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今日大選,全世界都在看:經濟推動民主列車啟動後,緬甸是否不再回頭?

今日大選,全世界都在看:經濟推動民主列車啟動後,緬甸是否不再回頭?
Photo Credit:Eddy Milfort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ASEAN PLUS 南洋誌 翁婉瑩(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系。曾任職國會助理,先後服務行政院政務委員辦公室、蒙藏委員會、地方政府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正業以外的兩個不務正業是瑜伽老師和一個人趴趴走背包客。 2014年第一次踏上緬甸;2015年跟隨喬治歐威爾的殖民警察駐點,超過2000公里的南北縱走路線,從卡薩到毛探棉,尋找喬治,和壓抑、螫痛靈魂的殖民地與現代緬甸。 我閱讀、旅行、觀察、思考、對談和書寫,期許自己以行動實踐與印證知識。)

2011年結束軍人統治的緬甸,於今日11月8日改選上、下議院與地方議會,這是自1990年那場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簡稱NLD)大幅勝選,卻不被軍政府承認後,該政黨25年來首度參與全面改選議會的大選。

而長期與軍政府對抗、爭取人權、主張建立民主體制的NLD,繼2012年於中央與地方議員的補選中,獲得超過65%以上的支持率,翁山蘇姬也順利進入國會;與之對抗的是當前執政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採取緬甸式社會主義路線,強力推動經濟發展。而兩黨歧異的路線,於11月8日的今日大選各自爭取民眾支持。

緬甸近年來加速經濟開放、鬆綁部分言論、出版、網路與集會遊行管制,這曾是二戰後最繁榮的經濟體正快速地追趕世界,選舉對其造成的強大衝擊,值得我們觀察這離台灣很近,對國人卻很陌生的國家。

緬甸正站在國家路線轉型的路口,本文先行彙整該國選舉體制與當前政治勢力分布,簡介過去軍政府如何以粗糙的統治手法、操弄選舉與憲法制訂來維護統治權,與在野黨及民眾發起的抗爭行動;最後將分析自2011年改革開放後,執政黨採取緬甸式的社會主義路線與在野黨長期爭取的民主體制,將對今年議會大選、2016年總統選舉,以及緬甸未來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Photo Credit:Gzooh CC BY 2.0

Photo Credit:Gzooh CC BY 2.0

2015年國會大選

2008年通過的緬甸憲法規定,上議院(民族院,Amyotha Hluttaw)須由總席次224席提供56席、下議院(人民院,Pyithu Hluttaw)的440席中的110席,即各四分之一為軍方名額,以保障當時制訂憲法的軍政府統治權。因此扣除軍方名額,11月8日上、下議院將各選出168席與330席國會議員,共498席。

目前國會主要政黨與勢力席次分布

e59c96e78987-1

緬甸國會主要政黨與勢力席次分布。(Source: Wikipedia)

上議院224席:軍方56席,執政黨(鞏發黨)129席,NLD 4席。

下議院440席:軍方110席,執政黨(鞏發黨)212席,NLD 37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8888民主運動與1990年不被承認的勝選

1988年的民主運動起源於掌權之奈溫將軍的新貨幣政策,其迷信「9」為幸運數字,故只保留市面上流通的45元和90元面額的貨幣,其他不能被9整除的鈔票都被廢止流通,導致學費與物價高漲,引發學生抗議。

抗議行動很快蔓延全國,在8月8日達到高點,50萬人走上仰光街頭,故稱「8888民主運動」。數日後政府採取軍事血腥鎮壓,當時在仰光醫院照顧病母的翁山蘇姬,以國父之女的身分被推舉為反對陣營領袖,成立NLD。於同月26日在仰光重要地標大金塔向民眾演說,宣示爭取民主與人權,並投入1990年的議會選舉。

但軍政府為阻擋NLD與民眾爭取民主體制與公平選舉,於1989年7月20日起軟禁翁山蘇姬,反對派人士遭追捕下獄,或流亡山區及泰緬邊界,與少數民族反抗軍結合。

無法參與1990年選舉的NLD,在緬甸第一次多黨參選的國會選舉中,仍獲得52.5%的得票率,取得上下議院492個席次中的392個,而軍方支持的民族團結黨雖然獲得了僅次於NLD的選票(佔總票數的21%),卻只獲得10個議席,名列各黨中的第四位。

但軍政府不承認此次選舉結果,仍持續執政,以更高壓集權的手段統治緬甸。

Photo Credit:Soe Lin CC BY 2.0

仰光重要地標大金塔。Photo Credit:Soe Lin CC BY 2.0

充滿爭議的2010年國會與地方議會選舉

2010年緬甸依據2008年的新憲法舉行全國大選,並宣示軍政府將向新政府移交國家權力。而軍政府卻以種種粗糙手法阻擾選舉,包括認定NLD為非法組織,禁止其參選,並持續軟禁翁山蘇姬。因此,這場選舉在國內外備受批評,被指普遍存在舞弊行為。最終,鞏發黨在上、下議院分別獲得259席與129席,成為第一大黨。

2012年國會與地方議會補選

2012年緬甸舉行議會補選,全國共有17個政黨的160名候選人,角逐45個國會與地方議會席次,而翁山蘇姬領導的NLD,在此次補選中贏得下議院37席、上議院4席、地方議會2席,共43席。成為緬甸第二大政黨與最大在野黨,翁山蘇姬本人也成為國會議員。

2016年翁山蘇姬會當選總統嗎?不會。

緬甸總統由間接選舉產生,分別由上、下議院代表、軍方代表各推選一合格人選,再由全體議員投票,最高票者當選總統,其餘二位為副總統。

而緬甸憲法規定,總統候選人的配偶或直系血親有外國籍者,不得擔任總統候選人,此即為翁山蘇姬條款。翁山的英籍丈夫已經過世,兩個兒子也被緬甸政府註銷護照,而持英國護照,必須修憲,才能廢除該條款。

但重大修憲案必須通過國會75%門檻,而軍方就佔了25%。雖然協調後下降至70%,但以NLD所佔少數席次,再加上軍方代表行使實質否決權,修憲案並未在今年6月通過,因此翁山蘇姬角逐2016年總統大位的機會,確定落空。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