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七部曲中最好看卻也最缺傳承精神的一部:《STAR WARS:原力覺醒》的新世代觀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星際大戰的魅力,全建立在精采的內涵與宇宙觀的設立上。而六部曲的對白,更是精采絕倫。這也使得故事與人物內心轉折有極大缺失的劇情,得以被對白的精緻化彌補。然而這個精神卻在J·J·亞柏拉罕手上卻有所失落。這也許是源於他跟喬治盧卡斯對星際大戰的思維不同。
1977年,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以《STAR WARS:曙光乍現》(Star Wars Episode IV: A New Hope)改變了科幻片歷史。30多年間,盧卡斯執導的星際大戰六部曲,成為全球科幻迷眼中的神話文本。除了電影六部曲的正史之外,延伸出去的漫畫、小說、動畫與電玩,將星際大戰擴編成一部上下五千年、英雄輩出的壯闊史詩,由絕地武士與西斯武士鬥爭的宇宙史。
原本電影系列,在2005年《STAR WARS:西斯大帝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劃下句點。但隨著迪士尼2012年收購盧卡斯影業後,計劃開拍星戰故事的七、八、九部曲,因此有了本片的誕生。
由於喬治盧卡斯僅擔任電影顧問,導演J·J·亞柏拉罕(J. J. Abrams)也捨棄喬治盧卡斯的劇本大綱不用,由他與編劇群編寫,使得《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與原作產生細微的差異。這個差異好壞互見,但明顯地卻降低了星際大戰的魅力,使得本片成為星際大戰七部曲以來,最好看、藝術性最高的一部;但卻在某個環節失準,削弱了星際大戰的精神。
這原因出在一件事。星際大戰是喬治盧卡斯的作品,成也因他,敗也因他。單就電影來說,《STAR WARS》六部曲是故事平均75分,導演技術65分的B級片系列。但偏偏出於喬治盧卡斯之手的對白與內涵,則擁有高達85分的高水準,堪稱現代神話。
星際大戰的魅力,全建立在精采的內涵,與宇宙觀的設立上。而六部曲的對白,更是精采絕倫。關鍵情節的對白,可說是句句經典。這也使得故事與人物內心轉折有極大缺失的劇情,得以被對白的精緻化彌補。所有的星戰迷,都可以從這兩個部份來腦補,使星際大戰成為他們內心所認同的幻想神話。
而這個精神,在J·J·亞柏拉罕手上卻有所失落。我認為這是源於他跟喬治盧卡斯對星際大戰的思維不同。喬治盧卡斯創造的星戰世界,是一個漫長史詩的切片。他詮釋故事的方式,猶如中世紀的歷史書,重視事件,而非人物個性與情緒的處理。這也構成星戰劇情中許多明顯的缺失。例如在《STAR WARS:西斯大帝的復仇》中,安納金天行者如此輕易就墮入西斯大帝的誘惑,成為西斯武士,並殺盡絕地聖殿中的學徒。這點一直是星戰迷最詬病的地方。
但在後續的延伸小說作品中,路克天行者時代出現的,沒有原力的Yuuzhan Vong人,讓路克天行者思考絕地武士信條中對於原力的善惡解釋。加上父親安納金的墮落,讓他得出原力並非只是光明與黑暗,而是由更深奧的個人內心情緒控制來決定善惡。絕地與西斯,只是人性的一體兩面(其實尤達大師也有說過)。

安納金墮落的最大原因,來自於此前三部曲,卻沒讓觀眾明白。這是源自於盧卡斯的導演技術太差,無法透過場景調度,讓觀眾感同身受。但在劇情的設定上則沒有問題。像這樣細膩的處理,星戰迷透過延伸作品與腦補即可解釋。星戰六部曲,可說是個架構上龐大如三部曲的長篇史詩小說。許多細節在缺乏導演功力的情況下,無法達到平衡。但它卻依然有神話式的魅力。
而J·J·亞柏拉罕則是一個富有天份的導演。他2009年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開啟了科幻電影的新境界,讓科幻電影的層次有所提升。使他成為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與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之外的新生代科幻片大導之一。本片 《STAR WARS:原力覺醒》,完全繼承了他在兩部《星際爭霸戰》展現的才華。在電影的運鏡與場景調度上超越喬治盧卡斯,拍出星際大戰有史以來最好的一集。

《STAR WARS:原力覺醒》克服了星戰系列人物呆板薄弱的問題,開場前20分鐘,透過場景調度與情節的設計,短短時間讓新世代角色的鮮明個性直逼人心,完全不輸給《星際爭霸戰》的傑出表現。但價值觀的不同,以及過於向原著致敬的心態,也構成了本片的問題。
J·J·亞柏拉罕處理星際大戰的故事,把原本史詩式的氛圍回歸到了人物的內心,所以故事的推進較為單純。如同喬治盧卡斯抱怨的,他覺得被導演改過之後的故事大綱,變得太過簡單,講述的事情也過於單薄。這樣的好處,是讓觀眾可以更進入人物與故事;缺點也在於此,想像空間因此大幅減少。
而宇宙觀的設定與故事的連結度,明顯不如喬治盧卡斯的手路。最糟糕的是對白,對白的水準從85分掉到只有70分左右。過去那種可以讓星戰迷在Cosplay角色時朗朗上口的名句,像「If you are not with me, then you are my enemy.」本片連一句都沒有。大幅減弱星際大戰的神話性。
而本片的場景調度雖然遠勝喬治盧卡斯,但在《星際爭霸戰》裡面的一些經典畫面,例如寇克船長混入企業號,或寇克船長跟可汗隻身穿越隕石群衝入敵艦的影史經典,在本片都不復見。原因是導演在一個地方犯了大錯——他太過於向喬治盧卡斯致敬。
從故事情節,到畫面場景設定的很多細節,都像是《STAR WARS:曙光乍現》的復刻版,有搏手搏腳的狀況。絕地武士都已經重新崛起,整個新章節卻又回到基本,像是在與星戰第四部曲對話。這也使得J·J·亞柏拉罕的長處無法徹底發揮。他既沒有做到把 《STAR WARS:原力覺醒》變成自己的作品,也沒有成功複製喬治盧卡斯的神話性。雖然把自己的電影語言放入電影,成功拍出一部娛樂性極高、非常好看、藝術性也夠的電影,但本片就是沒有六部曲當中─例如死星爆炸、66號密令執行、安納金與歐比旺決戰等——已經與技術無關,而是純粹的電影成就的那種影史經典畫面。

雖然許多懷舊與致敬的畫面都令人飆淚,安納金光劍的設定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作為一部星際大戰電影,本片可被記憶與討論的點,是不如其他六部曲,甚至不如喬治盧卡斯監製編劇的卡通《STAR WARS:複製人之戰》(Star Wars: The Clone Wars)——這部卡通之中,誕生了非常吸引人的西斯武士Asajj Ventress。本片雖然各方面都到位,但就缺了一些「什麼」,那種屬於星際大戰的什麼。
本片在懷舊與致敬上做得很足,但也許是做太多了。在第八部曲與第九部曲中或會調整。但迪士尼宣布捨棄過去以來所有星戰的延伸文本,要重建星戰的歷史,那後續的兩部曲是否仍會依照星戰史的架構繼續延伸?Yuuzhan Vong人的這個漂亮設定,會不會在後續的電影中出現?也是有待觀察。
總之,本片值得進戲院一看。光是強大的音效,與光劍「刷刷刷」的對決就夠了。無論如何,只要有光劍就夠了,這就足以令人飆淚啊。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