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中點出台灣噪音問題嚴重影響民眾睡眠品質,工廠排放的廢氣、地下瓦斯管線和其他工業排放的廢棄物流入住宅區;而在2014年發生的高雄氣爆造成32人死亡,顯示許多問題都來自於台灣幾家大企業。
美國知名雜誌《富比士》近日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從法律、生活品質等方面來看,台灣都不能稱的上是先進國家;《富比士》駐台特約撰稿人詹寧斯(Ralph Jennings)表示,台灣人均所得雖然有22704美元(約72萬台幣),但以市場成熟度為標準的MSCI指數,認為台灣的資本市場在近年來並無重大改善,因此仍將台股視為新興市場指數。詹寧斯雖坦言市場只是衡量發展程度的方式之一,但除此之外仍有許多面向讓他覺得台灣仍像是個新興國家。
詹寧斯認為,台灣在下列5個面向仍是個新興國家:
建築
自由報導,詹寧斯表示,在台灣你很難看到一棟超過30年的公寓,是沒有頂樓加蓋或違建的,光在台北就有約7000個違建單位,雖然市長喊出要拆除,但改善情況仍然不佳。他認為,台灣的舊建築允許屋主在窗戶和陽台延伸空間,而缺乏中央管理的建築,屋主也很少會共同籌資翻修,牆面都是水漬或剝落痕跡,部分建築相當危險;讓許多希望看到不同文化景象的觀光客感到相當驚訝。
綠地
作者認為,都市中的樹木有助於減緩空氣汙染、調和炎夏的氣溫,並讓衝動的司機冷靜下來,但台灣大部分的都市都太過擁擠,沒有空間容納真正能種樹的地方。文中提到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作家Steven Crook提出的建議,台灣雖然對於颱風束手無策,但政府可以試著教育民眾重視樹木對於增加蔽蔭、減少能源消費、增進空氣品質、提升生態多樣性,以及舒緩水患等等價值。
執法
新頭殼報導,根據詹寧斯的觀察,台灣執法經常依循民意和輿論而行,如警察等執法人員經常等待投訴才進行取締,憑道德評論斷對錯而非法律。作者也提及近年來的黑心食用油事件,認為這些企業可能會被輕判,因為這些企業對國家經濟有貢獻,且對國家決策者來說也是。
生活品質
三立報導,文中點出台灣噪音問題嚴重影響民眾睡眠品質,工廠排放的廢氣、地下瓦斯管線和其他工業排放的廢棄物流入住宅區;而在2014年發生的高雄氣爆造成32人死亡,顯示許多問題都來自於台灣幾家大企業。作者表示,台灣人對虐生蚊蟲的積水或夜間裝潢所發出的噪音,很少人會認真申訴,他認為或許是因為許多人曾走過台灣貧困年代,所以覺得三餐溫飽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人與人間的關係
天下報導,「擔心資源缺乏,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緊繃又競爭,同時也是貧窮為新興國家留下的副作用。」詹寧斯直言,台北的通勤者不會禮讓它人,而是搶著擠進人行道的瓶頸處;買東西的時候店員會被排在後面的人打斷;大學生也常會用包包佔位子再去吃午飯,讓其他需要座位的學生無位可坐;公司新進職員可能被放大檢視,或不明究理的遭到排擠。
新聞來源:
- 台灣不算是先進國家?《富比士》記者點出5大原因(自由)
- 富比世:台灣不是先進國家的5個跡象(新頭殼)
- 台灣不算已開發國家?《富比士》記者點出5大原因(三立)
- 富比士:台灣不是先進國家的5個理由(天下)
- Five Signs Taiwan Is Emerging, Not Develo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