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遣返中國異議人士 人權組織:他們將受到酷刑的待遇

泰國遣返中國異議人士 人權組織:他們將受到酷刑的待遇
圖為資料照片。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特赦表示,他們兩人被遣返回中國後,可能「面臨被酷刑折磨的巨大風險,還可能在中國遭遇不公平的審判。」

新聞整理:Eric Wong

泰國:遣返中國異議人士 聯合國及人權組織抨擊

11月14、15日,泰國遣返兩名中國異議人士的行為,受到聯合國的強烈批評,表示:「這一行動令人非常失望,突顯了泰國法律中,有關適當對待有必要獲得國際保護人士的規定與現實間的距離。」

目前聯合國沒有透露這兩名中國異議人士的身份,但外界認為這位異議分子為‎董廣平和姜野飛,而他們已有具難民資格,並獲准安置到第三國。根據人權組織「國際特赦」( Amnesty International),姜野飛是因批評北京處理2008年汶川地震被中國當局兩度逮捕,董廣平則是參加紀念1989年天安門事件受害者被捕入獄10個月。兩人隨後與家人一同抵達泰國。

2015年7月,泰國不顧人權組織的呼籲,遣返了100多名維吾爾穆斯林回中國,而這被認為是8月中旬泰國首都曼谷市中心炸彈襲擊的可能動機。

國際特赦表示,他們兩人被遣返回中國後,可能「面臨被酷刑折磨的巨大風險,還可能在中國遭遇不公平的審判。」

美國之音報導,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索菲亞.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在泰國政府被明確告知他們為難民後,仍強行遣返這兩名人權活動人士,使他們置於危險之中,即殘酷也非法,這種行為完全違背了帕拉育在聯合國大會上所作出維護人權的承諾。

(相關新聞:遣返百名維吾爾人回中國、土耳其 泰國駐土領館被砸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緬甸:政府取消果敢自治區的軍事管制

緬甸總統府於11月18日通過官方媒體刊登總統登盛簽署的總統令,宣佈緬甸政府取消對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Kokang)的軍事管制。

據新華網報道,取消果敢地區軍事管制的總統令自11月17日起生效,內容表示,鑒於果敢地區已回歸正常的管理和法律秩序,村莊也恢復安寧,因此取消軍事管制。

2015年2月9日,果敢地區發生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與緬甸政府軍間的衝突,事態日益嚴重,衝突持續數月,雙方均有人員傷亡。緬甸政府並於2月17日,宣佈果敢地區進入緊急狀態,軍事接管當地一切權力。

此後,緬甸政府分別於5月、8月兩次延長軍事管制90天。

鑑於緬甸即將舉辦大選,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於6月份時曾單方面的宣布停火。不過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並未包括在10月15日和8個武裝團體簽署的停火協議內。

(相關新聞:願邊境戰火就此平息!緬甸政府與八個叛軍團體簽停火協議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越南:國會議員指責總理 經濟過於依賴中國有礙南海主權的維護

越南總理阮晉勇於11月18日表示,將努力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但同時也會維護在南海的主權。

阮晉勇向國會表示:「我們全心全力鞏固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以及各方面的互惠合作和互相發展。同時要強調,我們決意維護獨立自主、領土主權和國家利益,特別是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另一方面,胡志明市的國會議員張忠義(Truong Trong Nghia)則於17日指責總理阮晉勇,稱越南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且強調越南不應向中國借款,因這只會使越南在南海爭議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河內期間,跟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2億美元的貸款協議,期限為五年,而中國還向越南提供價值超過4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協助在河內修建一座高架鐵路工程。

除了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外,越南和菲律賓近期也簽署一項加深軍事聯繫和海事合作的戰略夥伴關係協定。

至於美國,則宣佈為東南亞的盟國和夥伴,提供最高達2億5千9百萬美元的海事安全援助計劃,對越南則將提供4千萬美元。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