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民族主義、統一戰線和一國兩制:從中共「統戰」歷史看馬習會

民族主義、統一戰線和一國兩制:從中共「統戰」歷史看馬習會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共的統戰有其戰略思考,馬去會習,除了得到個人見到偶像的小確幸、喜不自勝之外,實在看不出對台灣有何重要的意義。

文:李達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一、什麼是統戰?統戰如何進行?

「統戰」一詞,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多數人對什麼是統戰?統戰工作如何進行?恐怕認識模糊。統戰是統一戰線(united front)的簡稱,又稱為「聯合戰線」,它最初引進到中國來時,多半稱為聯合戰線。本文在敘述上將兩個名詞並用。先談聯合戰線的理論源頭,以及它在中國最早的實踐。

聯合戰線的概念是由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來的,他們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資產階級。列寧則將聯合戰線的理論付諸實踐,除了建立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聯盟外,並且進一步提出要和殖民地及落後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派結成臨時聯盟,以打倒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共產國際立即將聯合戰線策略引進中國,最初希望與國民黨建立黨外聯合形式的聯合戰線,但是被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嚴詞拒絕。孫只允許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服從國民黨,而不接受黨外聯合。共產國際為求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順利發展,不得不改弦易轍,要求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中共中央不敢違抗共產國際的命令,遵循其指示,採取黨內聯合的方式。這便是聯合戰線在中國的最早實踐。

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幫助國民黨改組,雖然使國民黨有如注入新血,氣象一新,但是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要為國民黨作嫁,替國民黨當「苦力」,而是從一開始便抱定要藉國民黨來壯大自己,發展無產階級革命。它表面上對國民黨員和社會大眾宣稱共產主義不適於中國,以釋除疑慮,私底下則汲汲於擴張勢力。

1922-1923年間,中共中央對黨員明白指示,要在國民黨內「保存我們的組織」,並且要「漸漸擴大我們的組織」,同時要「努力站在國民黨中心地位」。1925年更挑明了說,它把國民黨僅僅視為「一個重要工具」。這些都是中共中央的秘密文件,國民黨員無從知悉,甚至連黨內有哪些人是共產黨員都搞不清楚。

中共和蘇俄顧問在國民黨內採取聯合與分化的策略,將國民黨員分成左派、右派,其手段是聯合、扶植左派,打擊、排斥右派。這個策略要讓國民黨感覺中共是誠心協助國民革命,並且讓左派享受權力的滋味。他們扶植有「政治尤物」之稱的汪精衛為左派領袖,汪也確實與中共合作無間。

這種聯合分化策略,使國民黨內部產生矛盾,中共便利用這種矛盾來發展。它對聯合戰線策略的運用從一開始便得心應手,如果不是操之過急,讓新興的軍事領袖蔣介石警惕國民黨有被蘇聯顧問和中共黨員操控的危險,而發動中山艦事變,國民黨在1926年已落入中共手中。

聯合或聯盟其實都不是新的概念,人類歷史上早已出現,在我們生活的週遭也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聯合。不過,多數的聯合都是短暫性的,只有短期的目標,而且沒有政黨的直接操控。共產黨的聯合戰線則不同,它首先確立終極的目的是無產階級專政,聯合戰線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過程和手段。它將聯合戰線視為一種工作,對如何執行這項工作也有一套辦法,並且隨時因應情勢調整,但是總目標不變。

1926年中共中央發給黨員一本小冊子《我們今後怎樣工作》,告訴黨內同志說:「聯合戰線之意義,不但是要他們讓步向我們聯合,我們也不得不讓步向他們聯合。我們向他們讓步,自然是一個損失,然而如果我們有革命的計劃,在革命進行過程中,為革命進行而讓步,為擴大及鞏固革命的群眾勢力而讓步,這便是有價值的讓步,不算是損失。」這是聯合戰線的重要精義之一。

中山艦事件後,共產國際決定對蔣介石讓步,便是體現這個思惟,他們稱之為「戰略性的撤退」,其原因是盱衡情勢,若與蔣硬幹將陷於不利,因此暫時退卻,「以便贏得時間和做好準備除掉這位將軍」。

共產黨的聯合戰線,不是只以國民黨為進行的對象,同時也深入社會群眾。它認為聯合戰線必須是群眾的,在工人革命階段,為了避免工人陷於孤立的危險,必須替他們尋找同盟者,建立工農商學聯合戰線。他們成立各種團體,藉以在群眾中發展勢力。1920年代以後,中國社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團體,如各界對外協會、農工商學聯合會、國民會議促進會、雪恥會、救國會等等,表面上看來是單純的社會團體,有許多其實都由中共在背後操控。中共以各種社會團體做掩護,進行統戰工作。

毛澤東曾經說:「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可以說是三大法寶中最重要的一個。中共不僅在革命的過程中依賴統一戰線,建國以後仍將它視為法寶。舉個例說,1950年代成立的工商業聯合會,便是統戰組織,負有對工商界統戰的任務。

我們可以相信,現在中國大陸的台商協會也是中共對台商進行統戰的組織。中共的統戰工作滲入各團體,透過各團體,黨的力量可以滲入社會各個層面,統戰其實是構築極權政治的要素和手段。在全世界都認為中共已是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時,中共還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其部分理由在此。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二、民族主義是中共統戰最重要的工具

統一戰線的實際運用,是極為複雜而且多層面的。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目標不同,社會上不同行業的人彼此利害不同,究竟要如何將他們聯合起來構成同一戰線呢?很重要的一個方式,便是提出一個概括而模糊的口號,做為統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