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五字總結香港2015:票債票償民意「轉」變、普選一拍兩散成「憾」...

《人民日報》五字總結香港2015:票債票償民意「轉」變、普選一拍兩散成「憾」...
Photo Credits : 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民日報》亦有評論澳門在2015年的發展,以「回落」、「多元」、「安逸」三詞總結澳門今年表現。

文:歐子進

踏入2015年尾,香港在這年表現如何?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以「反、寒、憾、通、轉」五個字來總結2015年的香港,認為「政改功敗垂成,留下巨大遺憾」,更表示因為激進分子的行動,導致香港的旅遊業「陷入寒冬」。另外,又強調「滬港通」、「一帶一路」、「十三五」等政策可為香港帶來商機。

反:

香港在經歷大類的水貨客入侵後,有市民終忍受不住,觸發多次反水貨客事件。《人民日報》指出,「反水貨客顛覆的是法治價值和文明形象」,認為抗議者無法分辨水貨客和遊客,其抗議的手法亦十分惡劣;表示水貨客是港人,反水貨客行動就將矛頭指向中國,認為反水貨客的行為已「演化成了地域歧視和暴力行動,傷害的是無辜遊客和商家,徒令『好客之都』招牌蒙塵。」

寒:

《人民日報》續指,去年的「驅蝗」、「鳩嗚」及今年的反水貨客都是趕客的行為,認為它們令香港的旅遊業由盛轉衰,是「僅次於非典的寒冬」;更引述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表示「自2003年開通自由行以來,香港總零售額增長了2.5倍,但2014年2月的『驅蝗』行動發生之後,便陷入連續十幾個月的『跌跌不休』。」,更指香港的旅遊業佔GDP4.7%,若令旅客持續流失,後果將十分嚴重。

憾:

談到政改一事,《人民日報》表示「中央寄予厚望、香港社會期盼多年的政制改革功敗垂成」,2017特首普選無法落實是「香港民主發展史上最大憾事」;亦不忘批評一眾的反對派,指他們「為反而反」,令普選遙遙無期。

通:

在經濟方面,《人民日報》歌頌「滬港通」安全可靠,「以最小的製度成本,獲得了最大的製度效率」,更表示「雖然內地股市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震盪,『滬港通』始終平穩運行,交易額度穩中有升。」認為「滬港通」推動了人民幣及A股的國際化,預計明年將推出「深港通」。

轉:

「十三五」規劃提到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人民日報》指沿線多個發展中國家將是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很可能就是香港未來30年甚至50年的主要經濟增長點所在。香港在金融、航運、服務、貿易方面的優勢,將在其中找到大好用武之地。」

澳門—回落、多元、安逸

此外,除了香港外,《人民日報》亦有評論澳門在2015年的發展,並以「回落」、「多元」、「安逸」三詞總結澳門今年表現,指出其博彩業收入回落,但亦是自我調整過程,可以藉此配套一些多元項目,對澳門長遠發展也有好處。加上即使面臨收入減少,過去積累的大筆財政收入為澳門政府建設澳門提供了保障,即使要縮減開支,亦不會削減派錢等福利。

然而,香港的2015發生的事又豈止這些?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