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禁入美國」川普狂言惹眾怒 白宮:沒資格當總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間批評此番言論屬於仇恨發言,也是顯示代表一個國家出現「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的徵兆。
自由報導,美國加州2日發生加州聖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攻擊案,一對穆斯林夫妻檔持槍濫射導致14人死亡,官方定調為恐怖攻擊,讓全美民眾人心惶惶。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6日也發表全國演說,指出恐怖威脅已進入新階段,矢言將動員一切力量摧毀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
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名列前茅的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7日在競選官網上發表聲明表示,最新民調顯示很多穆斯林對美國都懷有「仇恨」,在當局找到原因之前,應該保護人民免受這樣的危險,呼籲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直到我們國家的代表能弄清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川普認為,在釐清並了解問題及威脅之前,國家不能再成為那信仰聖戰者恐怖攻擊下的受害者,「這群人沒有理性、也不尊重人命。」
川普的競選總幹事李萬度斯基(Corey Lewandowski)還進一步指出,這項措施適用於所有穆斯林,包括移民和觀光客。這種極端言論過去都來自極右派仇恨團體,如今卻出於一位有可能成為主流政黨總統候選人的政客之口,顯示美國不同族裔間的互不信任非常嚴重。
中時報導,這不是川普第一次發表引起爭議的演說,今年11月他表示,如果當選美國總統,將會遣返所有敘利亞的難民,他還指責歐巴馬造成了敘利亞的危機以及民眾地獄般的生活。先前他稱墨西哥非法移民給美國帶來犯罪而受到強烈的批評。
自由報導,川普的離譜發言隨即引爆美國政壇和全球穆斯林強烈反彈。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痛批,川普所言已「完全違背我們身為美國人的價值」,並強調《美國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保障的宗教自由,以及美國穆斯林的「不凡貢獻」,要國人勿落入「伊斯蘭國」藉機炮製「美國與伊斯蘭間戰爭」的圈套。
中央社報導,白宮發言人厄內思特(Josh Earnest)8日表示,川普的選戰具有「垃圾箱歷史」的特性,以憤世嫉俗手法分化美國,製造恐懼感來建立支持度,他的言論不僅令人反感,也有害。川普已失去成為總統的資格,呼籲共和黨人立即擯棄川普。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在巴黎全球氣候高峰會場外表示,像川普這樣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談話,在對抗「伊斯蘭國」上不具建設性。
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強生(Jeh Johnson)8日接受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訪問時表示,川普言論不僅令人反感,也會危害國家安全,因為這將阻撓美國與穆斯林社區連接。強生也呼籲穆斯林,「海外的恐怖組織鎖定你們的社區,企圖讓你們的年輕人淪入暴力極端主義的陷阱。請協助我們來幫助你們阻止這類情況。」敦促美國民眾切勿詆毀穆斯林或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佛州聖彼德斯堡民主黨籍市長克里斯曼(Rick Kriseman)7日透過推特宣告:「不准川普踏入聖彼德斯堡,直到我們完全搞懂川普帶來的危險威脅。」一名住在蘇格蘭的英國人已發起反對川普入境的連署活動,只要10萬人附和,本案即可進入英國國會殿堂。
蘋果報導,美國《哈芬頓郵報》創辦人艾瑞安納哈芬頓(Arianna Huffington)7日指出,原本把川普的新聞從政治版放到娛樂版,現在相關新聞也不放在娛樂版了,「我們不會被作秀所矇騙。」
Earlier today, the candidate currently leading in the polls for the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nomination called for a “…
由 Arianna Huffington 貼上了 2015年12月7日
國際間批評此番言論屬於仇恨發言,也是顯示代表一個國家出現「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的徵兆。巴基斯坦伊斯蘭學者協會(Ulema Council)會長艾希拉斐(Tahir Ashrafi)也斥責川普鼓吹暴力,巴國知名人權女律師賈漢吉爾(Asma Jahangir)更說:「這番言論可笑到我甚至不想回應。」位於埃及的聯合國難民機構官員則憂心,事件會危及當前正在進行的難民安置協議的磋商。
中時報導,移民政策及法律專家對川普建議感震驚。紐約大學法律學院莫拉韋茨(Nancy Morawetz)指出,美國歷史上沒有基於宗教而禁止入境的先例。康乃爾大學移民事務權威勒爾(Stephen Yale-Loehr)表示,川普的主張不太可能在國會通過立法,即便通過,最高法院也將依憲法第14修正案的平等保護原則而廢止該法。
中時報導,川普的共和黨黨內同志也急忙撇清。聯邦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Paul Ryan)8日罕見的出面譴責指出,川普的言論不代表共和黨的立場,並抨擊該言論違反美國憲法。萊恩作為眾議院議長他極少就總統大選議題發表評論,但這次不得不跳出來:「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並不是保守派的立場,一些我們最好也是最大的同盟、一起對抗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的,就是穆斯林人士。」
也參加共和黨總統初選的前佛羅里達州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說,川普「精神錯亂」。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說,川普的主張基於偏見且造成分化。
Tell Donald Trump: Hate is not an American value.
由 Hillary Clinton 貼上了 2015年12月8日
自由報導,《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JK Rowling)8日在推特上貼出一篇關於川普的新聞,並留言說 「多麼恐怖的人,連佛地魔(Voldemort)都沒有川普這麼壞。」佛地魔是《哈利波特》故事中的頭號大反派,皮膚蒼白無比非常嚇人,且心地邪惡一直想殺害沒有純正巫師血統的人,剷除異己,最後被哈利波特擊敗死亡。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