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糧食全靠中國? 若明天「被斷糧」我們還剩下甚麼?

香港糧食全靠中國? 若明天「被斷糧」我們還剩下甚麼?
灣仔,1995年11月28日|Macduff Everton/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不是中央照顧你們,香港早就完蛋了」,是中國養活了香港嗎?

2016圖/文:Brian Leung

近日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發表《香港青年時代宣言》,提出香港獨立想像,引來當權者四出抨擊。李嘉誠和李國章都批評港獨是不設實際,李國章更反問港獨後的「食水糧食邊度嚟」。這問題問得真合時,或許是時候盤點一下香港的食物來源。

在Google搜索「香港食物來源」,首條鏈結就有答案(政府說法):

本港食物供應的常見問題(食物安全中心,2011)

本港食物供應的常見問題(食物安全中心,2011)

似乎香港若不靠祖國,應該會「無啖好食」,但上述資料略為簡陋,而且是2010年的數據,要更能反映現況,唯有再找數據參考。

先來看看食米,根據工業貿易署食米入口資料,扣除轉口貨品後,截至2016年2月29日,約60%食米來自泰國,27%來自越南。中國、美國、澳洲的食米加起來僅有一成。看來中國「斷糧」後,香港人還有飯開,「豉油撈飯」亦不成問題,因豉油大都是本土製造,更在海外大受歡迎,出口到英美各地。

另外,政府統計處每月都會出版《香港商品貿易統計》,分有「進口」及「港產品出口及轉口」兩冊。報告長達300多頁,列載該月份及截至該月份的年度累積貿易統計數字,並按貨品項目及國家/地區分類,巨細無遺。我們參考2015年12月份的報告,把新鮮、急涷、冰鮮、冷藏及加工食品都一併計算,試圖從貿易數字中找答案。

不過,商品貿易統計中的進口貨物不一定會在香港使用,亦包括了轉口貨物的數字。故此,若要計算淨食物進口比例,得先減去轉口數字。惜轉口數字只以貨物目的地分類,而沒有根據進口來源分類,所以不能直接把兩組數字相減。

所以我們唯有「讓半球」:假設所有從中國內地進口的食物都會在香港消耗,不會再轉到其他地區,避免低估中國的進口貨量。
所用數式為:從中國內地淨進口比例 = 從中國內地進口貨量 /(整體進口貨量 – 整體轉口貨量)

2015年,香港從中國內地進口了99.5%(約158萬隻)活豬,剩下的0.5%來自台灣,本地豬場每天供應不足1%活豬。不過,香港人多數食的冰鮮及冷藏豬肉,大多來自巴西、德國、荷蘭、美國等地。把活豬(以每頭重110公斤計)、豬肉、豬內臟、火腿和五花腩等細項都加起來,中國供港豬肉只佔約44%供應。

香港所有中國活牛均由內地進口,並由五豐行壟斷。把往年的新鮮牛肉的消耗量與活牛進口數目相除,再計算2015年進口活牛的重量,得出供港活牛只佔總進口量2%。如把所有牛肉製品(包括內臟、加工製品等)一併計算的話,牛肉主要從巴西和美國進口,中國的僅佔4%,與想像大相逕庭。

因中國多個省市先後爆發禽流感,故當地檢驗檢疫部門對輸出活雞採取審慎態度。現時供港的活雞主要是來自海南島的文昌雞,但供應時有時無。港人吃的活雞絕大部份都是土生土長的(2016年3月18日本地活雞供應為10328隻)。

進口方面,統計處把雞鴨鵝一併計算,全都以家禽作單位。香港從中國進口了逾168萬隻活家禽,當中分開兩種重量:185克或以下(以每隻重185克計),以及重過185克(以每隻重2公斤計),再與急凍切件家禽,及其內臟相加,美國和巴西的進口量都超過中國,進口活家禽只佔全部0.17%。

港人喜歡海鮮,供港活魚有65%貨值來自中國內地,這不包括其他新鮮、急凍、冷藏、經鹽醃的魚。至於港人至愛的三文魚(鮭魚),逾9成都是由挪威進口。

香港仔魚市場,2012年1月1日| John Alexander/robertharding/Corbis/達志影像

香港仔魚市場,2012年1月1日| John Alexander/robertharding/Corbis/達志影像

約92%供港蔬菜來自中國內地。水果方面,以重量計,美國是主要來源地,其次為中國內地和南非。其中有3成的橙是來自美國,而菲律賓佔約8成半供港香蕉。

統計處亦把不同禽鳥的蛋劃一統計,本港於2015年共進口逾23億隻帶殼鳥蛋,當中有約56%來自中國內地,其次是來自泰國及美國,各佔15%。

人要食,貓貓狗狗也要吃飽。過半數貓糧狗糧都由美國進口,而中國佔進口量14%。

事實上,這不只是個貿易問題,更關乎永續發展。在全球氣候變遷、人口增長、全球糧食供應錯配之下,世界各地有不少發達城市都會積極發展和保護本土農業,維持一定的糧食自給率,避免糧食價格操弄於進口商手中。以新鮮蔬菜供應為例,連只有香港面積3分2的新加坡,在2012年時的自給率為5%,更定下10%的目標 。相反香港連根本沒有自給率這個政策,推算的新鮮蔬菜自給率更由1985年的30%跌至2.3%。

「香港天然資源貧乏」是大家從小就被灌輸的概念,很多人都以為中國已壟斷香港大部份的食物進口。但數據吿訴我們,香港的食物是來自全世界,中國供應香港大部份新鮮豬肉、牛肉、活魚和蔬菜,但更多的食物來源是冰鮮、冷藏和經加工的食品。下次聽到「沒有中國,香港人飯都冇得食」或「香港的糧食全靠中國」之類的說話,記得回歸理性事實就可以了,魔鬼在細節,別人講你就信。

核稿編輯:周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