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宗教多樣性指數,台灣排名第二、梵蒂岡墊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Yansen Sugiarto CC BY ND 2.0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提出的宗教與公眾生活計劃報告(Religion and Public Life Project),在全球宗教多樣性指數(Religion Diversity Index)最高的國家中,台灣名列第二。
高指數國家集中在東亞和西非 低指數國家落在中東北非
皮尤研究中心針對全球23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宗教多樣性指數統計,以全球六大宗教為統計基礎,包括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民間信仰,再加上其他宗教與獨立宗教等八個團體,統計2010年各國在這八個團體中的人數比例,比例越接近的,指數就越高。
屬於宗教多樣性指數偏高的群組有12個國家,其中六個為亞洲國家(新加坡、台灣、越南、南韓、中國和香港)。另外五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別是幾内亞比索、多哥、象牙海岸、貝南和莫三比克。剩下一個則是拉丁美洲國家蘇利南。
在歐洲、北美和中東北非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屬於指數高的群組。歐洲和北美屬於中等指數的群組,而拉丁美洲和中東北非則落在低指數群組。宗教多樣性指數最低的國家幾乎以伊斯蘭教國家為主,從北非的摩洛哥到中東,再跨到巴基斯坦;但指數名列232個國家和地區之末的是梵蒂岡,其指數為零。
新加坡指數最高 台灣位居第二
以宗教多樣性指數10分為滿分,其中指數最高的國家是拿到9分的新加坡,而台灣以8.2分位居第二。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人口超過五百萬,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佛教徒,基督徒約18%,約16%的人是獨立宗教,穆斯林占14%,印度徒約5%,猶太人少於1%。剩下的12%則是民間信仰和其他宗教。
至於位居第二的台灣,最大的宗教族群是民間信仰,比例高達45%,佛教則以超過20%的比例緊接在後,獨立宗教和其他宗教的比例在13%-15%之間,基督教則大約占7%。
美國宗教多樣性指數落在中等群組 伊朗則為低指數群組
根據調查顯示,美國的宗教多樣性指數大約為4.1,屬於中等群組。在232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68。基督教占了全美人口的78%,而在其他七個類別中,只有獨立宗教享有較高一些的比例,約16%。若是基督教中的分派可當作統計基礎之一,那麼美國便可被歸入宗教多樣性高的一群。
至於伊朗,其國內人口超過99%都是穆斯林,因此宗教多樣性指數為0.1,被歸類到低指數族群。
全球人口比例仍以基督教徒居多
在全球人口比例上,以基督教的31.5%最高,伊斯蘭教以23.2%緊接在後。印度教占15%,佛教則有7.1%。
此外,約有5.9%的人是信仰傳統宗教,像是非洲或中國傳統信仰、北美或澳大利亞原住民;估計有5千8百萬人(少於1%)是信仰其他宗教。
Tags:
36歲身價千萬仍然沒有安全感?善用「負債」,縮短與財富自由的距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以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的學員案例來分析推導,說明透過系統性的分析、目標設定及投資規劃,財富自由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能藉此達成財富自由與志業圓滿的雙重目標。
財富自由是許多人共同夢想,如果可以擁有足夠被動收入讓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每月度假,相信這是許多人欣羨的生活。然而,財富自由確實是很好的理財目標,卻未必是「快樂」的終點。
36歲的心怡過去時常在各地飛來飛去長達八年,高壓工作、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也為自己累積下遠高於同齡人的資產。分析心怡的資產負債現況:現金活存、股票、外幣存款、美股、債券、保險,包含名下一棟房地產,即便房子還有500多萬房貸,但總資產淨值有1300多萬。
她的夢想跟許多人相同,希望能靠著理財就不需要工作,每月有10萬元用來度假、15萬生活開銷資金和給家裡5萬的孝親費,同時維持目前每個月公益捐款的好習慣。現階段生活看似豐盛,但是距離自己設定的3億身家還有相當長一段距離,特別是盤點目前可動用初始資金只有美金3萬元,更讓心怡覺得目標難以達成。而在離開上一份工作後就因為帳面不缺錢而始終待業中,也讓心怡對未來不時感到不安。
擁有千萬身價,想要過上相對充裕、財富自由的生活是否是件難事?或許關鍵就在於資產負債組合當中的「負債」!

給心怡的建議一:財富自由的關鍵在於善用「負債」。
與多數諮詢的學員相比,心怡的投資體質跟觀念都算相當完善,特別是本身資產分配方向十分多元,表現出對於投資她是有長期研究且願意嘗試的。而透過完整檢視「資產負債」「資產損益」及「投資組合」三張表格,我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學員本身屬於哪種類型投資者,目前於投資理財方面存在什麼問題通常也能一目了然。
財務問題一定是出在負債嗎?以心怡這個案例來看,反而是卡在分配最多資產於「保險」上,而能讓自己加速達成財富自由的機會,反倒是唯一且最大的負債「房貸」。
心怡的房子目前剩餘房貸已經低於房價50%,我建議她可以尋找銀行重新談30年換貸並加上使用三年房貸寬限期,這樣除了立即將每月10,000多元房貸支出減輕為幾千元,對待業中的心怡來說可減輕相當大支出負擔,還能取得一筆不小的資金將防守型資產轉為進攻型資產。如果又進一步將那些投資報酬率過低的儲蓄險贖回,將資金都投入進攻型投資項目中,能在三年寬限期內靠著投資達成每月10,000多元的被動收入,等同於用手邊資金幫自己繳未來每月房貸。
給心怡的建議二:明確財務目標,距離財富自由其實很近。
但想要財富自由真有那麼困難嗎?或許單靠心怡目前手邊資產能在60歲前達成願望。
如果以心怡目前保障型資產高達518萬、防守型資產1400多萬、進攻型資產僅有250萬,分配比例為24:64:12現況來看,如果維持投資組合現況每年約8%獲利計算,要達到3億身家需要40年9個月。

但如果能將保障型資產降低至6%,防守型資產降低為31%,進攻型資產提高到63%,就目前心怡於美股平均獲利為15%,只需要將獲利提高至20%,16年又8個月就能實現3億身家目標。

但事實上3億真的是必要目標嗎?如果以心怡希望的未來生活來看,即使加上換房、換車及新房裝修等開銷,也只需要1億3千多萬資產,同樣投資組合、同樣獲利只需要13年,心怡於50歲前就能實現財富自由夢想。
給大家的財富建議:比起追求金錢,更該追求使命。
雖然心怡有相當大機會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但在諮詢過程中我也發現她對未來的不安感,主要原因來自缺乏「使命」。即使可以靠著理財就擁有不錯的生活,但缺乏使命可能會讓人覺得人生沒有重量感。除了追求財富自由,我常常建議學員建議一定要找到「沒有錢也會願意做」的事情,才有辦法創造更多財富,所以建議目前待業中的心怡可以趁著目前還沒有生活壓力,找到「使命」並做為主動收入來源。
我也會透過一連串問題引導學員,從這些問題的答案中找到一個方向後確實執行,無論透過創業、找到相關產業或相關職位,建立屬於自己的中長期志業規劃。在執行跟學習過程當中,也能夠找到更多元的新道路,這是每個成功者在找到財富事業前必經之路,藉由系統性的分析、規劃及目標設定,讓自己找到真正的人生快樂泉源。關鍵在於:你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了嗎?

本文章內容由「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