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設計者中本哲史身份被揭?報導刊出後即遭搜屋

比特幣設計者中本哲史身份被揭?報導刊出後即遭搜屋
Photo Credit: Lucas Jackson / REUTER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比特幣(Bitcoin)的設計者中本哲史身份一向成謎,今日媒體《Wired》及《Gizmodo》各自發表了其調查報導,指中本哲史真身可能是來自澳洲的韋特。在報導刊出後幾小時,韋特在悉尼的住宅遭警方搜查,警方聲明指跟報導無關。

狄摩根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比特幣錢包公司C01n、比特幣交易公司Coin-Exch、比特幣銀行Denariuz。此外韋特名下亦有2部位列全球500大的超級電腦,稱為C01NSukuriputo Okane,前者於2015年11月全球排名17,韋特指這是私人公司擁有最強大的超級電腦。

比特幣背後的另一個人

一封洩漏的電郵內容顯示,2008年3月時,韋特曾向其朋友、電腦鑑證專家大衛·克萊曼(David Kleiman)透露關於比特幣的消息。內容提到他需要克萊曼協助編輯一篇「在今年內發表」的論文,以及他當時正研究「新形式的電子貨幣」,更出現「比特幣」一詞——在中本哲史的論文面世前半年。

韋特同時跟克萊曼說「我希望你能參與其中」,以及他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發放,需要克萊曼幫助,他亦表示需要「另一個版本的我」令這成品比他更好。克萊曼於2013年病逝。

克萊曼的前同事Patrick Paige表示,在克萊曼病逝後,韋特曾告訴他克萊曼創造了比特幣,後來又澄清他屬於創造比特幣的團隊。而在《Gizmodo》接觸及訪問後,Paige以電郵問韋特是否計劃發放任何關於克萊曼——以及他——參與開發比特幣的資訊。

「時機未到,我們正在研究的最後階段,我希望能夠在記者開始探索前就準備好發佈資訊。」韋特回應道,並補充︰「當一切公開時,絕對不會漏掉大衛(克萊曼)」。

過百萬比特幣

洩露的文件亦包含一份未完成的合約,關於韋特亦跟克萊曼在塞舌爾共和國——一個避稅天堂——成立了稱為「鬱金香」的信託基金,擁有約110萬個比特幣。合約中列出4條PGP加密匙,加上另一條未有列出、屬於不由韋特選擇的人,表明存取基金需要使用當中2條密匙。經搜尋發現,4條密匙之中1條屬於韋特、1條屬於克萊曼,餘下2條屬於中本哲史。

由於比特幣所有交易均公開驗證,因此很多研究比特幣的人早就留意到,有一批巨額比特幣一直未有交易。普遍估計這批比特幣屬於中本哲史本人,數量多達100萬比特幣(目前價值超過4億美元),跟信託基金的數額接近。

孰真孰假? 韋特遭搜屋

曾跟韋特和克萊曼合寫論文的電腦保安專家Shyaam Sundhar,懷疑他們是否參與創造了比特幣。他對記者說︰「我希望你說的只是謠言,因為我從沒聽過這些事跟他們有關」。

《紐約時報》記者Nathaniel Popper則指他在10月時收到電郵,意圖揭露中本哲史就是韋特,但他當時認不夠可信。他亦貼出了一則韋特在《亞馬遜》評論一本關於比特幣的書,不滿地提到「永遠假設SN(中本哲史)是美國人。對中本的分析總是那麼有限」。

英國《衛報》於《Wired》及《Gizmodo》的文章刊出後幾小時,便報導指韋特的家被澳洲警方搜查。警方的聲明表示,搜查乃協助稅務局進行,但跟指韋特是比特幣設計人的報導無關。路透社記者Jane Wardell則在Twitter上指,警察亦搜查了韋特的辦公室。

Photo Credit: David Gray / REUTERS

Photo Credit: David Gray / REUTERS

屋主Garry Hayres指3年前他開始租屋給韋特及其妻子華特斯(Ramona Watts),但只見過後者。他又稱半年前開始改為每月續租,並收到通知指他們會搬去倫敦,韋特先去華特斯隨後。這跟研討會上主持人稱韋特在倫敦吻合。

即使多項證據似乎顯示韋特就是中本哲史,《Wired》及《Gizmodo》所獲得的洩密文件真偽仍未能確定。而且上文提及的博客文章亦有可疑之處,因此有待事件進一步發展,才能確認今次報導是否像之前尋找中本哲史的嘗試般找錯了人。

20151215更新
韋特未必是中本哲史︰比特幣設計者是澳洲人? 新證據顯示這可能是場精心設計的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