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閱讀漫畫並不會決定讀者成為怎樣的人,怎樣閱讀漫畫、理解漫畫,才決定了讀者成為怎樣的人。
文:楊哲豪(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
先前刊載於U-ACG之文章〈《航海王》女性角色形象全論:強弱、拯救與性別表現〉在一些媒體與網路轉載後,筆者注意到不少批評的意見,雖然這些批評並未針對前文論述的基礎進行反駁,僅針對細節的錯誤或者特定的案例,用短短數句留言發表自身意見;但卻讓筆者注意到這些批評中,反應出了一個筆者先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也就是少年漫畫作為一種漫畫的類別,對於性別認知所形成的框架,以及它所造成的迷思。
在漫畫發展的歷史中,不管是在台灣或日本都有過那麼一段時間(或許現以某種形式存在):漫畫被視為不良的讀物,貼上負面的標籤,認為兒童閱讀漫畫將帶來負面的影響,因為漫畫中充斥暴力與色情的元素。
這種看法,現在大多數閱讀漫畫的人都會感到可笑,即便漫畫出現了暴力色情的內容,也不代表讀者會是非不分地全盤吸收。事實上,喜愛漫畫的讀者,總會受到漫畫深刻的啟發與感動。因此筆者認為,閱讀漫畫並不會決定讀者成為怎樣的人。然而,如何閱讀漫畫、理解漫畫,才決定了讀者成為怎樣的人。
筆者選擇分析《航海王》這部漫畫,在於筆者對它的喜愛,也確信在未來的漫畫史裡,它將成為漫畫的經典。目前來看,它有著廣大的讀者群及消費群,過往的任何一部漫畫都難以與它銷售的數量比擬。
但當我們談到尾田榮一郎的時,除了銷售的數字外,它將具有怎樣的深度與影響力,或許在十幾二十年後,才會有更多關於《航海王》這部作品的論述出現,將它安置在一個重要的位置。讀者對於喜愛作品本就抱有期待,而正是因為如此喜愛,才要提出各種批判。於是筆者針對《航海王》中的女性角色形象進行了分析,指出它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呈現出僵固的性別關係。
但這樣的批評,對於許多同樣喜愛《航海王》的讀者來說,似乎是不容接受的事情。筆者可以理解,喜歡的人事物被批評的時候,一定會產生負面的感受;但總是有一些時候,企圖反駁卻僅能擠出隻字片語,作為一個愛好者,竟然是如此的無力。
然而,作為一部漫畫的愛好者更應該去做的,或許是理解他人的批評,再進一步提出相應的辯護或反駁。然而,我卻難以求得任何一篇完整的回應,針對筆者的論述進行批判,反而是透過強調《航海王》作為一部少年漫畫的作品,因此不應從性別的觀點切入檢討,此種觀點,筆者認為是必須進一步加以指出的問題,也因此再撰此文論述之。

Photo Credit: Stéfan @ Flickr CC BY SA 2.0
少年漫畫中的讀者
少年漫畫作為漫畫類別,在於以銷售的考量區分出不同類型的讀者群,而性別就是其中一種分類。因此少年漫畫在生產的過程中,便預設了其讀者大多數是男性。在長時間的接觸下,讀者大多能夠很快的辨認不同漫畫所屬的類別,有著特定的劇情或敘事的模式。
例如,少年漫畫多是以男性為主角,故事內容以冒險戰鬥為主軸,與志同道合的夥伴與對手競爭並追逐著自身夢想的實現;少女漫畫則多以女性為主角,故事內容則以愛情的發展、個人心境的描寫為主軸。在這個前提下,認為《航海王》作為一部少年漫畫,企圖合理化劇情中的性別問題,筆者認為這是將自身的性別偏見,與漫畫分類所產生的性別框架,兩者錯誤的連結在一起的結果。
首先,少年漫畫作為以「男性」為主要讀者的類型,並不意味著當中就一定要存在著刻板的性別關係,這或許是少年漫畫常見的現象,但不表示這是少年漫畫的特性。舉例來說,筆者認為《獵人》在其世界觀的設定,呈現的女性角色與男性角色,在強弱程度及戰鬥的安排上,並沒有因為男女性別而產生差異。
另一方面,少年漫畫的內容也不是僵固不變的,即便以男性為主要的讀者,但男性讀者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創作者也有可以轉化處理的空間。例如,目前正在連載中的《暗殺教室》的男主人公,便是外型瘦弱,擁有陰柔氣質的男性角色,便呈現出另一種男性角色的形象,更不用說《EVA》碇真嗣以來病弱型草時男性成為市場主流之趨勢。
此外,《美食獵人》這部作品雖然以充滿肌肉的健壯男性為主角,但在劇情中一再被拯救的角色「小松」,便是一位不具有戰鬥能力的男性角色。反觀故事中的女性角色雖然不多,但作者沒有避免男女角色間的打鬥,有些女性角色甚至展現出極高的戰鬥力,呈現很大的反差效果。
甚至,筆者認為男性讀者同樣有能力,去思考以男性為主要讀者的少年漫畫,加諸怎樣的偏見與意識型態在男性身上。筆者並不認同將少年漫畫中的性別刻板印象,視之為男性讀者的需求與愛好的一種反應。
最後包括《航海王》在內,不管是《火影忍者》、《死神》還是《獵人》,這些部作品都有不少的女性讀者閱讀,可見少年漫畫已不再是少年的專利。因此,堅持著少年漫畫是給男性觀看這件事,無疑是一種傲慢。

Photo Credit: One Piece
關於後宮漫畫
有批評者指出,如果要分析少年漫畫中性別的問題,更應該去分析所謂的「後宮漫畫」。很明顯地,批評者其實清楚地意識到少年漫畫中的性別問題,且認為「後宮漫畫」與《航海王》等王道少男漫畫相比(泛指以友情、熱血、勝利三本柱為主題之作品),是更需要被檢討的對象。但這種觀點,不過是透過舉出他認為更糟糕的例子,來保護《航海王》不應受到批評。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