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育部也試辦新住民親子共學計畫,讓新住民上網使用影音平台、Google Map,協助孩子認識故鄉。
今日是聯合國國際移民日,也是中華民國的移民節,據統計,臺灣的婚姻新住民已達50萬人,新住民第二代也有35萬人,若再加上我國籍的配偶,新住民家庭人口已超過百萬人。
教育廣播電台報導,在國際移民日前夕,行政院長毛治國在院會中特別表示,針對新住民事務,行政院投注很多心力,今年中成立「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整合各部會資源及服務能量;「新住民發展基金」則從過去每年的7億元,調整並維持10億元規模,以提供新住民更好的照顧,希望將來建立制度,持續執行。
根據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轉述毛院長談話,表示政府預計從明年1月開始放寬相關外籍人士留台工作的相關規定。還希望輸出高教與高職,吸引國際生來台就學,甚至留台工作。
相關新聞:
人間福報報導,教育部最新統計,103學年度就讀國民中小學205.5萬人中,新住民子女學生數為21.1萬人,占10.28%。平均約10名學生有1人為新住民子女。
教育部日前宣布從107學年度開始,新住民語將列為國小必修課。除了正規課程,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也規畫,利用寒暑假及社團時間開辦新住民母語傳承課程。而為讓新住民的潛能得到發展,教育部放寬補校入學限制,凡取得台灣地區居留證或中華民國護照的新住民,就能進入補校就讀,取得正式學歷。空中大學也降低修習資格,教育部已核准空大招收取得居留證的民眾,同意免試入學。
除此之外,教育部日前宣布從107學年度開始,新住民語將列為國小必修課,聯合報導,除了正規課程外,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也規畫,利用寒暑假及社團時間,開辦新住民母語傳承課程。像是今年第一次試辦就吸引全國52所國中小參與的「新住民語文樂學計畫」,每校補助10萬元,鼓勵將新住民的語言文化傳遞給第二代子女。
教育部也試辦新住民親子共學計畫,讓新住民上網使用影音平台、Google Map,協助孩子認識她的故鄉。親子亦可當文史導覽員、全球村記者,讓新住民媽媽的母國文化成為新住民二代,甚至是非新住民學生的文化養分。
而各縣市也有針對新移民推行不同政策,自由報導,屏東縣外籍配偶即將突破2萬人,縣長潘孟安要求民政處籌設新式第三外語路標,照顧新住民的用路權益,民政處科長林玉光表示,預計在年底,就會在東港華僑市場周邊掛上十五塊指示路標,會標示中文、印尼文及越南文三種語言。
根據民政處統計,屏東縣的外籍配偶達1萬9千7百餘人,中國籍配偶逾一萬人,其次依序為越南籍5千4百餘人、印尼籍1千7百餘人。
新聞來源:
- 照顧新住民 東港試辦越南、印尼文路標(自由)
- 新住民親子共學 導覽文史當記者(聯合)
- 教育部推新住民教育 遍地開花(聯合)
- 毛揆:整合跨部會資源協助新住民(聯合)
- 毛揆:輸出高教與高職 吸引外籍生來台就學、工作(教育廣播電台)
- 新移民學習活動 非新住民占比7成6(人間福報)
Tags: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Ep1:氣候變遷引發飢餓浩劫,我們如何即刻救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
於5月3日首播的《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由李漢威、蔡尚樺聯手主持,與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對談,除了帶領觀眾一窺全球正面臨的嚴重氣候變遷、迫切的糧食危機,也帶觀眾認識世界展望會在全球各地展開的救援任務,並邀請各界一同付出行動,與世界展望會一起集結眾人之力、力挽狂瀾,守護飢寒交迫的社區家庭與兒童,同時醫治急需挽回的自然環境。
人類生活正備受考驗,而此刻的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命運。
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嚴峻糧食危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目前全球約有40%人口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且約有33~36億人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中。當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人類與其依存的生態系統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來愈高。
而全球極速暖化、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象,也引發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後果。事實上,在NASA最新的研究也表示,最快在2030年,氣候變遷就會影響全球玉米和小麥的生產;而這項結論,也呼應了聯合國IPCC發布的《氣候變遷與土地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到了2050 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糧食產能下降5~30%。

當家庭受困於飢餓,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兒童

氣候變遷導致乾旱造成農作物歉收,或是洪水沖毀農作物及房屋,導致資源更少,導致部落間及國家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爆發衝突。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兒童是對氣候影響最小的族群,卻是氣候變遷下的最大受害者。
由於在家庭生計捉襟見肘時,某些脆弱地區的家長,往往將童婚視為撫養子女的唯一辦法;此外,還可能迫使兒童從事危險的勞動工作以協助生計,卻讓他們處於剝削和虐待的嚴重危機。家庭暴力、人口販賣、童婚以及童工問題等,種種暴力不但嚴重影響脆弱兒童的身心狀況,也剝奪了兒童的基本權利與未來前途。
此外,來賓范琪斐也強調,氣候難民、飢餓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且正在擴大蔓延中。當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弱勢國家、弱勢人民,以及老弱婦孺等弱勢族群。這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勢兒童,背負著悲慘命運,令人不忍卒睹。然而,除了感到悲痛沈重以外,我們也要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出改變行動的人。

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三大策略-緊急回應、調適、減緩
「一個地區的糧倉受到影響,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共同承擔。」氣候變遷造成的毀滅性後果,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全球正在與本世紀最嚴重的飢餓危機抗戰,而你我都肩負起一定的責任。
例如:人道救援第一線的世界展望會,總是在第一時間搶救因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和家庭,並針對緊急程度分別訂定短、中、長期的執行策略,恢復家庭與社區生活的韌性,提升居民災變的應變力與經濟彈性,以及促進兒童的長期福祉與發展。具體來說,世界展望會三大行動策略,包括:
- 緊急回應:世界展望會首先提供挽救生命的急迫性服務。例如:供給糧食、臨時居住所、乾净飲用水、簡單醫療設備,以及心理支持。
- 調適:世界展望會與當地社區一同尋求能有效減少氣候變遷危害的策略和措施,以事先預防的措施,減少損害、提升韌力,並開發有益當地生計的機會。
- 減緩: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減量,規劃長期措施。例如:透過減少排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以吸收儲存的方式,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含量,以推遲、甚至避免氣候變遷發生,降低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在世界展望會的宣導下,當地居民改為使用低耗能爐具,取代傳統用大量燒木頭;或是運用生質沼氣煮飯系統,善用農業廢棄物、動物糞便產生沼氣,進而轉化成燃料,減少多於碳排。另外,世界展望會也會幫助地區建設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若不立即作出改變行動,災難將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個角落,別等到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才後悔莫及。
為孩子迎戰氣候變遷!飢餓三十救援專線:(02)8195-3005 即刻救援動起來

關於《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
由《國際大風吹》李漢威、金鐘主持人蔡尚樺聯手主持,每集《國際大風吹|行動講堂》直播節目將邀請重磅來賓,帶大家深入淺出、探討急需人們重視的國際議題,並呼籲各界付出實際行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展開即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