位越南人就在你耳際傾訴他和同胞的遭遇時,隨之而來的衝擊力,依然讓我難以招架。
編按:「恰似你的溫柔 」,是梁弘志發表於1980年「民謠風3」的合輯中, 並因此挖掘了蔡琴,此曲更讓他與蔡琴一炮而紅,之後再合作「怎麼能」、「抉擇」都再再流傳,爾後,「抉擇」、「想你的時候」、「永遠永遠不變」都是膾炙人口的金曲。1992年,梁弘志受馬來西亞天主教教會邀請,在當地舉辦青年詞曲交流會,活動中他特別鼓勵兩位學員,也就是後來以無印良品走紅的光良和品冠。
責任編輯:吳象元、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