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總比不到好!金管會赴東南亞探路:「台灣經濟成長緩慢,須抓住亞洲成長機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間企業對前往東南亞亦十分積極,博客來總經理高明義表示,在香港圖書業績倍數成長後,計劃複製相同模式進軍澳門、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
隨著中國金融機構已在東南亞佈局多時,台灣金管會決定11月前往越南,12月赴印尼,與當地監理機構見面爭取簽訂監理合作備忘錄(MOU),鼓勵金融機構在當地發展與併購。
聯合報導,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台灣經濟成長緩慢,必須抓住亞洲成長機會」,亞洲GDP可望在2050年佔全球51%,身在亞洲的台灣金融機構應該要主動把握機會布局,拓展規模,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印尼、越南與緬甸等地都在其中,如要布局亞洲,會鼓勵金融機構採用併購方式。曾並以中信金併購日本東京之星為例,顯示選對時機與目標併購,會有利於併購方。
對於有金融業者嫌海外併購太貴,曾銘宗強調,「以後併購可能會更貴」,未來大陸金融機構若開始向亞洲併購,龐大勢力將會拉高亞洲金融機構併購金額,台灣金融機構難以比拚,「甚至可能被別人併」。
蘋果報導,曾銘宗更舉出3大原因,解釋打亞洲盃的重要性:
- 中國的金融機構沒有大幅去海外併購,目前少數在香港買證券,尤其沒有去東南亞去併購,但近一兩年就會去併購,若中國四大行出來買,價格會進一步拉升,屆時價格更高。
- 印尼和越南發展到某個程度,不賣了、要買也買不到,10月23日越南投資開發銀行來台設辦事處,之後會升格分行,連越南都走出來了,以後會有更多東南亞金融機構走出來。
- 若3~5年台資金融業不走出去,未來就沒有機會,要走出去亞洲真的要快,3~5年,中國出來買買輸人家,東南亞國家崛起買不到,還到台灣買。
而11日於吉隆坡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東協博覽會」(AEC+ EXPO),台灣也有外貿協會等10個會展單位參展,推廣台灣會展產業,中時報導,在台灣館中,運用Google Maps 36°環景影像,讓參觀者不用實際來台,即可透過線上觀看台北世貿一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高雄展覽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及高雄國際會議中心等,我國五大會展場館的內部實景。
天下報導,民間企業對前往東南亞亦十分積極,博客來總經理高明義表示,在香港圖書業績倍數成長後,計劃複製相同模式進軍澳門、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
而近年積極發展跨境交易的PChome,繼進軍美國、日本後,也將眼光轉往東南亞。董事長詹宏志在公開場合談及,首先進入的市場,預計是馬來西亞及越南,但PChome仍並未透露發展細節。
新聞來源:
- 《貿易》台灣館參加東協博覽會,深耕東南亞市場(中時)
- 助金融業打亞洲杯 金管會探路(聯合)
- 打亞洲盃很急! 曾銘宗年底再赴東南亞(蘋果)
- 台灣電商 跨海賣進東南亞(天下)
當個人化服務成為剛性需求 品牌如何利用CRM優化後疫情時代的商業模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隨著數位時代演變,個人化服務漸受各方企業重視,本文以數位CRM系統所衍生之各項服務為例,說明PChome如何將「MarTech」運用在個人化服務中,以及其所扮演的各種關鍵性角色。
隨著iOS14的社群隱私權政策改變,以往透過數位廣告帶來的流量紅利已隨之消退,追蹤用戶使用習慣與興趣所帶來的轉換率更是逐漸降低,加上疫情影響,線上消費數量暴增,消費者比以往更重視個人化服務,因此「再」數位化浪潮襲來,「MarTech」(科技行銷)儼然已成為品牌數位轉型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數位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統洞察消費者需求、立定行銷策略正是品牌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
以人為出發點:CRM成為科技化行銷的主要策略
過去大眾傳播式的集體宣傳在現在市場中已經逐漸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個人化的體驗。個人化體驗首先要獲得個人化的喜好,因此眾多品牌開始利用數位廣告、商務對話的方式獲取用戶的購物慾望清單,以及點數經濟刺激舊客回購,透過追蹤會員在網站上瀏覽、產生購買行為的行動軌跡,再搭配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推播內容再加以溝通,以此提升服務品質並深度經營顧客關係。而數位CRM系統則扮演著科技化行銷的主要策略,不僅能協助整合會員數據,更善加運用客戶標籤,傳遞精準的資訊,與消費者互動,提升「獲客」與「活客」的能力,建立忠誠度立足數位市場。
建立會員分級制度 打造精準個人化服務
數位CRM是打造顧客回流最佳的工具,不過要讓用戶長期買單,客製化的溝通模式與打造會員分級制度才能有效提升用戶黏著度。例如誠品以書店起家,目前也朝向複合式商場邁進,旗下事業版圖橫跨書店、文具店、電影院、旅館,甚至連生鮮超商、酒窖都有經營,也開始新增許多小規模的社區店;在電商方面,除了自有的誠品線上網站,也在其他電商開設主題館增加接觸點。誠品正在打造自己的生態圈,並努力運用數位足跡進行CRM策略應用,如將會員分卡分級,並給予高等級的會員不一樣的特級制度,但同時也為有特定偏好的會員設立不同的制度,像是針對購書會員推出「讀書人徽章」分級制度,有藝文活動也會優先讓高等級的讀書人先報名。
而PChome旗下的時尚選貨電商MiTCH攜手GoSky建立會員點數系統,利用Messenger Chatbot的功能打造數位會員卡,以簽到集點、兑禮、限時任務等誘因與用戶深度互動,創造每日簽到率81%的佳績。透過這樣的忠誠度計畫,企業更能區別用戶的使用頻率與黏著度,進而建立會員分級制度並精準溝通資訊。另外零售品牌全聯也攜手Appier運用AI技術整合線上線下的會員資料,並利用貼標技術辨別消費者輪廓,分析出會員曾搜尋、瀏覽的軌跡來量身打造客製化的專屬推薦商品。

消費型態轉變 透過生態圈落實CRM掌握會員輪廓
生態圈和全通路是許多零售商和電商目前都在深度經營的策略,為的都是收集更多的數據創造更個人化的體驗。例如誠品的會員制度不只是針對所有會員,還因應會員的消費習慣推出不同的方式和獎勵,讓消費者感到差異化,進而提升品牌黏著度。
電商品牌PChome 24h購物過去利用到貨服務以及不囉唆的退貨機制,作為培養客戶忠誠度的關鍵。他們也藉由完整化金流系統,建立了自己的P幣生態圈,透過完整的通路和支付系統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現在藉由數位CRM操作觀察到,對比2019-2020年到今年台灣疫情爆發後,全站消費活躍用戶從本來的25-54歲年齡層,擴增到18-24歲以及65歲以上,另外是熟齡女性用戶比起2019上半年有20%以上的成長,顯示出受疫情影響,整體消費型態的改變更是橫跨各世代族群。
懂得根據數據策略布局才是關鍵心法
針對消費需求的變化,PChome 24h購物進一步將四大主題會場結合時事及需求規劃選品,不論是居家上班上課所需的3C產品、或是照顧到想要培養居家儀式感之族群的電玩、書店、健身等品項,還有提前佈局宅家防疫被悶壞的心,規劃一系列夏季穿搭、防曬彩妝、露營用品等夏季出遊必備產品。
運用數位CRM進行策略行銷,有利於品牌活絡舊客以及帶動業績成長,如PChome 24h購物在22周年慶「狂樂收貨節」利用大數據撈出會員最感興趣的人氣品牌及集品類,進行每日換檔,抑或是看準低接觸外送商機,與foodpanda攜手推出在APP、網站購物消費滿$1即可獲得foodpanda新客5折券,串聯兩大平台資源,建立更大的用戶資料庫,為後疫時代帶來嶄新的商業模式。

除了推品策略,CRM也能有新玩法,PChome 24h購物22周年慶還推出「拉長音折扣賽」,串聯自有平台資源並結合IG濾鏡功能,在社群上與粉絲大玩挑戰任務,完成任務後透過IG Chatbot的行銷技術發送相對應的優惠折扣,而這樣透過開發互動濾鏡的遊戲方式不僅優化用戶的社群體驗,更透過CRM系統將用戶分級,依據達成任務的級距發送獎勵,成功觸動年輕族群,導入站內達成轉換。

Martech是許多企業、品牌在面對數位轉型時重要的行銷利器,其中CRM系統更是品牌與時俱進、端出更好的消費者服務所倚賴的重要工具,打造會員生態圈不僅能夠檢視會員服務的優劣並加以優化,建立會員忠誠度、使顧客不斷回購,更替平台帶入新契機的一大機會點。
本文章內容由「爆米花數位資訊」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