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白領、藍領、僑生留台大鬆綁 總工會:政府也要解決台灣青年的失業率

白領、藍領、僑生留台大鬆綁 總工會:政府也要解決台灣青年的失業率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已在台灣居住16年的譚璧德表示,他認識許多人,目前雖在中國工作,心裡卻比較想待在台灣,不過問題在於「台灣沒有工作機會,或者即使有,薪水卻很微薄」。

12月2日行政院長毛治國今天主持專案會議,討論關於外籍人才留台議題,關於外籍白領及留台工作僑外生須在5百萬資本額、1千萬營業額公司工作的門檻取消,而針對外籍藍領勞工,凡工作滿9年就可申請轉為藍領技術人才。

聯合報導,勞動部表示,台灣因受高齡化、少子化影響,明年起,勞動市場一年將減少18-20萬工作者,加上每年還有2-3萬的本國白領外移工作,台灣再不想辦法留住專才與基層技術勞動力,將嚴重影響產業發展。

此次政策調整,參考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作法,解除目前僅以年資、薪資做為留才門檻,日後將綜合評鑑學歷、工作經驗、他國語言、專業能力及能否配合我產業政策等因素,實施「多元評點制」,只要是好人才就可留下,而為增加外籍白領專才來台工作誘因,新措施一併開放配偶、子女,只要同樣從事專門、技術性工作,免受年資、薪資規定,在台工作。

蘋果報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劉佳鈞舉例說,現在中國大陸淘寶網、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盛行,台灣如果有業者成立商務電子公司,但資本額偏低且尚未有營收,未來就可延攬在國外已開發數個App的外籍工程師來台工作。

至於強化在台讀書僑外生留台工作部分,劉佳鈞表示,2014年已實施僑外生留台工作評點制,目前約有5千人在台工作,人數增加,這次則取消雇主資本額、營業額的限制,並更進一步取消每年2500名配額,另外對沒有大學學位的高職建教僑生和海青班學員,目前每年約有2千人讀完書就一律要出境,這次也放寬讓他們可比照大學畢業生適用評點制,只要學經歷、語文能力及配合政府政策等評點達到60點,就可留台工作。國發會也建議薪資未來可納入僑外生留台工作的評點項目。

中央社報導,劉佳鈞表示,平均每年在台工作的專業外籍人士為2萬6000人至2萬9000人,現行規定企業聘雇外籍白領人士來台工作,有資本額與營業額限制,外籍人才須有2年工作經驗及新台幣4萬7971元薪資門檻,如今都會放寬。

此外,新制修正後,外籍藍領留台改採評點制,只要在台工作滿9年以上,就可申請評點轉為外籍藍領技術人才,替台灣留下「藍領階級士官長」。

中廣報導,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質疑,政府積極延攬外籍人才,很有可能排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所謂的評點制標準為何,也必須說清楚,才可能獲得支持。

戴國榮表示:「這樣的一個政策做了之後,真的有助於解決國內勞工藍領跟白領的問題嗎,這個部分勞工第一的要問這個;第二部分,我們問說,政府花這個時間在這個上面的時候,你為甚麼不去花更多時間來創造青年就業機會,來解決台灣青年的失業率,怎麼去培養這些專業人才啊。」

法緹姆在〈台灣除了人情味和風景好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吸引優秀移民的地方嗎?〉,提到一位在台居住16年的美國籍合夥律師譚璧德(Peter J. Dernbach)的說法:「台灣的進出口一直很活絡,但並未完全轉化在政府的移民政策上」:

譚璧德很肯定地說:「台灣若能開放移民,絕對可以成為亞洲的矽谷。」「為什麼?因為台灣是開放的民主國家,有言論自由,充滿多元化和合作機會。台灣是東北亞合作機會最多的地方。」

已在台灣居住16年的譚璧德表示,他認識許多人,目前雖在中國工作,心裡卻比較想待在台灣,不過問題在於「台灣沒有工作機會,或者即使有,薪水卻很微薄」。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