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原來這個病,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師!」退化的肌肉阻止不了我回饋社會的心

「原來這個病,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師!」退化的肌肉阻止不了我回饋社會的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要把世界讓給討厭的人,也不要加入他們!我想用有限的生命,讓這個社會充滿良善。」

春天午後的陽光灑在胡庭碩身上,在我眼前這個稚氣未脫的大男孩,坐在輪椅上,但卻用充滿理想、神采奕奕的語調 說出上面這段話。這樣反差很大的景象,讓我對他接下來要講的故事產生極大的好奇……

(以下為胡庭碩親自口述)

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獨自背負著醫生給我的死亡宣言,一路拉拔我長大

記得小時候,一直到幼稚園中班我才學會走路,但走得搖搖晃晃,那時媽媽帶我跑遍各大醫院,做切片診斷,都只是簡單的說肌肉沒有力氣,找不到真正的病因。

爸媽在幼稚園時就離婚了,媽媽獨自撫養我到長大,為了專心照顧孩子,母親還辭去了穩定的經理職位,自己開公司。

從小,在母親嚴格要求下,跌倒了必須自己站起來,在公園地板眾目睽睽下爬行10幾分鐘,勉強撐著椅子才能起來。字寫醜了,全部撕掉再重寫,後來我才知道,這樣的病,很多人是無法行走的。要是那時媽媽心軟了、放棄了,或許自己現在就不會走路了。

記得某次在醫院中,媽媽不小心說溜嘴:「醫生都說你活不過6歲、活不過12歲,我還不是把你養到了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媽媽竟獨自一人背負著如此可怕的宣判,瞞著大家,一路把我照顧到長大。

國小時,家裡被惡性倒帳,又被闖空門偷光積蓄,媽媽開始到市場撿菜葉、找超商過期食物餵飽一家人

但我們家的生活並不是那麼順遂,在國小時媽媽經營的公司被人惡意倒閉了,接著家裡就剛好遭小偷,媽媽努力存下來的黃金珠寶全部被洗劫一空。

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心情很複雜。猶記得那天去圖書館還書,因為路程不到半小時,偷懶的我想說不用鎖門,後來回到家看見散落一地的東西,我嚇壞了。一直到後來才知道那是好幾百萬,當時可以買好幾棟房子的幾百萬。

那時家裡吃了整整一年的稀飯,在假日的早上,媽媽會帶我到菜市場,把機車停在大老遠的地方,手裡拽著一個紅白色塑膠袋,到草編的菜簍旁,撿著攤販們剝掉賣相不好的葉子,當作周末加菜。

物質生活清苦,認份、感恩也可以很幸福

媽媽除了找份正職以外,也開始四處兼差,兼了數不清幾份的差。除此之外媽媽也會帶便利商店剛過期的食物回家。我永遠記得我最喜歡的是把三角壽司飯糰拆開,四五個混在一起炒成的炒飯,夾雜一點點醋飯的酸香,是最最喜歡的周末餐點。而學校沒吃完的營養午餐,也會成為我和母親兩人香噴噴的晚餐。

很多人問我覺得苦嗎?老實說,我很懷念那段時光,「你看這些都還能吃,丟掉多可惜。」媽媽給我的不是撿剩菜,而是惜福的觀念。雖然生活方式有些變了,不像小時候會有很多昂貴遙控車玩具,但一樣三餐吃得飽飽、有地方睡覺,對我而言這樣就夠了。

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母親。一個從高薪階級、創業老闆、突然變成正職會計外,還要身兼洗碗等好幾份打工的堅強女人,她親身示範的就是「認分」這兩個字。不管再苦,還是要工作賺錢、吃飯睡覺,把生活維持在一個常態的規律裡,這是她示範給我的人生態度。

18歲被診斷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絕望到想自殺

「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未知」,我是帶著這樣的心情上小學的,在同學和課業方面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擔任班級幹部和小老師,也加入國樂社團,求學生涯都很精采,我想自己是個生性樂觀的人。

直到18歲變嚴重,我才被診斷出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我漸漸開始要倚靠電動輪椅代步,手部慢慢開始退化。有一次吃火鍋時,朋友問:「你幹嘛都只吃你面前的菜,不夾對面的肉?」那時才注意到自己的手已經沒力氣了。一年內,我的心理、生理狀況都急轉直下,甚至曾有過輕生的念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拿著菜刀鬧自殺,媽媽的手直接握住刀刃,冷冷地說:「別鬧了,把刀給我,媽媽要煮晚餐。」我當場嚇得鬆手,跌坐在地。原本那時的我還覺得不可置信,自己都不想活了,媽媽卻還在談吃飯,但後來才知道,母親讓我學會的是「日子不管多苦,生活還是要過」這個道理。

這段往事回想起來歷歷在目,卻也陪伴我度過了無數次的低潮。

某天回到家,發現平常跟爸爸住的兩個哥哥都在,我隱約覺得不對勁,後來在房間聽見媽媽對哥哥們說:「如果媽媽以後不在了,你們要好好照顧弟弟。」那時聽見這段話的我很難過,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帶著負面情緒過生活,當下第一個直覺就是想要工作,努力讓自己不成為家人的負擔。

為了不成為家人負擔,高中開始瘋狂教家教及補習班

高中時,我便開始在2所補習班教書與擔任家教,最多時教過8個班級與3個家教學生,緊迫的時間安排,連週末都不怎麼休息。那年我達到了年薪百萬的紀錄,但對我而言,這些數字多大,就代表我內心的自卑感有多大。一直到身體無法負荷我的工作量,才停止了這一切。

高三發病後,開始需要輪椅及別人幫忙 讓我退縮、害怕

發病後生活上最大的改變是開始需要輪椅,以前的心態是:再遠,只要慢慢走都到得了。但發病後,不得不承認自己需要協助。原本一個人能完成的事情、能走到的地方,現在都必須要倚賴著輪椅。

一群朋友開心地說著要去哪裡,我會默默地退到一旁,因為知道自己不像以前能走那麼久,也不好意思麻煩別人。但幸運的是,我身邊有一大票願意做我四肢的朋友,雖然行動不便,可是台灣每個鄉鎮都去玩過一遍了。

有次朋友想帶我逛某個風景步道,但有一大排長樓梯,他們竟然把輪椅整個扛起來,走了上去。路人看到很驚訝地說:「你怎麼那麼勇敢,行動不方便也過來這裡。」我不好意思地用手比了比朋友們:「是我朋友太偉大了,就連我坐輪椅也不放過我。」