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得被掩蓋,職責不容曲解。《真相急先鋒》揭露誰的真相

真相得被掩蓋,職責不容曲解。《真相急先鋒》揭露誰的真相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打開電視新聞,充斥在其間的盡是些二手、三手或不負責任的報導,當收視率掛帥,我們無法全然地苛責這些從業人員,因為觀眾就愛看Dan Rather在颶風中穿著雨衣報導,同時新聞可以不獨家,但不能獨漏,所以造就現在新聞的面貌,報導各種雞毛蒜皮小事,轉載各式來源的新聞,製造、跟隨話題為主而非報導。

當一部電影的名稱叫做真相(Truth)時,訴說的是誰的真相,共和黨的真相,民主黨的真相,還是導演的真相?

本片改編自劇中角色Mary Mapes在2005年出版的自傳:《Truth and Duty: The Press, the President, and the Privilege of Power》,內容關於2004年CBS發生在新聞界的醜聞,Mary Mapes及其團隊揭發了總統布希躲避越戰利用特權進入國民警衛隊,並在服役期間未執行其義務,時值總統大選,這則專題新聞鬧得滿城風雨,原因出在他們用了疑似是偽造的證明文件,結果當家主播Dan Rather被迫提前一年退休,全團隊解散,而瑪麗則遭到免職。

電影分為兩部分,前半段敘述找尋證據,挖新聞的過程,後半段則是面對指責與審查。改編自自傳小說,電影主題實際圍繞在誰是Mary Mapes之上,而真相,埋在迷霧之中。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打開電視新聞,充斥在其間的盡是些二手、三手或不負責任的報導,當收視率掛帥,我們無法全然地苛責這些從業人員,因為觀眾就愛看Dan Rather在颶風中穿著雨衣報導,同時新聞可以不獨家,但不能獨漏,所以造就現在新聞的面貌,報導各種雞毛蒜皮小事,轉載各式來源的新聞,製造、跟隨話題為主而非報導。

在真相急先鋒中,Dan Rather從事新聞工作24年,他見證新聞的起落,從以往新聞性節目可以獲利,到今日新聞性節目是種責任,而Mary Mapes手握的節目「60分鐘」,就是在一片狼藉的新聞界中的清流,在前半段可以看到他們的團隊像獵犬般的找獨家拼湊證據,鍥而不捨的追來源,像做研究一般,過濾考察消息,並把各個資料集結製作成可看的節目。

那是新聞人或說身為人最重要的,好奇心與問題意識,質疑一切,提問題,支持著他們做這般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的,是專業與使命感,前半部的核心主軸其實是Mary的問題意識並向外發散,而真相,埋在迷霧之中。

前半段我們看到Mary幹練、決斷,女強人的面貌,猶如影片分鏡的快速分明,意義在於拼湊出其專業媒體人,盡責的形象,猶如拼圖一般把新聞與Mary這個人在工作上的樣貌、能力用影像完整了起來,除了認識Mary之外,同時與劇中角色分享在Deadline前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但是關於Mary與其團隊的質問卻彷彿落入了先射箭再畫靶的新聞倫理問題。

當所有相關人士口徑一致,同期又有多個權貴子弟擠進國民警衛隊,同時關鍵的書面證明又遺失,身為新聞人的敏銳與問題意識上,Mary的確是相當深刻,但是在證明其假設的過程中,出於檔期與求快又或著有如對手所想的意識形態問題,使得Mary用上來源不明的線索,遭部落客乃至整個業界的攻訐,進入了影片後半的攻防指責,同時更深刻地揭露出Mary這個人與人之間相處時主觀認定的刻板印象,讓她落入他者即是地獄的深淵之中,而真相,完全的隱藏在迷霧之中,而且再也無人聞問。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後半段讓人想起一個笑話,

Allison:我正在做我的碩論。

Alvy Singer:哪方面的?

Allison:20世紀文學的政治義務。

Alvy Singer:你,你就像紐約,猶太人,左翼,改革派,知識分子,西中央公園,布蘭戴斯大學,社會學夏令營,有班尚恩畫的父親,對吧,還有勞工權益,左翼小孩,在我完全像個智障前阻止我說下去。

Allison:不,很好,我喜歡被套進文化刻板印象。

Alvy Singer:呦,我知道我是個偏執狂,不過是偏左的。

這是出自伍迪艾倫,安妮霍爾的一段笑話,那一個個標籤都成了重傷Mary的利劍,她顯然痛恨被套入這樣的文化形象之中,尤其是戲劇前半段、自己的大半生建立起專業客觀的樣貌在他人眼裡被扭曲的不成原樣,Mary小時候經歷父親的家暴,提問這件事成了心上的傷痕,進入新聞界提問卻是必備的,但這次的質疑彷彿把她拖入童年的回憶中,提問即遭受霸凌,一通與父親的通話讓她再也無法承受,她也只是人,再怎麼武裝都有掩蓋不了的阿基里斯腱。

當清一色保守派的內部審查委員戴著有色眼鏡看端坐在對面的Mary時,她最自豪的新聞媒體素養就如同事情的真相一般被蒙蔽在各個刻板印象之中,她不再是她自己所認識Mary,意識形態當前,就如同我們因藍綠而廢言一般,因為你是反布希的,所以不意外,當千夫所指時,她能捍衛的只剩下自己的責任(Duty),她確實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盡了媒體人查證的工作與十足的田野,而真相(Truth)早已陷入迷霧之中。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Photo Credit : 傳影互動

姑且不論真相為何,起碼喚醒我們必須意識到媒體的自覺與操控,不論是否身在這行識讀都是必須的,而非簡約的標籤與懶人包。

多年後,布希政權惹得大多數美國人的厭惡,內部審查報告也說明Mary並未因意識形態問題讓工作有所偏差,而後靠著美軍虐囚報導獲獎也證明她工作的客觀性,即便布希的報導無法證明任何事實,審查報告也讓她們背負醜聞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