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移工沒休假,怎麼有辦法顧好老人?」台灣不足的長照政策,會為移工勞權帶來更多關注嗎?

「移工沒休假,怎麼有辦法顧好老人?」台灣不足的長照政策,會為移工勞權帶來更多關注嗎?
圖為參加2015年勞動節遊行的外籍移工。Photo Credit: Shih Yuan/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移工聯盟抓準了台灣社會現今和未來的強烈需求,以及政府長照計劃的不足,藉以要求人們重視長照問題的同時,關注家務移工的的權益。長時間工作和長年無休假的外傭,其實在體力和精神上都承受大量消耗,如何能有效率照顧老人?

文:黃欣怡(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畢業,目前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生。)

台灣兩年一次的移工大遊行,12月13日中午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啟程,途中短暫佔領台北車站大廳,最後抵達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競選總部遞交陳訴信。集會參與者主要為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的移工。

若不了解在台東南亞移工現況與台灣政府的長期照顧計劃(簡稱「長照」),很難明白此次集會的主題──「反對血汗長照,我要照顧正義」。同樣的,也捉摸不著移工們的政策訴求,及海報中那些駭然的新聞標題,如「身體差連累兒女,中油退休員工自焚慘死」、「悲劇!兒不堪長期照顧壓力,拔管悶死中風母」等。

集會的尾聲,移工聯盟(MENT)的工作人員發黃色絲帶給參與者,讓他們綁在一張張剪報下為受害者祈福,但願以上的人倫悲劇不再發生。所以不免要問:這些慘痛悲劇和遊行有什麼關係?又和移工的訴求有怎麼樣的牽連?

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Photo Credit: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

外國媒體錯誤報導

媒體誤以為,集會者繫上黃絲帶,是為「悼念因長期照顧老人或失能者而無法休假,最終導致死亡的外籍勞工」。這裡就不苛責新聞工作者的錯誤報導。站在外國人的角度看待,我很能理解《端傳媒》為什麼會犯上這種認識上的錯誤。這其實是一場需要了解台灣政府長照計劃後,方能理解的移工遊行。

台灣近年來面臨社會高齡化,國民黨政府自2008年以來,推出「長照十年計劃」,為年長及失能者提供「長照機構」和「居家社區服務」。而當前總統選舉民意遙遙領先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亦推出「十年長照2.0計劃」。

「長照」即指長期照顧失能的老年人。據台灣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今年失能人口總數為76萬,15年後,失能人口總數將上達至120萬人。目前44萬8000人(59%)失能人口由家屬照顧,21萬8000人(29%)由家務移工看護,僅有剩下的9萬4000人(12%)使用政府所提供的「長照服務」和「長照機構」。

自2003年起定期遊行

另一方面,移工聯盟自2003年起,始以「保障移工人權」為名,舉行第一場移工上街頭遊行,自此以後每兩年舉辦一次。歷年訴求主題分別為:2005年「反奴工」 、2007年「我要休假」、2009年「還沒休假」、2011年「血拼休假權」,有關的訴求很清楚反映在遊行主題口號上。

直至2013年,聯盟改變訴求途徑,轉為「反血汗、要長照」,意即要求國家聘雇個人看護,將外籍看護工及家庭照顧者都納入長照的人力規劃,以及立法保障家務勞工。顯然,今年主題「反對血汗長照,我要照顧正義」是延續前兩年未完成之路。

苦勞網記者林佳禾〈從我要休假到照顧正義,移工大遊行的未竟之路〉一文指出,移工聯盟另闢途徑的用意,在於多年來無法突破勞動法令,改善家務移工的權益,該聯盟便將策略轉移到較為政府和人民關注的長照服務領域。現今社會高度依賴家務移工,比起居家服務人員,這些家務移工可以長時間照顧老人、三年不休假,而且費用較為低廉,因此人們傾向選擇家務移工。

Photo Credit: 黃欣怡

Photo Credit: 黃欣怡

以長照計劃吸引關注

由此,移工聯盟抓準了台灣社會現今和未來的強烈需求,以及政府長照計劃的不足,藉以要求人們重視長照問題的同時,關注家務移工的的權益。長時間工作和長年無休假的外傭,其實在體力和精神上都承受大量消耗,如何能有效率照顧老人?

移工聯盟指出,為了保護被照顧者的安全和提升看護的素質,需要立即改善外傭不堪的處境:(一)立法保障家務移工;(二)廢除私人仲介,國對國直接聘僱; (三)移工得自由轉換雇主;(四)取消聘僱年限;(五)廢除三年須出國一日之規定,避免仲介再一次剝削。

政府長照政策向來忽視家務移工付出的貢獻,蔡英文「長照2.0計劃」亦未能提及如何擺放23萬家務移工的位置。頓時,移工成為「隱形移工」,這一切皆出自於社會普遍對移工人權的冷漠,且政府也辯稱《長照服務法》不是《移工權益保障法》。

家務移工與長照計劃

因此,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陳素香在〈建立長照體系的空笑夢〉一文如此說:「我們必須再三強調,將移工長照人力納入長照體係人力規劃,不是為了移工權益問題,而是長照體系能否建立的重要關鍵。」

為了引起長期不理會移工問題的政府和人民的注意,移工聯盟不得不另闢一條出路,以關乎人民福利的議題,催逼政府正視家務移工。

政府或可繼續擺著一副我行我素的模樣,但其不堪的長照成績,只能照顧10%的失能者,其餘還得依靠家屬和大量移工的問題已漸漸浮現。移工聯盟的策略調整逐漸攫住媒體和人民的目光,不失為一項積極進取的辦法,為身在絕處的勞工運動謀出一條新路。

本文獲當今大馬授權刊登,原文請見〈台灣移工大遊行 如何另闢路徑引起關注?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