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時報看什麼?洪崇晏遭記者公審、交通委員會決議 研擬ETC收回國有

懶人時報看什麼?洪崇晏遭記者公審、交通委員會決議 研擬ETC收回國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身記者會 洪崇晏遭記者公審

(新聞記者身兼PTT鄉民、檢察官,真的好棒棒。以下引述內文)

洪崇晏本人尚未收到任何檢調的通知,也不確定自己可能背負何罪名,卻有記者篤定對洪崇晏表示「你確定被列為首謀,而且你應該這禮拜就會被約談」,其他記者更指出他涉嫌聚眾、妨害公務以及侮辱公務員,詢問洪會承擔嗎?

洪說,「這個是我做的部份,我一定會承擔,聚眾的部分我也會承擔,但我要以承擔聚眾的責任來凸顯聚眾的荒謬性,因為真正聚集群眾的是中正一。但現在聚眾的定義很荒謬,就是有拿麥克風就叫聚眾,有站在前面講話就叫聚眾……」

記者A打斷他表示,「那個作法就叫作鼓譟,所以你是涉及鼓譟群眾,不是說你拿起那個麥克風。」也有記者質疑洪在現場,真的不是聚眾嗎?洪再度解釋,「5點30分的記者會和6點『路過』行動是截然不同,我有提醒大家公投盟還在立院靜坐,可以的話請回去陪他們。」記者B則追問「你也沒有離開啊?」

洪再度解釋他10分鐘前已在記者會上解釋的內容,「應該是說,記者會是我發起的,我有請大家離開了,我6點以後義務在現場組織和傳遞消息,如果這被視為是連續的話……」

這時候,記者C打斷他問,「你自己聽了會不會覺得很像狡辯?」洪回應說「我宣布記者會結束,這是很明確的事情,我不知道檢察官和法官會以什麼樣的判斷標準。」(懶人時報

許多市議員參選人大打「市長牌」

【市長與議員】

民進黨老人交棒,最近討論很熱。但是,除了公媽捨不得走,壞掉的是黨內文化與價值思維。

這張圖,某種程度上說明,為何除了極少數關心弱勢與社運的D黨民代,社會上已經難以辨識朝野兩黨。這些看板如果換成馬英九的頭,完全就是幾年前馬市長任內,K黨市議員的競選大頭貼,一點都沒有違和感。

在野黨選成這樣,只會越選越辛苦柳。

厚臉皮補一下,上週五的天下獨立評論「被學生巴頭之後──318運動給朝野政黨三堂課

第一課:不要錢的最貴,也最好用

第二課:無私的熱情,來自理念聚合與蹲點實作

第三課:覺醒的世代,不會回家洗洗睡(懶人時報

從連勝文的廣告行銷手法,多少也能看出他的執政效果

(目前看來,就只是一個會亂花錢的參選人。以下引述內文)

我和一些朋友討論這件事,他們試了試,發現也是相同的結果,直到有個朋友在Google搜尋結果頁面上一小塊淺黃色底圖上發現了可以連到他們競選網站的廣告。原來,是因為我用AdBlock把廣告擋住了所以看不到,也原來,他們是打廣告來希望我們去點他們的廣告。

或許是因為我出身平凡思維狹隘,但就我所知網路行銷最大的一個特性,就是「網路是免費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小企業或學生作品投入那麼多資源在網路上,因為可以用幾乎為零的成本達到很大的效果,一如連勝文自己說的「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率」。然而從他的實際操作手法來看,他先花大錢買好幾天四大報頭版,在好地段做大型戶外看板,在好時段播TVC,即使花了一天五百萬讓人家知道了,想要進一步搜尋他的資訊時,連陣營還要多付一筆錢向Google買廣告才能讓我們找到他家的連結。(懶人時報

蜜蜂大量死亡之謎…農藥害牠變笨

(蜜蜂大量消失之謎,順帶一提,聯合報系最近很努力將資訊視覺化,值得加分,只可惜政治立場太機車。以下引述內文)

蜜蜂大量死亡原因有解。台大組成跨領域研究小組歷經7年研究,終於破解蜜蜂大量死亡之謎。研究團隊發現,類尼古丁的農藥殺蟲劑益達胺,會造成工蜂中毒後沒有能力飛回;進一步追蹤發現,即使幼蜂是受到低劑量的農藥汙染,幼蜂中毒後雖然仍能順利長大,卻會喪失學習記憶能力,不僅變笨、不會採蜜,也飛不回來,最後導致整個蜂群生態崩壞。

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表示,益達胺是一種水溶性、系統性的農藥;經過實驗發現,一般蜜蜂採蜜後300秒內會飛回蜂巢,但餵食含有40ppb的益達胺糖水的蜜蜂,卻停下來不飛了,且用觸角不斷搔眼睛,似乎非常不舒服,但一段時間後又會飛回蜂巢;國外的許多研究也顯示,超過40ppb的益達胺就會使得蜜蜂不正常採蜜,劑量越高,中毒的蜜蜂越多,整個蜂群消失的數量也越多。(懶人時報

防警侵犯採訪權╱記者身分辨識 將制度化

(記者身分制度化,完全畫錯重點,且可能侵害新聞自由。以下引述內文)

國民黨市議員王正德則質疑,許多民眾拿著相機、手機就化身公民記者,標準何在?中正一分局分局長方仰寧表示,過去集遊都規劃媒體採訪區,三二三也有醫療站與律師團,只是這些潛規則沒有法制化,未來若有規範制度,也應有罰則。

導演李惠仁說,很多freelancer、紀錄片導演、公民記者不屬於任一家媒體,有權採訪,往後應可透過記者協會、工會認證。他說,時代已改變,如果拿手機採訪的不算公民記者,電視台那些翻拍YouTube的算不算記者?他舉例,三一八佔領立院行動,沒有電子媒體直播,反而是拿iPad、穿夾腳拖的公民記者報導,如果沒有他們,民眾不會得到第一手消息。(懶人時報

有人願意流自己的血來爭取人權,另一群人只在意他們沒禮貌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篇,請看看,謝謝。以下引述內文)

暴力抗爭是「抗爭者和代表國家的鎮壓者都有可能流血」;非暴力抗爭是「抗爭者自己可能會流血」。暴力抗爭是要讓國家直接付出慘痛代價;而非暴力抗爭,是讓抗爭者自己付出代價,期待能讓旁觀者覺醒,一起對抗國家。兩者的目的都是對抗不公不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