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設計者是澳洲人? 新證據顯示這可能是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上星期有報導指比特幣的設計者中本哲史,其真正身份乃來自澳洲的韋特。報導刊出後,其他媒體的跟進調查,發現一些證據可能是偽造,令事件更加可疑。
上星期有報導傳出指比特幣設計者中本哲史(又譯作中本聰),真身是44歲的澳洲人韋特(Craig Steven Wright)。報導傳出後幾小時,韋特位於悉尼的居所遭澳洲警方搜查,當地警方表示行動乃協助澳洲稅務局調查,跟報導無關。韋特本人則未見蹤影。
最先報導指韋特是中本哲史的媒體《Wired》及《Gizmodo》,起初接到一些據稱來自韋特私人電郵的文件,於是展開調查。隨着兩篇報導刊出,各個媒體繼續追查下去,發現一些乍看起來頗有說服力的證據,也有可能是偽冒的。這些後續出現的分析和證據,顯示目前仍未能為確定韋特是否中本哲史。
超級電腦及博士學位來源成疑
正如《Wired》原本的報導中指出,其舊博客上提及比特幣的文章可能經過修改,在2013年後才加進去。如果韋特乃刻意造假,以誤導別人他就是中本哲史的話,這場騙局至少策劃了20個月,才讓記者找到這條線索。
根據報導,韋特名下公司擁有2部位列全球500大的超級電腦——分別稱為C01N及Sukuriputo Okane——在TOP500上顯示其製造商為SGI公司。在關於韋特的報導刊出後,該公司的營運總監Cassio Conceicao表示「Cloudcroft從來不是SGI的客戶,而Cloudcroft的行政總裁也跟該公司無任何關係」。
在韋特的LinkedIn頁面上,顯示他是悉尼查爾斯史都華大學的電腦科學博士。然而經《福布斯》查詢後,該大學表示未曾向韋特頒授博士學位,但他在該校獲得3個碩士學位。雖然以上兩點暫時未有削弱指韋特是中本哲史的證據,但令事件增添更多疑團。
時光倒流的密匙?
更有力的證據包括一份外洩文件,內容是一份未完成的合約,關於成立涉及超過100萬比特幣的信託基金。文件中列出4條PGP加密公匙,《Gizmodo》的記者搜尋後發現,4條密匙之中1條屬於韋特、1條屬於克萊曼,餘下2條屬於中本哲史。而《Wired》亦在韋特的舊博客文章中找到一條加密公匙,跟電郵地址satoshin@vistomail.com有關。
然而,科技媒體《Motherboard》仔細檢查後發現,在這3條號稱屬於中本哲史的密匙當中,只有1條乃公認屬於中本哲史的。為方便起見,這條於2008年10月製作的密匙在下文將稱為「原匙」。
另外2條密匙有兩個可疑之處,首先,它們都使用RSA-3072——一種加密技術——製作,而原匙則使用較舊的DSA-1024製作。在2008年時,DSA-1024乃免費密匙製作軟件GnuPG的預設選項,RSA-3072在當時是個較罕見的選擇(但是目前GnuPG的預設選項)。
其次,原匙列出選用的Hash算法是「2,8,3」(這跟加密算法有關,但技術細節在此並不重要),而《Wired》及《Gizmodo》發現的密匙均選用「8,2,9,10,11」,然而這個選項要到2009年7月在加進GnuPG的程式碼中,並在同年9月才正式發放。
此外,《Gizmodo》的記者示範了如何把密匙偽裝成在2008年製作,以及連結到中本哲史的電郵地址。而比特幣的一名核心開發人員Greg Maxwell也表示,根據他的記錄這條密匙不在密匙伺服器上,並指出「雖然這未能證明密匙製作日期是偽冒的,但基本上沒有證據證明它不是,而且有證據顯示它是」。
換言之,這兩條密匙似乎是使用2008年10月時(原匙製作的時間)較罕見甚至不存在的技術製作,因此有可能是偽冒屬於中本哲史的密匙。
騙局一場?暫難下定論
雖然早前看起來頗有力的證據,已顯得不那麼可信,但按目前狀況,假如這是一場騙局的話,同樣耐人尋味。《Gizmodo》及《Wired》均曾經聯絡韋特以至他的同事、妻子以至前妻,不單韋特沒有否認,其他受訪者甚至提供一些側面證據指向此事。
如果「洩密者」就是韋特本人,即是說他策劃了一場騙局去冒認中本哲史,甚至使身邊一些人相信他是中本哲史,以及極有耐性地等待超過一年,只為了等記者去調查、發掘這些「證據」。那麼其動機也是難以理解的,畢竟他跟澳洲稅務局似乎有點過不去。
無論如何,此事暫時仍難下定論,有待事態進一步發展,才能夠了解來龍去脈。
- Satoshi’s PGP Keys Are Probably Backdated and Point to a Hoax (Motherboard)
- SGI denies links with alleged bitcoin founder Craig Wright (ZDNet)
- Time To Call A Hoax? Inconsistencies On ‘Probable’ Bitcoin Creator’s PhD And Supercomputers Revealed (Forbes)
- The Bizarre Saga of Craig Wright, the Latest “Inventor of Bitcoin” (New Yorker)
- New Clues Suggest Craig Wright, Suspected Bitcoin Creator, May Be a Hoaxer (Wired)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