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4個一毫比30個一分多?」六歲小孩是這樣想到答案的...

「4個一毫比30個一分多?」六歲小孩是這樣想到答案的...
Photo Credit: Reddi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美國小學生天真無邪的回答,當然令人著迷,但網民大力讚好、瘋傳的原因又是什麼?

外國網站Reddit的一則發文,標題是「這就是我的孩子將得成功的原因」(This is why my kid is going places),郵報報導,發文來自一名美國小一學生的媽媽,貼出了兒子如何回答數學題目:

bobby maths

Photo Credit: Reddit

圖中所顯示的第一條問題,6歲的小學生先取一分,知道Bobby有4個1毫硬幣(dime),手上有總值4毫的金額,比Amy的30個1分硬幣(penny)有更多的錢。

不過,老師當然不會這樣容易讓你用1/2的機會湊巧選對答案,接著就問學生「你怎麼知道答案?展示你的思路」(How do you know? Show your thinking.),不過,這個小學生卻用非典型的方法回答這題:畫上了一個表情苦惱的火柴人,舉起手抓頭,右上角則浮起一個思考泡泡,裏面寫着「BObby」,充分地展現出他思考此答題的艱苦過程。

一條六歲小童花20秒解決的題目,你可以算出來嗎?

雖然發文沒有提及孩子最後有沒有得分,但家長的發文獲得不少人叫好,有網民留言指其孩子相當「幽默」,媽媽也高興的說,會把這份測驗卷掛在雪櫃上,直至兒子能完全明白當中的幽默感。

為什麼這樣的貼文值得大家讚好?

看到這的讀者,隨了「哇,被思想的框框局限,成年人往往不及小孩子創意無限!」之外,為什麼一張這樣的相片、題目會被「瘋傳」?值得我們思考。

香港近日爆出「全港性系統評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簡稱TSA)的爭議,有家長認為TSA起初只為了測試小三學生是否掌握基本能力,但因為學校在意TSA的整體成績會影響到學校,於是向教師、家長加壓,演變成學生的緊箍咒,在小三的時候,就對學生來一場「大考」,令學生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而且題目愈出愈深,閱讀文章篇幅愈來愈長,感覺小三學生也要透過不停的的操練來取得好成績,但過份的操練除了影響學生的健康,還令人憂心學生變成刻板的考試機器,面對考題,最終所有學生為了得分,只會依賴背誦,給出一式一樣的答案,欠缺真正的思考力、獨特性。

TSA惹的禍?孩子要心理輔導 家長發起「爭取取消小三TSA」行動

官員訪校嘲諷:「有愛心就得咩?」 梁紀昌:TSA是殺校指標

顯然,考試機器的爭議不止於香港,而台灣廢除原本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改實施「國中教育會考」,來鑑定國中生的程度,也引起「假免試」的爭議。

【總統政績回顧:教育篇】孩子的教育不能等,馬總統做了什麼?

考試、取分至上 家長還可做什麼?

不過,考慮到成本及社會的結構,用考試去評量學生的做法,相信還會持續好一段時間,而如何免學生陷於考試的緊箍咒,也看不到什麼出路。在TSA的爭議上,已有至少兩間可以不接受評估的私校表明會退出,把童年還給學生,但公校就沒得選擇了。相信更擋不了的,是廢掉一個考試後,迎來的千千萬萬個考試,還有人生的考試呢?

今次Reddit的發文標題是「這就是我的孩子將得成功的原因」(This is why my kid is going places),這個六歲小童的媽媽看來對兒子很可能因為幽默感賠上分數,顯得不太在意,或許這樣的心態,可以減輕一點子女面對考試的壓力,也為他們帶來多一點思考的空間?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