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隆尼亞看似有一線曙光的獨立之路,其實並非外界所想的那麼光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加泰隆尼亞現在看似有一線曙光的獨立之路,其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光明。
文:林彥含、普麟
從巴塞隆納到吉羅那
這三天在吉羅那(Girona)旅行,那是一個離巴塞隆納車程一個多小時、往北邊一點的城市。同時,赫羅納也是加泰隆尼亞的獨派份子大本營(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包括四個省:吉羅那、巴塞隆納、塔拉戈納和萊里達,以經濟最發達的巴塞隆納為首府)。
吉羅那當地的人,想獨立的態度很堅定。他們選出來的市長也是主張支持獨立的左派成員;街上販售獨立旗、相關書籍的店比比皆是;建築物上掛的都是加泰獨立旗;路名、招牌、路人開口閉口,全部都是加泰隆尼亞的語言Catalan。
我只來這裡三天就明顯感受出和巴塞隆納的不同,Host也說這裡的人對加泰隆尼亞的認同感特別強烈,例如跟他們說吉羅那這個地名的時候,如果你用Catalan發音,絕對會比你用西班牙文念Girona獲得的回應好一百倍。然後昨天甚至隨便跟一個售票員聊3分鐘不到,她就脫口而出獨立的事情而且講了將近半小時。
對比之下,巴塞路上很容易看見不是代表獨立的另一種旗子,連西班牙國旗都有。學校教授也說,報紙、電視、新聞以及路人使用頻率,都是西文勝過Catalan很多。雖然說還是有區域上的差別,像我自己就是住在「more Catalan」的社區,但整體而言巴塞隆納支持獨立的人並非絕對多數。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現況
解釋完這兩個地區的差異,就來談談加泰隆尼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實當地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人不支持脫離西班牙(註1),從去年無效力獨立公投的投票率就略知一二。而今年舉行的加泰隆尼亞議會改選,「一起說是」(Junts pel Sí)和「人民團結候選人黨」(CUP)加起來席次過半,根據他們對選票結果的釋義,支持獨立的政黨席次過半,就是人民想要獨立。但是,現在看似有一線曙光的獨立之路,其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光明。

Photo Credit: Andreas Klinke Johannsen @ Flickr CC BY 2.0
首先,議會席次是以62加10的數字驚險過半,如果過半就可以了,這為什麼又會是問題呢?原因是這兩個政黨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先看看Junts pel Sí,這個政黨是現任加泰隆尼亞政府主席Artur Mas為了這次選舉瘋狂拉攏不同人湊出來的,有來自其他政黨的候選人、民間獨派組織領導者、曾經在歐盟服務過的人,還有他自己。
他找了所有能說服的獨派人士加入這個團隊,好讓選票能夠集中投到這裡來。雖然說總共有5個人,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誰是首腦,Mas想當總統的野心大概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程度。
另外一個支持獨立的CUP是一個極左派的政黨:反資本主義、反歐盟、反貪污、反一切,覺得加泰隆尼亞要「砍掉重練」的心態,而他們最不滿意的就是Artur Mas。Mas想要加泰隆尼亞留在歐盟,但CUP不支持;Mas原先的政黨陷入貪污風波,CUP也大為詬病;Mas想要帶領加泰隆尼亞獨立,而這個人卻是CUP最討厭的政治人物,因為他代表是舊的、不乾淨的、保守的獨派思想。
接著,如同大家從媒體上知道的,加泰隆尼亞議會表決通過要忽略西班牙憲法及其它不是在加泰議會制定的法律,並在18個月內推動獨立,甚至要開始準備「國家」憲法的擬定。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兩個黨該怎麼妥協,合作的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各讓一步嗎?CUP不可能放棄他們極左的理念,Mas也不可能放棄可以領導加泰隆尼亞的機會;那不合作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能!因為Mas需要CUP的那10個席次,不然在議會根本就沒過半!
不確定的未來
我在這裡讀書的教授說他是很開心的(他自己是不支持獨立的Catalan),因為加泰隆尼亞現在完全是一片混亂,而在混亂中又突然宣布獨立並不是一件容易又樂觀的事,於是西班牙當地報紙也直接以「倉促的獨立(rush to independence)」來形容這一切。
但是,我待在吉羅那這幾天的Host是支持獨立的,但她因為討厭Artur Mas而把票投給CUP,並解釋人們已經因為貪污案逐漸對Mas失去信心。昨天在博物館搭訕的售票員奶奶更激烈:「我們一定會獨立,但是在沒有Artur Mas的情況下!」

Artur Mas因去年硬推的獨立公投被起訴,他從法庭走出後接受群眾歡呼。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也有另外一個當地朋友是和他們一樣的看法。雖然絕對不能單以遇到的這幾個人做為代表,支持Artur Mas的也大有人在(註2),但完全可以想像加泰隆尼亞現在卡在一個窘境,沒人知道下一步是什麼,甚至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了⋯⋯只能說,老話一句:「We’ll wait and see.」
後記
對於過去不是那麼熟悉西班牙與加泰隆尼亞狀況的台灣人包括我在內,整理這些筆記相對有一定難度。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向似乎都偏向看好加泰隆尼亞獨立,本文希望提供另外一個思考方向。加泰隆尼亞的政治發展給台灣人的啟發,是同樣在一個政府底下都能夠啟動獨立的程序,更何況中國與台灣現況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政府底下,自然擁有更優於加泰的初始條件。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