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血汗蝦」輸出全球 緬勞童工工作16小時賺4美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報導稱,這些工廠不一定都在偏遠地區,在距離曼谷僅一小時車程的龍仔厝府,便存在數以百計血汗工廠
新聞整理:Eric Wong
泰國:「血汗蝦」輸出全球 工作16小時僅賺4美元
泰國爆出有貧窮移民及兒童被賣到剝蝦工廠,每天如奴隸般工作16小時,賺取4美元的日薪。這些「血汗蝦」經泰國出口商賣到全球各地,包括沃爾瑪(Wal-Mart)及紅龍蝦(Red Lobster)等美國大型零售商及餐廳。
美聯社報導,指明Gig Peeling Factory,禁錮了近100名緬甸勞工,當中不少是要站在椅子上才夠高的童工。他們在那沒有姓名,只有公司給的編號,不論傷病每天被迫工作,部分人已被困工廠數個月,甚至數年。他們每天長期把手泡在冰水內,剝掉蝦的頭尾和外殼,不少人雙手因被刺到或過敏而傷痕累累。
報導稱,這些工廠不一定都在偏遠地區,在距離曼谷僅一小時車程的龍仔厝府,便存在數以百計血汗工廠,無數勞工被禁錮在內,過著與奴隸無異的生活。一項國際勞動組織的報告估計,龍仔厝府共有10,000名介於13歲至15歲的童工。另一聯合國機構的研究發現,近60%的緬甸勞工在海洋產品加工業中被迫提供不公的勞作。
美聯社的調查發現,這些「血汗蝦」會送往泰國出口企業,混入其他產品後再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國、德國、義大利、英格蘭及愛爾蘭等。
泰國海鮮出口業規模高達每年70億美元,更是全球最大蝦類供應商之一,當地政府和業界雖再三承諾改善,但當局和警察貪污嚴重,對血汗工廠坐視不理,即使執行拘捕或檢控,往往被處理的是無證勞工,工廠老闆則逍遙法外。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緬甸:5千元紙鈔 3位領袖簽名意義巨大
一張面額5000元的深紅色緬甸紙鈔(約新台幣127元)可能存在著無價的份量。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與緬甸前軍方總司令丹瑞(Than Shwe)秘密會面,成功贏得丹瑞支持,並被稱為緬甸的「未來領袖」。
丹瑞的孫子奈瑞提翁(Nay Shwe Thway Anug)安排兩人的會面,隨後在臉書上貼出一張面額5,000緬元的紙鈔,上面帶有丹瑞、現任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及翁山蘇姬的親筆簽名,如同緬甸領導人的簽到單,象徵國家未來將由翁山蘇姬帶領。
奈瑞提翁於12月5日貼出鈔票照片後,引起大批網友熱烈回應,認為奈瑞提翁化解軍政府與全國民主聯盟(NLD)間的矛盾局面做出貢獻,讓箝制翁山蘇姬無法成為總統的《緬甸憲法》條目可望解套,甚至還有留言表示,此舉可能為緬甸人帶來第2座諾貝爾和平獎。
高齡82歲的丹瑞執掌緬甸軍方多年,在掌權的1992年至2011年期間,實施內部鎮壓及國際孤立的鐵腕政策,也造成翁山蘇姬的軟禁。雖然在2003年辭去總理職務,但對軍政府和國會的影響力仍巨大,也是翁山蘇姬成立新政府必須面對的人物。
奈瑞提翁表示,翁山蘇姬親自前往丹瑞的住所,會面時間約為兩個半小時,雖然無法得知具體談話內容,但過程十分融洽。根據奈瑞提翁轉述,丹瑞支持翁山蘇姬擔任新政府的領導人,並表示會「盡全力支持翁山蘇姬改善國家」。
丹瑞的支持帶有保留,是要憲法保持現狀,讓翁山蘇姬繼續以「凌駕總統」的姿態執政,還是要促使軍方議員修憲,讓翁山蘇姬能在2016的總統選舉中能夠合法提名,仍未可知。
相關TNL新聞:翁山蘇姬會見緬甸軍方強人 被質疑干預未來新政府?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越南:加強建軍 應對北方大國的存在
越南軍方即將加快已持續10年的軍事現代化行動,以面對和中國在南海的衝突。這是越戰最高峰以來,河內最大型的建軍行動。
高階官員和親近官員的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中國與越南因南海主權爭議緊張升溫,越南執政的共產黨現在加強建軍,就是希望對抗這個北方的強大鄰國,如果阻擋不了,也得用於所有戰線上的自我防衛。
越南的戰略遠超過緊急應變計畫,數個重要部隊一直以來處於準備抵禦突發攻擊的「高度備戰狀態」,其中包括戍守北方的精銳308師。
中國與越南曾於1979年在邊境爆發血腥衝突,而現在兩國的衝突點可能在南海,因為他們都宣稱擁有南沙與西沙群島主權。
要求不具名的越南政府高官表示:「我們不想和中國衝突,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外交政策有信心,但我們知道,必須準備好因應最壞狀況。」
最重要的是,河內幾乎是從頭開始建立了海軍威懾力量,像是從俄羅斯添購了6艘先進的基洛級柴油動力潛艇(Kilo-Class)。
越南和外國軍官表示,已派出第1艘K級柴油動力潛艇巡航南海,這是官方首度證實K級柴油動力潛艇部署該戰略水道。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新聞來源:
- 泰國:「血汗蝦」輸出全球 工作16小時僅賺4美元(CBS News)
- 緬甸:5千元紙鈔 三位領袖簽名意義巨大(BBC)
- 越南:加強建軍 應對北方大國的存在(Reuters)
核稿編輯:吳象元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