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勝文的廣告行銷手法,多少也能看出他的執政效果

從連勝文的廣告行銷手法,多少也能看出他的執政效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即使不考量政治,連勝文的這一系列宣傳都可以教我們很多在商業和行銷上的事,我始終不瞭解有著廣告大師和著名公關公司資源的他,在那麼基本的行銷上為何會這樣處理。

Photo Credit: 連勝文FB粉絲專頁

國民黨台北市長的政策說明會在昨天告一段落,有人激昂的發表政見,有人平靜的述說政見,也有人不談政見只揮舞著雙拳大喊。政見一旦提出,也就得接受大家的檢驗,有人說沒有錢沒有辦法都更,有人說把市政府搬來搬去是一種浪費,等等等等。

每個人的政策互有高低各有考量,這本是正常的,然而真正提起我興趣的,是在每場政策說明會裡,連勝文都提到一個他身為企業家要「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的理念。然而,身為一個學行銷的人,這句話和他最近的宣傳策略相比較,卻讓我有點摸不著頭緒。

我必須要講,當連勝文一開始推出所謂「大艦隊」的時候,我真的覺得非常驚豔,有懂市政的歐晉德、有教演說的游梓翔等等,氣勢十足令人期待萬分。然而在他正式宣布參選之後,連的幕僚竟開始連連出包,不論是報錯祖先名字、帝寶事件的回應、捷運宣傳還有一些爭議性政策等等,使他的支持度不停下降,批評聲浪不斷。

一直到前陣子聽說他要開始做廣告了,想說有那位我兒時就夢想能為他做事,曾打造著名廣告安泰人壽死神篇和其他眾多經典的鬼才徐一鳴在「艦隊」裡,應該可以看到很多驚艷的作品。然而除了領頭那個看著國民黨徽的平面廣告稍有新意外,之後的作品不論是血管或是心臟,電視的平面的,在我看來比較保守的說法是平淡無奇,或是如我朋友所言:好醜。(補充:發佈後經網友指正,除了「黨徽篇」和「把圓做大篇」之外,其他廣告皆非徐一鳴之作品)(謝天謝地)

政見有問題,見仁見智;畫面不好看,個人觀感。但行銷上的安排和規劃,就可以很客觀的評論了。

作者提供

前些日子連勝文花大錢買下四大報頭版和台北市各地的許多大塊戶外版面,刊登了那個備受討論的「兩顆心臟」宣傳他的政策主軸,有人說他的廣告像是隱形眼鏡廣告,也有人說像是精品廣告,這我都不談。當時讓我皺起眉頭的是廣告版面的角落有一個小放大鏡,旁邊寫著「新視野」,典型的關鍵字搜尋操作,然而當下我憂心的是用這樣常見的詞做關鍵字搜尋,是否真的可以達到效果?

原本我以為以他們的財力和操作經驗,應該可以衝高他們的網站流量,讓人們搜尋「新視野」的時候可以找到他們,然而我回到家發現不管用Google用Yahoo甚至是Facebook,搜尋「新視野」出來的都是LED字幕機或行銷公司的資訊,就是沒有連勝文。

newvision

我和一些朋友討論這件事,他們試了試,發現也是相同的結果,直到有個朋友在Google搜尋結果頁面上一小塊淺黃色底圖上發現了可以連到他們競選網站的廣告。原來,是因為我用AdBlock把廣告擋住了所以看不到,也原來,他們是打廣告來希望我們去點他們的廣告

或許是因為我出身平凡思維狹隘,但就我所知網路行銷最大的一個特性,就是「網路是免費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小企業或學生作品投入那麼多資源在網路上,因為可以用幾乎為零的成本達到很大的效果,一如連勝文自己說的「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然而從他的實際操作手法來看,他先花大錢買好幾天四大報頭版,在好地段做大型戶外看板,在好時段播TVC,即使花了一天五百萬讓人家知道了,想要進一步搜尋他的資訊時,連陣營還要多付一筆錢向Google買廣告才能讓我們找到他家的連結。

說是年輕人連結年輕人,但同樣是在網路行銷這一塊,年紀長連勝文將近兩輪的蘇貞昌操作起來就有聲有色,其實就連他自己都說很欣賞蘇之前的行銷手法。蘇貞昌在2010年競選台北市長時,不論是話題的營造、網路族群的連結動員等手法,一脈相傳到蔡英文選新北市長時用微電影等小成本但又能連結年輕族群的作法等等;甚至是馬英九在2012年的「台灣加油讚」都是政治行銷結合網路行銷的成功例子。當然對一個候選人的評判不能單從宣傳手法來看,然而見微知著,從一個人怎麼選、怎麼用人,多少也能看出一個人會怎麼執政。

即使不考量政治,連勝文的這一系列宣傳都可以教我們很多在商業和行銷上的事,我始終不瞭解有著廣告大師和著名公關公司資源的他,在那麼基本的行銷上會這樣處理,很多操作都可以用很簡單的手法達到更好的效果,真的,隨便問一個學過基本行銷的大學生都知道。

或許我們和他真的不一樣吧,我們大部分的案子都要能省則省壓低成本,反觀擁有豐沛預算與資源的他當然可以這樣砸錢做行銷。這確實是大手筆,是華麗是氣派,但是不是如他說的「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