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時代,你賣電影的方式還是像一場豪賭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陳傑豪,MIGO 執行長
拍電影像賭博、發行商像星探,到底什麼電影才有人看?怎麼找影片才不虧錢?大數據讓顧客和電影配對,並設立電影自動評分機制,避開NG誤區,讓每部電影都像好萊塢鉅作一樣長銷。
《紐約時報》曾在〈Give Viewers What They Want〉文章中如此評論一翻兩瞪眼的影視產業:在美國的電視業裡,沒有什麼事是確定的,也許你找齊金牌導演、實力派演員跟熱門劇本,但還是跟擲骰子一樣,都是在賭。
對於所有以電影為職志的電影工作者來說,要拍一部電影,除非拿到了投資人慷慨的資金,不然就是一場動輒傾家蕩產的千萬賭注。一夕之間,贏者名利雙收;輸了就背一屁股債。
另一方面,除了上游製作端要承擔風險,中游的發行與下游的映演這兩大塊產業也為如何挑選會熱賣的片子,把它們成功地行銷出去傷透腦筋。
影視產業,不管是要讓人願意掏錢買票進電影院、或是讓人願意用電子錢包支付線上觀看的費用,這一切都遠比想像中更困難,尤其現在每年動輒每千部影音作品被產出,誰能脫穎而出?有時連專家都說不準。
賭盤,有沒有機會翻轉呢?
在大數據出現之前,一部影片的獲利模式通常是這樣:從邊際利潤最高的電影院開始,逐步發行至邊際利潤最低的無線電視。其中上映檔期是賣座與否的首要關鍵,包括寒暑假、過年節慶等,另外須考慮播放總數及上映電影院的廳數與地點。
電影市場的風險太大,不可捉摸、不確定的變數太多:就算作品好,賣不出去怎麼辦?發不到院線怎麼辦?發到院線排程排得不好怎麼辦?或者排的量不夠怎麼辦?這些都是問題。
當然也可直接發行錄影帶所拍攝的影片「錄影帶電影」(Straight to Video),雖然沒辦法帶來龐大收入,但同時因為省去了在電影院發行的高額支出,反而可能成功獲利。
除此之外,現在也有愈來愈多的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 VOD)平台出現,也是一種新的影視發展趨勢。它的概念是,平台商買下龐大數量的影視版權,供消費者線上隨選隨看,再按部計價。所以對平台商而言,在購買的版權費用不變的前提下,有愈多部影片被觀看,它的效益才能愈大化。
但多數情況卻是,只有那些好萊塢鉅作、媒體寵兒們在平台上燒得火熱,可能下載次數可以高達百萬次,但假設10萬部影片中只有100部熱賣,剩下那些9萬9900部乏人問津的電影版權費不就是白白浪費了嗎?
影視產業最怕從頭猜到尾:製作端揣測什麼樣的劇本、卡司跟導演會受歡迎;發行跟映演端則想盡辦法挑選最會替他們賺進大筆鈔票的電影。但這一切的答案都沒有人可以回答,只能每次都像在賭盤上賭一把。
但大數據應用在電影產業,便帶來破解之道。
VOD隨選平台長尾效應:100部小眾電影勝過1部好萊塢鉅作
以往我們認為電影要賺錢,一定就要開出像這樣的卡司──史上最賣座的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加上票房保證如李奧納多、史嘉蕾喬韓森,再搭配一個經典天才劇本,最後再砸下重金行銷預算,才能成就一部空前絕後的好電影。
不過,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說的可不是這樣。它的基本原理是:再小都能聚沙成塔,用長尾創造市場規模(詳見圖24:電影的長尾獲利策略)。
在影視娛樂業裡,長尾理論可以應用在VOD隨選平台,精準找到自己的觀眾群,用個人化推薦模型(Personalized Recommender Systems)讓喜好不同的觀眾們得到更準確的影片信息,而非只是熱門電影「永遠的TOP 100」,讓其他9萬9900部有機會成為分眾市場冠軍,從而創造更大的娛樂市場。
觀點上最大的改變是:你是要推出一部曠世鉅作,還是要推出100部不同類型的分眾電影?一部曠世鉅作的做法是搏一把,贏了就大贏,輸了就血本無歸;另一種做法就是推出100部五花八門的分眾電影,只要其中80%有賺一點點,加起來就可以比一部曠世鉅作的收益還要好。
從大眾行銷到顧客區隔:用大數據把觀眾分群,再跟電影配對
但要怎麼把這些細分市場劃分出來?這時候要做的除了高度個人化的顧客區隔(Consumer Segmentation),更需要將產品的區隔加進來做交叉(crossing)。
假設今天平台購買了1萬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版權,如果要賺錢,最好的情況是把這1萬部電影平均的分配給不同喜好的觀眾們,讓這些電影們各自找到利基(Niche)的市場。
我們先假設平台上有2000萬個觀眾,代表這是一個1萬部影片對上2000萬個觀眾的匹配,如果我能把這1萬部影片細分成1000種分類(segment),那麼對消費者而言,在隨選的過程中就不再只參考熱門排行榜的TOP 100,而是在各自不同的分類裡選擇少數幾部電影,那麼最後挑選的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觀眾在挑選片子時有所謂的「資訊不對稱」,沒有人會在看完1萬部影片的簡介後才決定要看哪一部片,這時候分類所提供的個性化推薦,能為平台商帶來長尾效果,把觀眾平均分到各種影片裡。但少量的分類不足以精準分眾,可能需要上千個分類來描述市場。但1000個分類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單靠一份問卷得出,最少也需要10個彼此獨立的維度(dimension)才能夠架構出消費者分類。
什麼是獨立維度?舉例來說,原先經營出租影片事業、現在轉型為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的Netflix,就透過演算法將自己平台上觀眾的行為分類。他可以知道某一群人在星期天晚上比星期一下午更可能會看恐怖片、也可能知道某一些人喜歡用平板電腦來看片,諸如此類的蛛絲馬跡便可以將觀眾做細微分群。
Tags:
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持續進化!讓全家體驗「最速」飆網快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網路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除了出門在外使用行動網路,家中更是需要高速、穩定且優質的寬頻服務,來滿足全家人的上網需求,而本篇文章也透過東方線上最新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結果,為大家整理選擇家用寬頻的四大關鍵點。
網路對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生活已與網路密不可分,因此速度夠快、穩定性夠高且安全可靠的上網產品也開始受到大家重視。除了一般在戶外使用手機的行動網路,回到家中更需要可靠的家用寬頻環境。不過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的業者不少,到底該選哪一家、何種規格的上網服務才最穩定可靠,相信也是讀者心中的疑問。
近期由知名市調公司 東方線上所發佈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家用寬頻用戶最常遇到「Wi-Fi效能差」、「連線不穩定」與「網速慢」等困擾,而且由於家中的寬頻網路多半為全家共用,除了同住的家人,學生族群或是小資上班族也會與同學、朋友合租,而面臨多人共用網路的狀況。因此多人同時上網的連線穩定性,儼然成為許多人選擇家用寬頻時的關鍵考量!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也將為大家彙整四個選擇家用寬頻的重要關鍵,只要掌握住這幾個訣竅,自然讓你不花冤枉錢不踩雷!

關鍵一:選擇「光纖到府」全家一起暢快飆網!
最近幾年,我們可以從市面上各個家用寬頻業者的宣傳廣告中看到,不少業者都已經標榜使用「光纖網路」,也讓一般消費者難以分辨是否每一家口中所說的「光纖」都是相同規格、相同品質?
若是仔細深究不同業者所使用的固網佈建規格,不難發現到其中有不少「貓膩 」,其中有線電視業者通常採用的是與傳統同軸電纜整合了「混合式光纖架構」,也就是從業者的機房端到用戶家中的網路傳輸線路中,僅有部份採用光纖架構,除了傳輸速度與穩定性可能大打折扣,甚至網路訊號的延遲時間(RTT)也比較高,直接影響玩線上遊戲或是上網搶票的使用體驗!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首選以FTTH「光纖到府」方式提供服務的業者,像是目前家用寬頻龍頭中華電信 HiNet 光世代300M 以上頻寬採用「光纖到府」,確保使用者能享有「一條光纖直通府上」的品質。並且中華電信的線路,從機房端至用戶端,主要佈建在專用的地下電信管道內,如此一來,線路可以受到良好的外在保護,可大幅降低連線品質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干擾的可能性, 網速體驗自然最快、最穩,也讓通訊延遲更低,讓你連線電競或是上網搶購都快人一步免焦慮!
除了「光纖到府」是關鍵,另一個與上網體驗有關、但卻經常被大家忽略的,就是「國際連線頻寬」的規格,畢竟大家在使用網路時,不會單純只瀏覽或使用台灣本地的網站服務,更多會是跨國連結至國際伺服器的使用型態,若是家用寬頻業者的國際連線頻寬不足,很容易遇到上網尖峰時段發生網路延遲、甚至連線相當緩慢的狀況!值得一提的是,TWINC在今年10月最新公佈的國外連線頻寬統計,全台連外頻寬最大的固網業者正是中華電信 HiNet,頻寬規模是其他業者的 3 倍至 50 倍[1],除了直達路由的延遲較低,也具備多套備援路由,提升國際連網的穩定度,對使用者更有保障!
關鍵二:「雙飆新升代」成主流,升級雙向大頻寬 讓上傳和下載一樣順暢
從最新的家用寬頻「2023年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中,不難發現到此次調查的結果也延續了去年的趨勢-有愈來愈多消費者傾向於升級更大的頻寬,其中尤其是 101-300M 之間的用戶成長度最高,而隨著家用寬頻龍頭HiNet 光世代積極推動300M、500M方案的「雙向對稱頻寬」2 ,用戶無需額外花費就能體驗到上傳與下載相同速率的極致飆網體驗,不僅避免上傳頻寬壅塞導致影響下載速度的窘境,也符合現代人比過去更仰賴上傳頻寬的使用情境,包括開直播、社群分享大量照片、影片,以及常見的雲端服務、即時通訊工具的檔案分享,都能更有效率!而雙向對稱頻寬的「雙飆新升代」相信也將成為消費者家用寬頻的主流選擇。

關鍵三:不只有線飆速,同步提供最佳 Wi-Fi 無線連網體驗更重要
在此次東方線上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到不少消費者的上網需求並非只侷限於有線連網,Wi-Fi 無線連網的需求相對更重要,也產生許多使用上的「痛點」,包括家中無線網路涵蓋的範圍不足、死角過多,使用的 Wi-Fi 分享器不夠穩定、常斷線,或是家中使用者、連網裝置太多,使用者難以自行解決 Wi-Fi 產生的使用問題…等。

即使家裡裝了無線路由器,但仍然有很多收訊死角?透過中華電信Wi-Fi全屋通服務,可針對家中實際狀況來設置無線路由器,甚至面對大坪數、多樓層空間也能建構Mesh Wi-Fi網狀網路,讓涵蓋訊號更全面。
除了手機、平板電腦、筆電…等常見的設備需要無線連網,還有家中愈來愈多的 IoT 智慧物聯網裝置,例如:智慧家電、智慧安防等設備,也同樣需要穩定的 Wi-Fi,所以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用寬頻時,須進一步了解業者是否有同步提供 Wi-Fi連網的佈建服務。以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為例,用戶可以選搭「Wi-Fi 全屋通」的整合服務,在施工的同時,專業工程師也會依據客戶家中環境不同,提供完整的無線網路環境規劃,並搭配優質的 Wi-Fi 6無線路由器,近期更推出最新的Wi-Fi 6E規格,具備更大頻寬、更低延遲速率及低干擾的優勢。如果是大坪數、或是多樓層透天厝,則能透過兩台以上無線路由器組成Mesh Wi-Fi 網狀網路架構的超涵蓋訊號,打造隨時隨地、全屋漫遊的無縫上網環境,同時以月租方式租用設備,不僅沒有初期大量投資設備的成本,也不需要負擔後續產生的維護成本,只要有任何問題,一通電話找24小時客服,就能快速為你解析問題,不用擔心要自行上網做功課,還要 DIY 到心很累了!
關鍵四:守護網路安全一步到位,更讓人安心
雖說網路帶來不少便利,但相對潛藏於網路背後的資安威脅也不免讓人膽戰心驚!尤其上網時,有可能因為一時不察點擊到帶有惡意的連結,又或是連上的網站或應用服務本身就潛藏惡意程式,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因此而「中招」,輕則系統不穩、當機,嚴重的可能造成個人隱私資料外流,甚至因為勒索病毒讓重要檔案付之一炬。

尤其是家人、朋友共用網路,但卻完全沒有資安意識的情況,很有可能成為病毒、駭客與詐騙的「破口」,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家用寬頻時,可以進一步留意業者是否有提供額外的網路安全加值服務,像是中華電信就提供了相當完整的防護解決方案,包括防駭守門員、色情守門員、防毒防駭…等服務,而HiNet光世代 300M (含)以上的用戶也免費享有「上網守衛服務」,提供「有感防護阻擋頁面」,讓網路上的「有駭」網站不得其門而入,進而確保網路使用無後顧之憂,並降低被駭風險!
結語:全家的數位生活,讓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 一手包辦!
從東方線上歷年來的「消費者網路使用行為與滿意度調查」,都能看出消費者對於家用寬頻選擇的需求變化,消費者在家使用網路需求愈來愈高,對於追求高速網路方案的態勢更為明顯,而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家用寬頻業者至關重要的還是在於「網路穩定性」、「品牌口碑」與「解決網路使用問題的能力」這幾個面向,尤其對於網路重度使用者來說,一時半刻的斷線都是難以忍受的,而在所有業者中,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連年獲得滿意度 No.1 的肯定,顯示不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客戶服務,都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速在必行 2.0」方 案為大家帶來網速有感升級!升級雙向對稱頻寬300M、500M方案也有超划算的價格,也能搭配Wi-FI全屋通一次完成家中無線網路環境的建置!
對於重視居家上網品質,尤其是要符合多人共用需求的消費者來說,中華電信 HiNet光世代在不少人心目中持續霸榜家用寬頻業者的第一首選,而近期推出的「速在必行 2.0」方案也持續提供優惠資費與加碼好康活動,其中 300M、500M 雙向對稱頻寬也成為最為超值的選擇,搭配「Wi-Fi 全屋通」即可輕鬆搞定家中無線連網環境,所以選擇家用寬頻,當然就要選擇最適合全家共享,大家都滿意的中華電信HiNet 光世代!
手刀申辦 >> https://cht.tw/x/26kp
[1] 數據來源:TWNIC 2023年10月公布數據 https://map.twnic.tw/
[2] 光世代網路服務因受距離及設備限制,供租對象為本公司採用產品技術可達之範圍為限,請逕洽客服0800-080123或至中華電信網站查詢是否可供裝光世代。光世代之網路各速率係指最高可提供之線路速率(Line rate),客戶實際上網傳輸資料速率(Data rate)會因上網終端設備之軟硬體、距離、客戶所在位置之環境及到訪網站之連外頻寬、同時使用加值服務(如:MOD、OTT…)等因素之影響,有時會發生上網速率下降的現象,因此於提供上網服務時依國際標準網路品質分類歸屬為Best Effort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