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是去立法院坐一坐,這次學運你可以從中學到的四件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HSiN1122 CC BY 2.0
隨著主力部隊離開議場,太陽花學運將從陣地固守戰轉變成野戰,會有什麼樣的發展,我實在無能預測。但望向過去的二十幾天,我認為有許多現象值得剛成年、才進入社會實踐的同學們參考。
你們不該只是去現場坐一坐,吃便當而已,也不該只是在網路上嘴砲助陣。你們可以仔細觀察、反省,並從中學到許多,這將遠比花同樣的時間蹲在學校裡學那些「什麼時候都可以學」的東西要有益。
一、媒體的重要性
網路媒體在這次事件中的地位太重要了。FB上懶人包與動員令的高速傳遞,PTT的即時訊息交換,是這次學運之所以能誕生的主力推手。
除了瞭解它們的威力,你也要瞭解到,如果這兩類媒介一旦被斷絕,會對言論自由造成多嚴重的傷害。相對來講,誰掌握了這兩個媒體,就會成為新的霸權,成為潛在、隱形的影響者。像FB選擇推送什麼訊息到你面前的運算機制,早已主宰許多商業數位資訊提供者的生死,你可以特別留意其之後的發展,觀察Facebook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意識型態掌控者。
另外,獨媒的全力相挺,也是非常重要的助力,甚至統媒的全力抹黑,也是學運之所以「旺」起來的原因。老人會蠢蠢的相信這些獨媒或統媒的資訊,但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同學並不會,他們能獨立思考,解構這些文本中隱含的想法。
他們會因為統媒的造假、抹黑而感到憤怒,越發確認自己的行為更是正確的、正義的,他們也不會被獨媒一捧就飛起來,而會在意這些支持訊息是否能真的傳達給外在的受眾。
部份媒體在「紙本」與「數位」出版上的立場差異也值得觀察:紙本給老人看、數位是給年輕人看的,所以紙本反學運,數位版反服貿。這種利益太過巨大,導致社方就算有特定立場,也不得不向市場屈服。是否這能夠解釋在「後服貿」的時代,台灣仍能保有出版自由?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二、政府之惡
政府在這次學運中一連串的失當舉措,讓大家看出政治的腐敗、空洞與簡單性。過去同學們都覺得政治很難、很專業、很老人,但這次自己居然能親手「造成政府很大的困擾」。
同學們可以在事件中看出立法部門的無能。過去大家只是在新聞上看看,但這次可以親自貼近、影響立法流程,許多人因此看出藍委的問題,包括完全不理會學生、只為特定利益集團服務,不敢面對事實,以及鏡頭前囂張,鏡頭外淑娜的特質。綠委也面臨另一類的困境,他們的領導中樞失能,無法有具體、快速的作為,常淪於學生出入的保鑣,無法發揮。雖然在最後幾天在擋委員會的門有派上點作用,但其效果和幾十個同學所能達成者差不多。
行政部門的惡更是鮮明。一再無視學生的要求(點雞腿飯你一直給排骨飯),惡意扭曲學生立場(指稱學生態度一直轉變),加上對於警方暴力的無視,要求宣傳機構與媒體對學運行動抹黑等等,這些同學都看在眼裡,大家很清楚,我不需多講。
但你們還是該注意一些「老人們」比較會在意的事。魏揚被逮,很快就被隨便聲請羈押,但也很快就被法院打槍。因為聲請羈押的是法務部下的地檢署,是會受到行政權影響的單位。他們送了一堆大便證據去法院,當然會被「最近常不鳥馬英九」的地院打槍。
為什麼他們會「明知故送」的送大便證據去?是受到誰的壓力?在行政院被爆頭的百姓那麼多,證據那麼明顯,為什麼查了兩週都還是查不出來?許多法學專長的老師已經在關心這事了,同學們不妨也注意一下。你看得越多,瞭解得越深刻,就越會肯定府方之惡。

Photo Credit: Eddy Huang CC BY SA 2.0
三、自己人有多強
同學們在行政能力的表現上,真是太可怕了,你們真是第一流的人材。雖然有些不太重要、大腦也不太好的老闆說不會聘你們,但許多捐款給學運、也親自到現場「巡田水」的新一代企業家與創業者們,對你們在組織與行動上的能力都大為激賞。
你們很快生出一個「政府」,有行政中樞、新聞局、網路局、軍隊、警察、財政部、經濟部、衛生福利部。這個政府的行政效率高,不但可以二十四小時運作,甚至在打下行政院的短短時間內,也建立了一個能夠運作,提供糧食(誰要吃你的太陽餅?),有效指揮的短命地方政府。你們在沒拿錢的狀況下都可以辦得這麼好,大你們一兩個世代的,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因為上一輩做不到,只會嘴炮,還領比你們高一截的薪水。現在的中華民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你們證明自己可以有敏銳的決策,足以和六七十歲老人鬥智十幾二十天。你們證明自己可以維持秩序、生產出文本、改善自我的體質。
但你們仍有一些缺失待改善、學習。為了戰鬥、保密需要,你們必須獨裁,你們必須要有社會階層,你們必須造神以凝聚人氣。如何讓這種短期需求不至於成為長期惡化的因子,是你們要思考的重點。許多政府單位之所以尾大不掉,辦事能力薄弱,其實是為了防弊,因此無法進取,並不是真的不行。你們正好是反例,更要小心這種集權體系會招來自相殘殺的惡果。
四、做對的事情,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
比較看看另一邊的力量、另一邊的人數、另一邊的辦事能力、另一邊的人員素質。你會發現做對的事情是不孤單的,朋友會越來越多,困難會一一解決,在道德上也能一再證成。
當你覺得另一邊實在是莫名奇妙:辦奇怪的活動、有奇怪的人、搞了一堆奇怪的東西,你就知道自己八成是站在正確的地方。他們言談越不合邏輯,行為有越多的錯謬,都像面鏡子一樣,反過來照應出你們的「真」(貼近事實)、「善」(集體行為的道德表現),甚至是「美」(連設計的東西都比較好看。我不是說人長得比較好看,雖然媒體效果好像是這樣。)
最新發展: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