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動畫為何成功?因為這位日本人相信:「不可或缺的人才」只能靠自己培育

《火影忍者》動畫為何成功?因為這位日本人相信:「不可或缺的人才」只能靠自己培育
Photo Credit: Nurudin Jauhari@Flickr CC BY-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布川郁司,小丑社股份公司董事最高顧問╱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動畫協會理事長

「我做人坦率,有話直說,這就是我的忍道!」——摘自《火影忍者》,漩渦鳴人的台詞

06

「我做人坦率,有話直說,這就是我的忍道!」©岸本齊史 Scott /集英社、東京電視台、小丑社

動畫業界非常小,人才在其中頻繁流動。我本身在成立小丑社之前就待過七、八家公司。也有很多人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替不同公司工作,十分活躍。

流動性這麼高,背後有動畫師待遇並未得到改善的問題,但另一方面也呈現整個動畫業界都很會「喬」。若人才缺乏流動性、趨於僵化,能夠給社會帶來影響的作品,就不會一部部地誕生了。

又,在過去,挖角的狀況也很多。手塚治蟲大師成立蟲製作公司的時候,有很多東映動畫的人過來參與。小丑社成立時,也有很多龍之子製作的人跳槽過來。

只不過,這個經驗也很痛苦,就算業界人才流動頻繁,我還是不怎麼贊同「必要的工作人員,從別的公司拉來就好了」這想法。

「不可或缺的人才」靠自己培育

自小丑社成立以來,我就決定,支撐公司的「製作人」與推動現場工作的「製作進行」,這兩種人我絕對不從其他公司挖角過來。製作人要擔任決定企劃、把握原作等關乎經營主幹的部分,如果這個人突然不見了,對公司來說是攸關生死的問題;又,要是沒有了製作進行,工作現場就無法運轉了。

所以,我的信條是:這類「不可或缺的人才」,只能指望由自己的公司來培育。雖然花時間,但投資在人上頭就是這麼回事。

1980年代中,小丑社以《宇宙奇兵》與《忍者戰士飛影》這兩部作品挑戰機器人動畫,但做畫相當費事,比想像中更辛苦。

當時,我們心懷期待,運氣好的話,機器人動畫的訂單會一一到來,但很遺憾地,事與願違。

在這兩部作品中,小丑社方的製作擔當(譯註:負責管理「製作進行」的人。)是現任社長本間道幸。電視台的製作人曾向他追究責任,甚至叫他不要幹了。雖然當時我肯定他的能力,卻無法正面對抗電視台的製作人。所以,我對本間說:「雖然對你很過意不去,但你能不能暫時離開工作一下,可以去玩個一陣子。」

所以,有好一陣子,我沒讓他對外,只讓他做公司內部的工作。

本間是在《福星小子》走紅的那陣子以學生打工的身分,進公司來當製作進行,在某些地方會有點隨便,有時候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左耳進右耳出。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怎麼說,感覺上他就是當時時下年輕人的那種樣子。

本間當年在機械類的作品中嘗盡辛苦,但我也期待他有所成長。那是因為,動畫業界開始起了變化。

黃金三角的結束

到了1990年代中期,電視動畫的播出時段出現變化。在此之前,動畫節目在富士電視台占壓倒性多數,但時段安排已經改變,在黃金時段播出的動畫逐漸減少。這對小丑社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事件。曾於每週六傍晚六點半播放《幽遊白書》的富士電視台,自1988年《六小福》,直到1997年的《烈火之炎》為止,約有十年時間,這個時段播放的動畫都是我們做的。

當這樣的情況不再,它所代表的意義,可不單單只是常態性工作告一段落而已。

富士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曾經是這樣一個可以預期高收視率的時段。別家電視台的其他時間帶,又會吸引多少人氣?則是未知數。

又,富士電視台、讀廣、小丑社所形成的「三角」,在我長年的工作生涯當中,是某種理想的型態。這個三角崩潰了,就意味著必須從頭建立新人脈。

話雖如此,就算叫我去開發人脈,也已經行不通了。電視台也好,廣告代理商也好、出版社也好,全都已經世代交替了。小丑社也必須配合這個情勢,計畫讓自己回春才行。也就是說,整個公司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業務的體制才行。

在此之前,身為社長的我,下來處理行銷、企劃、工作人員的人選等,但這樣的作法有其極限。至少,「爭取企劃的行銷業務」必須交由下一個世代的人來負責,否則小丑社不會有未來。於是,我們便以處理公司內部工作的本間為中心,成立「企劃營業部」。我請他不用去考慮我所建立起來的讀廣、富士電視台、萬代等網絡,希望能開拓出屬於他自己的人脈。

付出時間終於大紅

從1990年代末起到2000年代初,我們做出《天才寶貝》、《幻夢遊戲》、《南海奇皇》、《閃電怪馬》、《幻想魔傳最遊記》等作品,接連大受歡迎。我想,我們能夠像這樣好好維持住製作生產線,也是多虧本間拚了命把節目一檔接一檔地做下去。《十二國記》的原作是小說,到現在,輕小說改編成動畫已經司空見慣,但在當時則非常少見,我們在劇本上花了許多時間,到了實際進入製作,時間已經相當緊迫,但評價很好。這部作品在NHK BS頻道上播放,粉絲層不限於小朋友,還擴展到成人。

就這樣,我們一面踏實地往前邁進,一面尋找哪裡有應該去攀登的高山。然後,我們終於抽到了大紅大紫的上上籤,就是2002年開始播出的《火影忍者》。

我們之所以能接到將《週刊少年Jump》人氣連載漫畫《火影忍者》改編成動畫的工作,是本間的功勞。

建立起紮實的人脈,強化與出版社之間的關係,然後在原作同樣在《Jump》上連載的《棋魂》呈現出實實在在的成果,使我們最後贏得大受歡迎的作品。

《火影忍者》的企劃決定的時候,正巧碰上我的母親過世,當時我在山形準備葬禮。葬禮後大家正在吃飯時,本間來了,他悄悄靠近我身邊,小聲告訴我:「拿到《火影忍者》了。」雖然,非常不檢點,我當時忍不住高興得喜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