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是童話經典,但你知道裡面藏了多少只有「愛麗絲」們懂的哏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故事的原型,《愛麗絲的地底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最初的目標觀眾只有三位:包括與主角同名的愛麗絲‧禮德爾(Alice Liddell)與她的兩位姊妹。
卡羅最初替繪製愛吃了寫著「吃我」蛋糕的愛麗絲而脖子拉長後的模樣。.(照片由大英圖書館提供)
而最重要的, 《愛麗絲的地底冒險》 與成品的預設觀眾完全不同。故事原先純粹只是作為禮德爾姊妹的消遣,因此許多譬喻對現代讀者而言,可能會讀來突兀怪異,但對禮德爾姊妹們卻是愉快又狡猾的笑點。
舉例來說,任何人讀到假龜(Mock Turtle)回憶他在學校的「慢話老師」是一條鰻魚,教導他「慢吞吞」(Drawling)、伸展(Stretching)和圓狀昏倒(Fainting in Coils)的時候,有可能會吃吃地笑,但只有禮德爾姊妹會知道,鰻魚指的是她們的畫畫老師,也就是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他又高又瘦,長的實在和鰻魚相似,而約翰‧羅斯金就是教導她們畫畫(drawing),素描(sketching)和油彩繪畫(painting in oils)。

左:約翰‧羅斯金;右:鰻魚。Photo Credit:wikipedia
以及故事中遇到地杜杜鳥(Dodo),女孩們也許能認出杜杜鳥所指的是誰:正是路易斯·卡羅本人。
卡羅之所以會選擇杜杜鳥,是因為他患有口吃,偶爾會將自己的姓氏念成:「道道,道奇森。」而渡渡鳥的同伴:鴨子、鸚鵡和小鷹也各自代表卡羅當初說故事時的同船乘客:友人魯賓遜‧達克沃斯(Robinson Duckworth)和愛麗絲的姐妹蘿禮娜(鸚鵡 ,Lorina 〔Lory〕)和伊迪絲(小鷹,Edith 〔Eaglet〕)。
而在睡鼠(Dormouse)的故事中,蘿禮娜、伊迪絲和愛麗絲也以生活在糖漿井(treacle-well)的三姐妹姿態重新出現,囉嗦的老鼠或許代表的便是瑪麗· 普里克特(Mary Prickett),禮德爾姊妹的家庭教師。
至於是誰啟發卡羅塑造瘋帽匠,仍有不少爭議 。有一陣子,大家認為瘋帽匠 – 或至少,坦尼爾的插圖看似如此 – 的原型是提阿‧卡特(Theophilus Carter)。卡特是牛津鎮的櫥櫃製造商,也是會將使用者豪不客氣地丟到地上的「鬧鐘床」的發明人。
這項假設是以1930年代—也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後六十年—倫敦泰唔士報(Times of London)所刊載的內容作為基礎,由於用瘋錶匠作為瘋帽匠的原型實在太合理了,因此無人查證。遺憾的是,並沒有證據足以證明卡特與卡蘿,或卡特與愛麗絲‧禮德爾間的關係,更沒有證據證明卡特真的打造過鬧鐘床。
也許更有可能的推測是,瘋帽匠的原型是雜貨商托馬斯·蘭德爾(Thomas Randall),也就是日後的牛津鎮長,愛麗絲經常到他作客,偶爾蘭德爾還會允許愛麗絲遛遛他的愛犬魯佛(Rover)。

約翰‧坦尼爾(1832—1914)鉛筆素描的「越來越奇怪!」(Curiouser and curiouser), 1864-1865. (照片由Benjamin Gale夫婦提供。Steven H. Crossot所攝,版權歸摩根圖書館所有)
許多出現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詩句,對現代讀者而演或許只是單純的奇思妙想,但實際上,卻是對維多利亞時代學生必背的童謠進行擬諷。在書中,當愛麗絲朗誦《小鱷魚如何》(How Doth The Little Crocodile)時,她其實是在試著記得艾薩克·瓦茨(Isaac Watts)的《反對懶惰和胡鬧》(The Sluggard),這首崇尚道德的詩開頭是:「小蜜蜂忙進忙出/每個小時勤勞不休」,瓦茨的作品還有「 懶人」(The Sluggard),警告懶惰會帶來的危害,而在書中則被擬諷成「龍蝦之音」。
「威廉爸爸,你老了 」也是自羅伯特·騷塞(Robert Southey)的說教詩「安適的晚年及其取得方法 」(The Old Man’s Comforts And How He Gained Them)改編。而與威廉爸爸不同,騷塞詩中的老人並沒有倒立或把鰻魚頂在鼻尖,卻叫詩中年輕的發問者好好保持健康、多思考未來,以及把上帝放在心上。維加向我說明,禮德爾姐妹會比讀者對這類的笑話更加了解,因為她們對這類無趣的說教作品相當熟悉。
順帶一提,卡羅在《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延續了他個人的擬諷傳統,同時加入了他個人純粹的原創巧思,如「海象與木匠」(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只不過他這次模仿的對象有些曲高和寡。「黑線鱈的眼睛」(Haddocks’ Eyes)有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決心和獨立」(Resolution)的影子,也有湯瑪斯·莫爾(Thomas Moore)其中一首詩作 的音韻。
另一首詩則是模仿沃爾‧特斯科特爵士( Sir Walter Scott)的「邦尼鄧迪」(Bonnie Dundee)。儘管禮德爾姐妹們不會知道 「扎巴沃奇」(Jabberwocky)的起源,但卡羅的家人會明白。卡羅在寫出「扎巴沃奇」時還只是個青少年,在「扎巴沃奇」初次於雜誌發表時,旁邊還有卡羅的兄弟為他繪製的插圖。這首經過密語細心加密的詩,閱讀所需的文字密碼和書中蛋頭人(Humpty Dumpty)所提供的解釋相近。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