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寶媽」飛機產子事件:什麼是定錨寶寶?美國籍跟綠卡有什麼差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謹以此文來提供一些觀念的澄清,尤其是關於美國國籍的規定、屬地主義、國籍跟綠卡的差別。
文:陳志昇(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國際事務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執行編輯,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十月多以來,台灣婦女在華航飛機空中生子事件占據了媒體極大的版面,短短時間內,雙重國籍、飛航安全成為了街談巷議的話題,甚至,最近巴黎恐怖攻擊事件之後,關於「移民和其小孩們」的話題又再度引發熱議。
從10月8日空中生子事件被揭露之後,劇情超展開,由原本的溫馨話題,突然轉變成陰謀論,一堆爆料的出現,讓人對這起事件,不再霧裡看花,大家都在討論「美國定錨寶寶」(Anchor Baby)。許多人都很關心:該名婦女為何這麼做(少報懷孕週數)?小女嬰是否為美國人?接著,話題卻變成:美國是否值得移民?為什麼赴美生小孩這麼可惡?
對於懷孕超過32週婦女,以欺瞞的方式冒險登機,國人都相當的反彈,違反飛航規則與安全的行為,不應該被支持或縱容。而現在台灣社會有不少民眾,對於赴美生子,甚至是小孩有雙重國籍,抱持著厭惡或是仇視的態度,更有人開始發表「美國很糟糕,沒啥好移民」的想法,不少部落客與名人發表了許多批判性的文章。然而,比較值得探討的是,媒體炒作了近半個月,到底帶給大家什麼?除了謾罵當事人的行徑之外,我們還能夠思考什麼呢?
什麼是定錨寶寶(Anchor Baby)?
美國對於「定錨寶寶」的定義為,出生嬰兒的父母均沒有美國國籍,為了小孩獲得美國國籍,於是母親前往美國產子(女)。因為美國採取屬地主義(Jus soli),所以,孩子一旦在美國的領土或是屬地出生,立刻可以獲得美國國籍,也就是所謂的出生公民權(Birthright Citizenship)。定錨寶寶的誕生,猶如替直系血親或是兄弟姊妹拋下了一個錨在美國,一旦孩子到了21歲之後,就可以替這些親人申請綠卡(具有永久居留權,但並非公民權)。
這位嚴重違反飛航規定的婦女,是否原本想要利用她所生的三個美國孩子,將來幫她與家人申請美國居留身分,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推測的是,她是有計畫性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搭機赴美產子(女)。飛機上生產,並非不可測的意外,而是欺瞞計畫失敗,東窗事發的結果。
什麼是「屬地主義」?
為什麼美國要採取「屬地主義」的國籍規定呢?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給予美國出生者國籍,這是源自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了保障被販賣至美國的黑奴下一代的人權。所以,幾乎所有的在美國領土或是屬地出生的人,都可以獲得美國國籍。不過,也有少數例外的情況,例如,如果是因為戰爭引渡到美國的戰犯,其出生在美國的子女,並不能給予美國籍;其次,駐美的外交人員,其子女可以合法出生在美國的領土,但是,也不給予美國國籍。
台灣的外交官狀況較特別,因為在法律上美國從1979年斷交之後就不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還特別立了「台灣關係法」,將中華民國/台灣視為政治實體,雙邊的關係透過「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來代表美國一方,而非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院」。
我國駐美外交人員在美國的待遇、法律適用範圍,都是外交人員一步一步去爭取、去談出來的,目前是享有「絕大多數」比照其他國家外交人員的待遇,但因為美國官方不能正式承認我們的「外交人員」是跟其他國家一樣的「外交人員」,所以我們的駐外人員並非全盤適用美方對外交官的待遇。在出生規定上面即是如此,目前美國沒有規定台灣的外交官或眷屬生小孩不能拿美國籍。
至於台灣本身的國籍法,主要是採取屬人主義(Jus sanguinis)。父母其中一方是台灣人,孩子自然就會有台灣的國籍,在國外生產的話,只要回台後到戶政單位報戶口即可取得中華民國的公民身份。不過,若孩子的父母不詳,或者是父母都沒有國籍的狀況下,若小孩在台灣出生,則可以取得我國的國籍。
不過,問題來了,在空中產子到底國籍要怎麼認定呢?
空中生產的認定
小嬰兒的國籍牽涉到我國與美國的兩種國籍法規相關規定。在國際法上的認定,航空飛行器的註冊國家,擁有對該航空器或船艦上發生事物的專屬管轄權。在華航飛機上面出生的小孩,因為其父母都是台灣人,所以取得台灣的國籍並無問題。
重點是,美國對於空中生產有什麼規定呢?那要看小孩出生的當下,是否已經進入了美國的領空。國際法上對「領土」的定義是包括陸地的上與下延伸:底土是國土,上空也是國土(再加上各國所主張的「領海」及其上下延伸)。因此,只要飛機飛進了美國領空(領海上空),那麼也就是在美國領土內了。
從新聞上看來,該名空中出生的小孩,已經獲得美國的國籍,可見出生當時飛機已進入美國的領空。雖然我們都不贊成這樣離譜且高風險的行為,不過孩子的美國國籍是受美國法律所保障,不會因為孩子母親遭遣返而有所改變。

Photo Credit: Jeff Sandquist @ Flickr CC By 2.0
美國「國籍」跟「綠卡」的差別?
在一系列的密集報導後,那名機上生子的婦女,早已成為了獵殺女巫的對象,連曾經貼文發表類似經驗的其他美國寶寶媽媽(簡稱「美寶媽」),都遭到洗版或是騷擾。仇視赴美生子的民眾,表達的言論,有下列幾種有趣的類別。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