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呂捷,知名補教歷史老師
說起魯蛇的鼻祖,首推韓信。秦末天下大亂,出生淮陰的韓信,因為從小生長在窮苦家庭,沒父沒母無兄無弟,每天帶著一根長劍跟一把簫在街上閒逛,套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小混混、七逃囝仔,更嚴格來講,就是具有攻擊性的遊民。韓信出生時機不好、家裡環境不好、連造型都不稱頭,可以說是整個魯到底了啊。
當年可沒有遊民之家喔,遊手好閒,沒有一技之長的韓信,混到後來連吃飯都成問題,靠著今天吃這家,明天吃那家的白吃白喝過日子,時日一久,就算是慈悲心腸的村長嫂也凍未條!這天看準他要上門,連碗筷都不擺上,年少氣盛的韓信,儘管平時神經大條,看到這個景象也老大不爽,不吃嗟來食,甩頭就走。
走沒多久來到溪邊,平時常給他點心的大嬸們還是挺熱情地把飯盒裡的飯菜拿給他充飢,他邊接過來邊滿懷感謝地說:「大姊,等我發達了,一定準備好酒好菜來報答您。」沒想到和善的大姊完全不給面子:「算了吧,你都過不了這時,我哪敢想你會有來日。」韓信忍住飢餓,連飯菜也不拿,面紅耳赤地低頭走了。
韓信的自尊心二度受到打擊,沒想到衰運會連莊,厄運真的不只一兩樁,街角等著他的是盤踞在街市,人稱「菜市仔口大摳ㄟ」的蔡興,一夥人等在那兒,「大摳興ㄚ」帶頭挑釁說:「你這個沒路用的咖小,別以為拿著一把破劍就可以假鬼假怪,中看不中用,有本事就來定孤支(一對一單挑)啦,不然⋯⋯」蔡興比了比胯下:「你從這裡鑽過去,我就饒你一命。」
韓信原本已經餓到不行,連站都站不穩。這時一被刺激,哪忍得下這口氣!男兒膝下有黃金啊!韓信脹紅著臉,額頭青筋暴跳,抓著劍柄,準備跟蔡興一決勝負,反正都已經窮途末路,為了一口氣,拚了啦!
眾人圍著呼叫吶喊,正等著看好戲的時候,原本劍拔弩張的態勢卻突然急轉直下。
韓信突然頓悟,正所謂:「俗辣枉做,性命枉顧。」他啪一聲跪倒在地,三步併兩步地爬了過去。所有人先是愣了幾秒,接著大笑如雷般爆了出來,毫不留情。
同學啊,你們以為這時候就是要戰才是勇者對吧!NO~NO~NO~匹夫之勇也是魯蛇的特徵,姑且不論韓信打不打得贏,要是不小心打到蔡興葛屁了,光是市場圍觀的民眾出庭作證,韓信這個牢勢必會做到屁股長瘡。而且古代「殺人者死」是鐵律啊!當年可沒有廢死聯盟喔,沉得住氣,這是韓信跳脫魯蛇的第一步。
韓信受胯下之辱,這個臉丟到幾千年後你們還在笑。但是從這天起,韓信認清自己只是橫走在市街上的俗仔,等人賞飯吃只有被羞辱的份。LP都鑽過了,還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糟糕的呢?他也接受自己是隻沒有資源、沒有依靠的魯蛇這個事實。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決定離鄉背井尋找飯票,希望有一天可以光榮返回來,大聲唱〈回鄉的我〉這樣。
在那個時代哪個地方絕對有飯吃呢?當然是當兵啊!
要從軍也要找個穩當一點的。韓信雖然悔悟了,但多少還是留有一點魯蛇心態,想想有地方包三餐就好,其他不用想太多。於是西瓜靠大邊,他投靠了項梁。結果在「定陶之役」的時候,項梁被他原本看不起的章邯打敗,人頭落地,項梁的侄子項羽因此取而代之,韓信也好狗運脫離了二等兵的角色,獲選為「執戟郎」,就是儀隊隊員啦!這時候的他更接近權力核心了,常常可以在大王眼皮底下走來走去。
力拔山兮的項羽在「鉅鹿之戰」闖入章邯手下強將的陣中,殺得血流成河,還逮捕王離、擊殺副將蘇角,報了叔父被殺的一箭之仇。最後收編了各路諸侯,聲勢如日中天。
韓信冷眼旁觀,看清了諸侯的各懷鬼胎,於是雞婆提醒項羽,不必再尋找秦軍的主力會戰,要抓緊時間避開秦軍,因為劉邦已經抄小路往關中去了。先前楚懷王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咸陽者就可以稱王,如果項羽不聽建議,一定會喪失先機。沒想到項羽整個在興頭上,一心只想與秦軍會戰,不接受韓信的建議。果不其然,劉邦率先入關。
最讓韓信對項羽絕望的是,項羽竟然還自稱西楚霸王,架空楚懷王為義帝,把他流放到湖南的小地方。韓信的忠告進不了項羽的耳,於是韓信最後做了決定,他要逃離楚營,夜奔到漢王劉邦的營區。記住,大公司再好,如果未來沒有發展性,那你一定要跳槽,千萬別抱持著魯蛇苟安養老的心態!
魯蛇韓信在漢營中不改其性,在軍中仍是夸夸其言,滔滔不絕地大放厥詞。其實韓信天生就有演講的才能,再加上在市井混久了,口才當然不輸人。他高談:「楚軍只是外強中乾,漢王雖然目前兵力不大,但未來一定有辦法爭霸天下。」這番謬論在他人眼中實屬牽強,但碰巧路邊經過一個蕭何,聽了以後驚為天人,要他夜裡到帳下說個分明。結果帳裡細聽果然有理,便決定推薦給劉邦,讓他到電視台,上CALL IN節目為政策辯論。
沒想到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劉邦還沒有召見韓信,也沒有發通告給他。性急的韓信老大不爽,於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又打算溜出漢營。二度跳槽的他這時有些徬徨,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正在三心兩意之時,後方傳來達達的馬蹄聲。韓信一驚,心想:「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逃兵!」萬一被抓到很可能會因為逃兵而斬立決!這該如何是好?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